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肝脏、胆道、胰腺肿瘤的临床诊治,肝胆管结石病、急慢性胰腺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胆管癌本身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因此存在潜在的手术风险。首先与手术相关的如麻醉带来的风险,患者心肺功能否耐受手术、手术后患者短期是否会复发、患者能否通过手术获益等。胆管癌手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术中潜在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较多,比如术中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胆管癌患者二次手术的机会非常少,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第一次手术没有完全切除,或周围淋巴结没有彻底清扫,或第一次手术的医生在技术上难以为患者实施彻底的根治性切除。这时候实施第二次手术切除,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包括手术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肿瘤部位、肿瘤是否侵犯血管以及患者肿瘤生物学是否获益,还有二次手术的医生手术团队整体的治疗水平等。
胆管癌术后的护理和保养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护理上要观察引流管的情况,保证引流管通畅,预防引流管感染。2.在饮食方面以易消化的低脂饮食为主,充分补充蛋白质,如进食鸡蛋、肉末等营养物质。必要时可以补充肠内营养液,但应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因为胆管癌患者常常伴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障碍,容易导致营养和水电解质摄入不平衡等,所以平时的饮食要根据生化检验的结果,进行适当补充。
胆管癌患者目前使用的药物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针对胆管癌治疗的抗癌药物,常见的是化疗药,推荐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包括顺铂、奥沙利铂,或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进行化疗。第二个方面是分子靶向药,包括艾乐替尼,还有VEGF类、TKI类分子靶向药。
胆管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胆管癌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预防胆管癌要注意如下事项:1.对于有胆管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肝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胆囊息肉或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等患者,早期要进行积极检查,达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在最新的NCCN指南中,即美国国立癌症中心的指南中把胆囊癌和胆管癌混为一谈,但胆囊癌和胆管癌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发生部位不同。胆囊癌发生在胆囊部位包括胆囊体、胆囊颈或胆囊管。胆管癌发生在肝总管、胆总管或肝内胆管,所以部位是不同的。
胆管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果定期体检,胆管癌是能够做到早期发现的。它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肝胆管结石,第二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第三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扩张症,第四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胆肠吻合手术后,第五个是肝吸虫感染、慢性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
肝门部胆管癌也是可以手术治疗的,要根据肿瘤TNM分期,以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来决定能否手术,以及制定最终的手术方案。对于Ⅰ期的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单纯的胆管切除就可以了。对于Ⅱ期的胆管癌,可以联合小范围的肝切除。Ⅲ期的胆管癌,联合大范围的肝切除,包括半肝或者左三叶或者右三叶的肝切除术,加彻底的第一肝门淋巴结的清扫,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如果患者肿瘤切除了,并做胆肠吻合,进行胆道疏通,使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辅以积极的术后药物治疗,能够活1-2年的时间。部分患者只是进行姑息性的切除手术,或胆道系统没有得到充分疏通,这类患者即使经过其他药物治疗,预后也相当差,一般都是存活半年左右。
胆管癌手术后吃什么要根据手术中内引流和外引流的不同去分析:1.胆管癌患者做的内引流,以易消化、低脂饮食为主,充分补充蛋白质如鸡蛋、肉末类等食物。同时可以购买肠内营养液等辅助补充,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食物。
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前肠道放置PTCD引流管,手术后PTCD引流管可能会予以留置,或者再辅助放T管或者其他的腹腔引流管,引流管的护理要注意以下情况:1.要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状、数量;2.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胆管癌穿刺引流的适应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胆管上段癌,即通常所说的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引流,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黄疸指数超过400,表示有严重的梗阻性黄疸,要通过术前减黄来改善肝功能状况,经皮肝穿刺进行胆道减压引流。
肝外胆管癌包括肝门部胆管癌、中段胆管和胆总管下段癌,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黄疸,90-98%的病人会出现无痛进行性加重的黄疸,伴有灰白色大便,同时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消瘦、贫血等症状。
胆管癌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要积极预防引起胆管癌的相关因素,比如胆道感染、胆管囊腺瘤、肝吸虫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相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胆管癌发生。其次要定期体检,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胆管癌的预后取决于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肿瘤分期、患者全身的治疗状况以及后续治疗的依从性等。一般肿瘤恶性较高的胆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30%。早期患者包括早期原位癌、高分化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辅以放化疗,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以上。
肝门部胆管癌分为以下的类型,分别具有相应的治疗方案。1.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分叉处,左右肝管之间相通,Ⅰ型肿瘤行局部切除手术即可。2.Ⅱ型肿瘤占据左右肝管汇合部,两者之间是不相通的,可在局部胆道切除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加尾状叶或肝叶切除。
胆管癌术后转移表明癌症已经进入晚期,转移包括局部肝内转移以及远处脏器转移。局部如相邻肝段的转移,远处如肺、骨等脏器转移。此时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症状,延长生存期,推荐使用放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以及护肝治疗等缓解患者症状,也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
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因素复杂多样,治疗方式也复杂多样,手术后的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因此胆管癌手术的生存时间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最重要的因素是胆管癌的具体分期、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一般恶性程度很高的胆管癌五年生存率低于30%,早期的原位癌、高分化癌五年生存率可以超过50%。
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即使手术以后,也要辅助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放化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常用的化疗药物无外乎包括以下几类:常用的药物是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奥沙利铂等铂类药物,或者是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来进行化疗。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后的护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术后患者常常带有多根引流管,比如最常见的T管、PTCD引流管或术后腹腔引流管等。针对管道的护理非常重要,要观察各种管道引流液的情况,包括引流液的质量、引流液数量、颜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