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
每一个高血压的故事,讲起来大家会更生动的了解疾病危害,脑海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张照片大家可能看不到,是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在雅尔塔召开庆祝二战胜利的会议。照片记录了三位伟人:前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以及英国的丘吉尔。
了解高血压的数值及高血压危险那高血压到底对人类有怎样的危害呢?最早期的直观感觉大部分是产生的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心悸、胸闷等一系列症状。很多人对这种症状认识的并不够,日常中积累的部分病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高血压导致的头痛。
要清楚治疗高血压。目的不是单纯的控制血压症状,也不是控制数值,是防治高血压伴随的并发症。心脏的并发症、脑出血、肾脏衰竭、眼睛问题以及大血管。不控制血压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加速发生。最简单的例子:高血压会导致失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既往没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结合非同日的3次测量确定高血压。推荐动态的血压监测和家庭的自测血压。动态监测是了解血压波动、24小时监测血压有助医生诊断用药;同时发现隐匿性的高血压和诊室高血压,有些病人到诊室血压不高在家血压高,这样的病人动态监测比较好。
长期不定期的吃降压药是什么后果?不定期就像橡皮筋,吃的时候把它松开了,不吃的时候把它拉起来,血管容易发生破裂,脏器容易发生改变。
血压100毫米汞柱到140毫米汞柱,左右要服药吗?如果是收缩压的范围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可以进行一步观察。
有网友会问出院诊断写了高血压极高危,会很恐惧都极高危了很可怕!这里更多的是提醒作用,毫无疑问极高危比高危的病人是危险的,但是不是会发生所谓的合并症,要看以后的生活方式以及对高血压的干预程度。所以高危、极高危是给我们敲响警钟!高血压病一定要重视!
大概三年前,从东莞来的五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到东莞的时候就觉得身上乏力,家里一直认为是一路奔波劳累就用营养来调理。病人来到诊室时面色晦暗,问了病史后不是简单的疲劳,一做检查发现病人肾脏衰竭就是常说的尿毒症!这样的病例印象深刻,中年人发现血压高是在药店里的测了一次血压,血压高了没在意,五年来也没重视,经常头痛、头晕认为是感冒或没休息好,这样的状况过了五年,等到看医生时肾脏已经衰竭了。
什么原因促成的高血压?多种促成。其中遗传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血压患者,这一代人中有45%的人会发生高血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一旦医生通过联合的生活方式干预,还不能达到降压目的那么一定要服药,而且是终生服药了,就不要去再去纠结服药的问题。
高血压初期是不是不吃药?高血压的概念中没有初期的理念。高血压只有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的人群。低危的时候可以密切检查,中危就要吃药。
长期吃药身体出现不适、腿无力症状该不该继续吃药?这个情况要分两部分,病人个体敏感度高容易出现药的副作用,通过医生调整药物看是不是药物引起的,如果不是药物引起的继续吃药。良好生活方式是性价比最高防治,治疗应采取降压和靶器官保护的综合干预方式,生活方式加药物治疗。老百姓对于血压的知识程度还是偏低,社区医院和专科医院应该携手起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医者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