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各种急症的诊断及急诊救治,特别是对呼吸道、心血管、消化道疾病的急诊救治及对蛇咬...
疼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部位多为胸骨后、心前区或上腹部,可向左肩背部、咽部、下颌部放射,疼痛性质为压榨样、紧缩感、闷憋感、烧灼样,程度一般较为剧烈,持续时间半小时以上,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 另外,也有约 20%的病人没有疼痛症状,主要见于老年人、糖尿病病人、合并脑血管疾病的病人。
肺泡性肺气肿的严重程度与病变的范围以及肺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是相关的。 肺泡性肺气肿指终末细支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态。 肺泡性肺气肿可分为肺泡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全腺泡小叶型肺气肿和肺泡小叶周围型肺气肿,又称隔旁肺气肿。
防控冠心病有以下几点: 1、平衡膳食:低盐低脂,增加蔬菜、水果、海鱼、谷类纤维素的摄入。 2、戒烟,限酒。 3、规律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4、控制体重。 5、心理平衡:平时应注意休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等。 6、危险因素控制: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肺气肿早期一般没有胸廓改变,随着疾病的进展胸廓可呈桶状胸的改变,即胸廓的前后径等于或大于左右径,圆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呼气延长,剑突下可见搏动。 建议患者戒烟,因为吸烟是肺气肿的重要致病因素,也是目前预防及减慢疾病进程的有效措施。季节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以防止病情突然加重。
50%左右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可出现前兆症状,一般初发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症状最为明显。 心肌梗死发作时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濒死感。 另外,还可出现全身表现,如发热、心动过速、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以及心衰等表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前提,维持冠状动脉血管弹性、避免体内血栓脱落、斑块形成,是本病的预防要点。 1、戒烟: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弹性降低。 2、低脂饮食:高凝血状态的患者,易凝结出大量血栓。 3、关注天气: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4、控制情绪: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慢阻肺的病人出现口干舌燥,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在治疗中,使用抗胆碱能受体的拮抗剂,可以出现口干的症状,比如噻托溴铵,异丙托溴胺等,可以抑制腺体的分泌。 2、有些慢阻肺的病人存在张口呼吸,也可以引起病人的口干。 3、如果同时存在肺心病,要限制液体摄入,同时使用利尿药,也可以引起病人的口干。
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情绪波动:比如恐惧、紧张、焦虑、生气。 2、季节因素:尤其是冬季,在寒冷刺激下容易出现斑块不稳定、破溃而形成血栓。 3、药物治疗不规范:是指既往已明确诊断冠心病,但没有遵照医嘱,规范进行药物治疗。 心肌梗死的诱因,不仅仅只存在于以上三点,还有很多诱因。
临床上主要使用四类药物治疗慢阻肺: 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目前主要是使用选择性β₂受体激动剂。 2、抗胆碱药:可以舒张支气管、抑制黏液分泌,有气雾剂和雾化溶液两种制剂。 3、茶碱类药物:可以解除痉挛、扩张支气管,扩张作用不如β₂受体激动剂。 4、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包括吸入剂及口服剂。
心肌梗死发生之后,用药或支架治疗坏死的心肌都不可再恢复,所以心肌梗死之后不可能再恢复正常心脏。 心肌梗死发生之后,要给患者及时用药,甚至做急诊PCI放支架,可以避免心肌梗死之后,没有坏死的心肌进一步坏死,使缺血的心肌血液供应能得到改善。 所以,心肌梗死重在预防,比如戒烟、减重、控制好血压、血糖。
慢阻肺不及时治疗,最影响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活动能力下降,从疾病早期活动后呼吸困难到中晚期活动能力下降及不能从事日常活动,这些症状难以治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未能长期规范用药,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慢阻肺需要终身治疗。 2、在慢阻肺发展过程中,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并且呈进行性发展。
手术治疗冠心病效果非常不错,具体如下: 1、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配合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进一步加重。 2、外科搭桥手术:搭桥手术能够实现冠状动脉完全血运重建,多数患者手术效果很好,具体要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心脏功能、全身状态来评估手术效果。
酒精中毒会引起心梗的。 如果大量饮酒,会引起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急骤升高、心肌耗氧增加、冠状动脉收缩,这些都会出现心肌缺血,严重会造成心梗,导致死亡。 当酒精中毒严重时,特别是神志不清时,应及时到正规公立医院急诊科就诊,预防心梗和肝功能损害,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出现危及生命的危险情况。
冠心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饮食要低盐、低脂,适合吃高纤维食物、优质蛋白以及新鲜蔬菜与水果。 1、蔬菜:比如白菜、胡萝卜、香菇、木耳等。 2、水果:要吃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的水果。 3、忌吃油腻的食物。 另外,要保持大便通畅,不要暴饮暴食,饱食可能引发心绞痛,一定要保持低盐、低脂、少油的饮食习惯。
可以长期在家吸氧治疗。 通过吸氧治疗,可以有效的补充血液中的氧饱和度,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减轻肺脏负担,有效的防止肺气肿引起的呼吸困难,缺氧的症状,延缓肺气肿的进展,氧疗是肺气肿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 另外,吸氧要长期低流量,根据肺气肿的特点适当选用扩张气管改善呼吸功能的药物等。
得了冠心病要限酒。 喝酒过度的情况下,心跳加快会导致心肌缺血现象加重,从而诱发心绞痛急性发生,还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急性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建议戒饮白酒及烈性酒,可适当饮用葡萄酒,每天不超过100ml,适量饮酒可以减少冠心病的死亡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感染性心肌炎和心肌梗死症状的区别如下: 1、感染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倦怠感和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可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猝死等。 2、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斑块糜烂、溃疡,造成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及坏死,出现剧烈疼痛。
冠心病只是胸痛的原因之一,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可以对心绞痛和其他常见的引起胸痛的疾病进行鉴别,常见引起胸痛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消化系统疾病。 2、肋间神经痛。 3、心脏神经官能症。 4、其他疾病。 5、在中老年人中,颈椎病压迫神经也可以引起心绞痛症状。
肺气肿不是传染病,没有传染性。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肺气肿极大多数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应该及时治疗,避免转为慢阻肺及肺心病,若在生活或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吸烟、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就容易引起肺气肿。
术后的护理包括以下几点: 1、术后3天内要平卧,不能随意下床活动,避免劳累、大、小便不能用力。 2、安慰患者不要紧张,不要情绪激动,让患者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术后严格卧床3天后,经适当的床上活动后可逐渐下床。 4、应规律口服药物。 另外,心功能正常者可稍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