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表面抗体,是一种综合性的抗体,是针对乙肝表面抗原,身体里面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就说明对乙肝病毒,是有抵抗力,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而获得的,也可以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有,可能是小剂量的接触过乙肝的病毒,隐性的感染了乙型肝炎的病毒,然后导致身体能产生了抵抗力,那也是非常好的。
乙肝小三阳在目前来说是很难治愈的。现在乙肝该能够治疗,只是能够达到让的大三阳变成小三阳,那同时要清除了的乙肝病毒。那目前最近这十几二十年,由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问世,所以就挽救了很大一部分的这些乙肝感染的一些病人,那这些病人就不会再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肝功能的也是能够维持正常。
乙肝病毒的携带者,通常都是说是有传染性的,但是传染性的也分高和低。如果做的乙肝病毒的DNA是阳性的,就是说目前的这种检测的手段能够测出来,是在超过一百的微克以上这样子的水平就是有传染性。如果DNA是阴性的,在外周血里面,血里面病毒的量是非常非常的低,传染性就不强了,但是由于表面抗原还是阳性,肝细胞里面,还是会有这种病毒的一个存在,只不过一般的这样接触血液,都是病毒量很低,所以就传染性是不高。
注射乙肝疫苗,需要注意病人当时的状况,有没有发烧,有没有感冒,或者是有其很严重的疾病,那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去打。一定是在没有疾病的状态下,比较健康的时候,就可以去打疫苗,是打的时候的一个状况。在打了之后,有些人是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发烧,虽然打了疫苗,建议多喝水就好好休息,就避免去一个很剧烈的运动,尽量避免有受凉的这种机会,不要感冒。
男性的乙肝患者,一样是可以要小孩的。一般来说乙肝的病毒,通过精子将传给小孩的几率是很低很低的。只要他的爱人,是有乙肝的一个抗体是阳性的,那就等于是有保护的作用。那这种情况下宝宝得乙肝的机会是很低的,要小孩是没有问题。如果妈妈是有乙肝的,就有机会传染给小孩,但是现在是有很多的措施,能够阻断妈妈传染给宝宝,阻断这种母婴的传播。
乙肝检查的项目包括肝功能,就是肝生化的检查,查肝的转氨酶、查胆红素,还有需要查血常规,另外做一些肝的影像学的检查,像B超、彩超、肝的CT,甚至做肝的磁共振。但是磁共振因为是比较贵,所以也不作为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对于乙肝病毒方面,也是要做一些血清、病毒血液方面的检查,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平时说的乙肝两对半里面的项目。
乙肝病人是可以去做适当的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只要是不增加肝脏负担,不要太过量,那对于整个身体的血循环是有好处的。对于肝脏的血流的滋养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一定注意不能过量,身体里面是要感觉到不要太疲劳,轻度的运动。不运动也不行,不运动的话容易有脂肪的堆积,变成脂肪肝,也是对肝脏会造成伤害。
如果是在吃乙肝抗病毒,像核苷类这些药,按以前的这些药物,是不主张怀孕的。像是恩地卡韦在吃药的时候,会导致宝宝,胎儿可能会有畸形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现在是有一些新的药物,像替诺福韦,临床试验已经证实,用在孕妇身上的是比较安全的,在吃药的时候是可以怀孕的。
乙肝分为有症状的,还有没有症状的。所以刚感染乙肝的大部分人,是没有症状的,但是有小部分是有很明显的症状,消化道的症状特别明显,可以是恶心、呕吐、很疲乏,这种反应很强,但只是一小部分。多数的病人是隐性的感染,没有任何的症状,像正常人一样,没有经常精神的疲惫,也没有消化道的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等都没有,胃口也是很好的,是大部分的情况。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有三个,一个就是母婴的传播,就是妈妈是有乙肝的,就有可能会传给宝宝;第二个途径就是血液的传染,假如是输血或者是,自己有开放性的伤口,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也有机会传染上;第三个途径就是性的传播,就是你的爱人是有乙型肝炎的,通过性传播也是能够感染上乙肝,这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三大的途径。
乙肝疫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生物的制剂,一般来说是没有很大的副作用的。就是一些很轻微的就会,打完之后有一天,半天发一下低烧三十七度多,一般都不超过三十八度,另外就是注射部位,手臂会有些酸痛,有些胀了这种感觉,副作用还是很轻的,所以普遍的人群打着是非常的安全的。所以现在国家的政策,就是所有的宝宝一出生,都是要建议打乙肝疫苗,很少说出现很严重的副作用。
得了乙肝就不建议喝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像白酒、洋酒、红酒,这些都是不主张喝的。因为肝细胞,是对酒精是非常的敏感,只要含有酒精的成分,都会损伤到肝细胞,肝细胞膜肝细胞里面这些任何的结构,就造成肝细胞的炎症,会引起肝细胞的坏死。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打乙肝疫苗。打了乙肝疫苗身体能产生乙肝的表面抗体的话,就有保护的作用,那是最有效的。另外就是避免性的滥交,然后尽量不要去,有机会去碰到一些别人污染的血液。假如身上是有伤口的话,一定是好好的保护伤口,不要去受到污染。
黄疸可以是由乙肝引起来的,乙肝跟黄疸是有关系的。乙型肝炎如果是有急性发作,是有非黄疸型跟黄疸型的肝炎。假如是乙型肝炎的急性发作,有可能是黄疸型的,就会出现脸黄、眼睛黄、全身皮肤黄。但是黄疸也并不是乙型肝炎专有的,只要是肝细胞有受损,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受损肝细胞的坏死了,也会出现黄疸,外表看到整个人黄色的状态。
乙肝五项跟肝功能是不一样的,说的乙肝五项,是针对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检查,查乙肝的抗体,这些叫做乙肝病毒的标志物,就说的两对半五项。肝功能是看肝生化学的改变,肝酶、转氨酶的升高,转肽酶还有总胆红素,白蛋白的数值,肝生化的检查,叫做肝功能。两者的是不一样,但是在乙肝的检查里面,两个都需要做检查的。
中国乙肝的感染率,在整个全球来讲,属于是一个中到高的流行率。按乙肝病毒阳性来算的大概是百分之五到六,相当于有大约七千万的人感染乙肝的病毒。其中两千到三千万的人,是明确有乙肝的乙型肝炎,肝酶学有改变,影像学有改变,已经符合了乙型肝炎的诊断。
乙肝的治疗里面用的抗病毒的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通常吃抗病毒的药,要吃几年。但是有些病人不能坚持吃,吃着吃着觉得身体状况很好,乙肝病毒也是转阴了,就自己停了药。这种状态下,很多病人就会出现病毒的反弹,转氨酶又重新升高,甚至肝细胞的炎症是很严重的,就出现了黄疸,肝细胞会有坏死,那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
肝胆相照肝跟胆,是在同一个位置在肝脏的下面。肝脏的疾病会影响到胆囊,感染上了乙肝细胞,是有炎症有功能上的一些缺陷,胆汁的产生不是那么完善,那这时候有可能容易产生胆囊的水肿,胆汁的淤积胆汁的排放不是那么顺,就容易胆囊炎,风险率会高一点。
乙肝会影响到肠胃。因为肠胃里面很多的酶,是从肝里面产生,由肝分泌到肠道里面。假如肝功能不好的时候,这些胃肠的酶,胃肠的消化酶,还有集输也是有影响的,对于消化功能,对于肠道的蠕动,都会有一些影响。特别是在活动期的时候,这些病人的消化道症状,是会很明显的,像会恶心、会呕吐、会大便稀,大便的水分比较多。
母乳喂养是母亲的天性,也是一个权利,也是宝宝的一个权利,所以不要因为乙肝病毒感染,剥夺母亲和宝宝的这种权利。很多的专家还是建议可以喂养的,前提就是宝宝一出生,已经打了乙肝的疫苗。现在有数据,就是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宝宝,是能够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即使妈妈有乙肝病毒的携带,母乳里面含有乙肝病毒也没关系,宝宝是可以吃母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