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肝脏、胆道、胰腺肿瘤的临床诊治,肝胆管结石病、急慢性胰腺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肝癌患者晚期饮食非常重要。由于肝癌晚期身体消耗大,导致消瘦,因此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上的平衡营养,以含有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为主,防止便秘和肠道堵塞。同时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和食物有益于增强抵抗力,防止白蛋白减少,减轻消瘦、乏力的症状。
尽管手术切除是目前肝癌治疗首选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适合手术切除的。能够通过肝癌手术切除的患者有其自身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所以要把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能够手术的患者,第一是要求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没有明显黄疸、腹水、恶液质等;
肝癌本身没有传染性,但引起肝癌的原发病因,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肝吸虫病,是有传染性的。我国是肝炎大国,很多肝癌都是发生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广东地区,肝吸虫病也是肝癌重要的发病因素。
肝功能是肝癌的辅助检查之一,但仅凭肝功能检查不能诊断出原发性肝癌。肝功能检查只能检查出肝脏代谢功能的异常,比如转氨酶水平、胆汁代谢的问题。诊断原发性肝癌主要检查肝癌的肿瘤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以及结合影像学检查,比如CT、核磁共振等。
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不是很多,但是仍要积极面对。第一方面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一定营养支持治疗、护肝治疗。肝癌晚期患者身体多个功能出现损害,主要以肝功能破坏为主,病人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所以一定程度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耐受力。
一般而言,肝癌手术切除后的五年复发率或者转移率可以达到40-70%,这与术前可能已经存下的微小播散灶或肝癌多中心发生有关系。所以病人手术以后都要接受密切随访,一旦发现肿瘤复发,立即根据肿瘤复发的特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肝癌的治疗手段按分类来讲,大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方案,一种是非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方案里主要包括肝移植和肿瘤的切除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案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经股动脉化疗栓塞、瘤内无水酒精注射等。
肝癌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肝移植和分期有很大的关系。早期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肝移植,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并经过专业网站的登记才能进行。对于中晚期患者而言,患者已经出现门静脉的栓塞或大血管受侵,一般不能够进行肝移植。
肝癌病人术后要根据手术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术后化疗。如果达到根治性的彻底切除、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也恢复正常,通常不需要过多使用药物来进行化疗的。这是因为目前所适用的常规肝癌化疗药物,不外乎氟尿嘧啶、铂类等药物,这些化疗药物是非特异性化疗药物,除对肝癌有一定的功效之外,对其他消化道肿瘤也有相应治疗作用。
肝癌手术有可能导致扩散,也有可能导致术后转移,也可以控制它,因此现在的肝癌手术切除,都是讲究无瘤原则,英文叫no-touch原则。只要遵循no-touch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肿瘤的扩散。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尽量获得宽切源的切面,以达到肿瘤的最良好的生物学的预后,才能够减少肿瘤扩散的机会。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两种。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肝癌相比虽然比较小,但在肝脏恶性肿瘤中是居第二位的肿瘤,而在胆管癌中,肝内胆管癌只占所有胆管癌中的5-10%左右。
目前尚不清楚哪种疾病是导致胆管癌的直接原因,但是本病多发生在50-70岁左右,男女比例为1.4:1,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第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肝胆管结石,约1/3胆管癌患者合并肝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感染,而5-10%的胆管结石患者会发生胆管癌。
复发的几率和患者疾病分期、治疗方案以及患者本人手术依从性有关。理论上所有的恶性肿瘤术后都有复发的可能,恶性肿瘤的复发或者转移是肿瘤这类疾病所固有的特征,并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一旦诊断为胆管癌,无论患者肿瘤分期是早还是晚,治疗时间早还是晚,都有手术后复发的可能。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相应设备临床应用的普及,微创手术已从最初的腹腔镜阑尾和胆囊切除术过渡到一些复杂的手术。现在腹腔镜下胆管癌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某些中心的常规手术之一。从胆管癌微创手术生物学预后来讲,与开腹手术没有任何区别,患者同样能获得良好的生物学预后。
肝门部胆管癌是非常复杂的手术,术前诊断和手术中可切除性评估非常重要,所以最重要的手术步骤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进入腹腔后,第一步要解剖第一肝门,初步判断肿瘤是否可以切除,肿瘤是否可以切除最重要是判断肝门部肿瘤是否侵犯肝门部血管。
一般来讲恶性程度较高的胆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都是低于30%的。早期胆管癌、原位癌或癌细胞分化程度不高的患者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辅以放疗、化疗,五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超过50%。随着现代免疫治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逐渐在临床普及和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胆管癌患者术后五年的生存率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根据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期来决定能否手术。肝外胆管癌包括肝门部胆管癌、胆管中段癌和胆管下段癌。肝门部胆管癌最常侵犯的是第四段、第五段肝脏以及尾状叶,不算肝内转移。肝门部胆管癌侵犯四段、五段以及尾状叶是肿瘤本身的部位所决定的,要根据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期来决定能否手术。
目前手术切除是胆管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只要能获得根治性切除,没有远处转移,且患者全身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争取获得最佳的生物学预后。很多时候由于症状不典型、病变部位深,胆管癌患者来就诊时已经是晚期,伴随着广泛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无法做到根治性切除,从而影响疗效。
目前胆管癌治疗的最佳方案是手术治疗,但并非所有胆管癌患者都有手术治疗的机会,影响胆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因素有两个方面:1.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包括心肝脾肺肾的功能能否耐受手术治疗。胆管癌手术是大的手术,包括规则性的肝脏切除、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所以创伤非常大。
肝外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要根据肝外胆管癌的不同的分型和分期来进行。常见的肝门部胆管癌分为五型,分型依据是最常用的Bismuth分型。中段胆管癌,主要实施胆管癌的切除,将切除后的上下段胆管实施端端吻合,或将胆管和空场吻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