胸膜炎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表现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可以大致分漏出液和渗出液。 对疑似渗出液,必须做胸腔穿刺,如是漏出液且明确病因则需要避免胸腔穿刺,不能明确病因及分类时也应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没有绝对的禁忌症,胸水量过少、凝血功能不佳、正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这一些都是胸腔穿刺的相对要避免的。 任何能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者吸收较慢的因素,都能产生胸腔积液。
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间隙出现血液或以血液为主液体,称之为血胸,常见于胸部外伤。积血量少于200ml为少量血胸大于500ml时为中量血胸;大于1500ml为大量血胸,大量血胸时压迫症状及失血性休克症状较为明显。 通常闭式引流位置选择患侧胸部的腋中线第七八肋间,闭式引流术后通常应行X线观察,并在确认肺组织膨隆复张良好24小时后方可拔出导管。
体表定位标志有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等,胸腔积液进行胸腔穿刺时,常选用的部位在患侧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在腋中线上选择第八肋间、在肩胛线上选择第十肋间。 因为这些位置的穿刺点位置较低,行穿刺后更容易将积液引出,更不容易伤及肺部组织。 如果积液量较少,或者进行详细查体后仍不能明确穿刺位置,可以在胸部X线或者胸部B超检查引导下进行穿刺。
男性精子与女性的卵子相结合后,形成受精卵着床在子宫内变成胚胎发育才开始是妊娠。通常怀孕的时候不会引起胸痛,常有的早孕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如果孕妇为高龄产妇或妊娠时有妊高症、糖尿病、器质性心脏病,怀孕时可能因为这些疾病会产生胸痛的症状。常人的胸痛可能是原发的胸部躯体痛、胸腔内脏器疼痛、远处躯体或腹腔脏器引起的牵涉痛。如果怀孕时感胸痛,应及时就诊。
因为气胸内的气体密度较轻,气体局限于肺部较上位置,气胸穿刺在第二肋间可以引流较完全。锁骨下或者第一肋间行穿刺,由于这两个位置解剖成分复杂,出入的神经、血管较多,进行穿刺时容易损伤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 当然气胸穿刺也不是绝对的选择在第二肋间,如果气胸为局限性气胸或者包裹性气胸,穿刺位置则应该根据CT或胸片定位来决定。
正常人进行胸部叩诊,因为肺是含气组织,肺部的叩诊音通常是为清音。如果肺因为感染引起实变、梗死等,叩诊音通常为浊音或实音;如果肺含气量过多,通常叩诊音呈现过清音。 肺与肝脏、心脏重叠的部位,叩诊音通常为浊音;像肝脏、心脏因为是实质脏器叩诊音为实音;胃、肠管因为含气量过多,叩诊音为鼓音。当胸部发生气胸时,因胸膜腔含气量较多,在胸部叩诊通常呈现为鼓音。
胸腔积液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并发症,主要见于肺部的感染,也可见于心力衰竭或全身性疾病。常见有感染性病因: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脓胸、寄生虫感染、结核性胸腔积液、支原体感染等。 非感染性的胸腔积液常见于:恶性胸腔积液,常伴有胸痛、厌食、体重减轻,发热等全身疾病,症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积液产生的速度而不是胸腔积液的多少,首选的检查是胸部x线检查。
化脓性胸膜炎通常继发于肺炎、肺脓肿、外伤感染以及肝脓肿、隔下脓肿等比邻脏器化脓性感染的蔓延,部分可由远处化脓性病灶经血型播散到胸膜。 致病菌大多为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少数为副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常常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胸痛、胸闷、气促、咳嗽等。治疗方法为根据药敏实验应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尽早穿刺排脓,消灭脓腔。
任何原因引起的肺部组织不含气或者是肺部组织含气量减少,引起肺组织的塌陷、体积减少都称为肺不张。肺不张可以分为再吸收性肺不张、驰豫性肺不张、粘连性肺不张、斑痕性肺不张。其中驰豫性肺不张的病因就包括胸腔积液、气胸或肿块压迫。 当胸腔积液量产生过多时压迫肺会导致肺不张的出现。治疗气胸或胸腔积液行闭式引流时,拔管的条件就是肺完全复张时间超过24小时。
打嗝也叫呃逆。打嗝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由于肋间肌和或膈肌的不自主的痉挛,伴随声门的关闭从而导致气流进出气管发出的声音,呃逆是反复的。 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吃得食物太寒冷,刺激之后相关的部位都可能引起呃逆。一般打嗝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可自行的缓解消失,如果呃逆长时间不消失,则应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而打嗝引起的气胸发生的情况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