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过敏的患者可以使用芦荟胶,前提是对芦荟胶不具有过敏反应。 芦荟胶具有一定保湿的作用,对于面部过敏反应引起皮肤干燥的患者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并不推荐仅使用芦荟胶以治疗面部过敏反应。 面部过敏患者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常见的包括依巴斯汀、奥洛他定等。局部红肿明显者可以选择外用硼酸溶液、生理氯化钠溶液湿敷。患病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以及海鲜,避免化妆。
脸部过敏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盐水洗脸。 面部过敏可以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湿敷,有利于退红、消肿、止痒,缓解面部过敏反应。但是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属于等渗溶液,并不是单纯的水里面加盐即可。浓度过高或者浓度过低,都可能会导致面部过敏反应加重。临床建议选择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常见的包括氮卓斯汀、奥洛他定等。 患病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避免化妆。
面部过敏的患者建议慎用洗面奶洁面。 洗面奶的主要作用是清除面部多余的油脂、角质层以及环境中留存于面部的污垢,并不具有抗过敏的作用。面部过敏的患者使用洗面奶之后,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出现加重,因此建议谨慎使用。 面部过敏的患者可以使用生理化钠溶液、硼酸溶液湿敷,有利于退红消肿,必要时可以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此外,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常见的包括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
面部过敏,使用红霉素软膏是没有作用的。 红霉素软膏是外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可用于细菌性毛囊炎、疖肿、皮肤感染、脓疱疮等皮肤疾患。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使用红霉素软膏并不会促使过敏反应消退,不会起到治疗作用,相反可能由于其基质过于油腻,导致过敏反应出现加重。 面部出现过敏反应,可以选择外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或硼酸溶液湿敷,瘙痒明显时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
面部过敏导致皮肤干燥、紧绷者是可以适量外用甘油的。 有些面部过敏患者,表现为面部境界稍清的轻度水肿性红斑,表面干燥、脱屑,自觉紧绷感,可适量外用甘油。利用其保湿作用可缓解局部干燥、脱屑的症状,有利于缩短病程。 若急性期面部过敏者出现糜烂、渗出时,应避免使用甘油。使用甘油后会导致病情加重,可选择0.05%盐酸小檗碱溶液作冷湿敷。不同临床表现的面部过敏,所选择的处置方案是不一样的。
面部过敏不建议使用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属于外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感染、疖肿、毛囊炎等。面部过敏患者应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外用药物多选择糖皮质激素类,以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因此,红霉素软膏不建议用于面部过敏的患者。 面部过敏期间应避免化妆,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面部过敏的患者尽量减少佩戴口罩。 面部过敏的患者佩戴口罩后,可因为口罩与面部皮肤之间的摩擦,导致过敏反应加重。也可能因为局部包裹后不透气,呼出的热空气会对面部皮肤产生刺激,影响面部过敏的恢复。 若考虑是口罩材质所引起的面部过敏,则应避免使用。面部过敏者除减少佩戴口罩外,还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化妆品等,注意防晒。
面部过敏的患者是可以进食羊肉,但是,避免食用过多。 祖国传统医学将羊肉认为是“发物”,进食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出现加重,但经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进食羊肉并不会导致过敏反应出现加重。除非某些患者对羊肉有过敏现象,则应避免食用。对羊肉不过敏的患者适量摄入是没有影响的,但不建议过多摄入。 面部过敏患者除了饮食禁忌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对症治疗。患病期间避免化妆,注意防晒。
面部过敏的患者通常是可以进食牛肉的。 通常建议面部过敏的患者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吃海鲜。如果患者对牛肉有过敏反应,则也应当避免食用。民间偏方以及祖国传统医学有时会将牛肉认为属于“发物”,但尚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进食牛肉会导致过敏反应加重。 有些地区的人群需要长期以牛肉作为主要食物,避免摄入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面部过敏的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化妆品,注意防晒,还要加强保湿。
如果面部过敏导致皮肤干燥、脱屑是可以使用凡士林的。 面部过敏后,可导致出现水肿性的红斑,部分红斑表面可以见到簇集分布的小水疱,水泡破溃形成糜烂、渗出。此时不应使用凡士林,使用凡士林之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若过敏后面部出现红斑,表面干燥、脱屑、紧绷,是可以外用凡士林的,前提是患者对凡士林不过敏。面部过敏期间避免化妆,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