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杨路 副主任医师 讲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推康复科

擅长:传统针灸方法结合刺络放血、耳针、埋针、蜂针等特种针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面瘫、中...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夏治,首先要明确冬病,冬天天气的特点非常寒冷,有些病就非常容易发生,像哮喘、咳嗽、感冒这些,对于一些阳气不足的人,不足以抵抗阴寒、阴邪,就容易发生这样疾病。通过夏天、三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对人体的特定经络腧穴进行刺激。

艾灸副作用
艾灸副作用

艾灸从疗法没有太多副作用,关键看施术者、应用者怎么用。艾灸是运用灸火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来达到激发全身气血,调节全身脏腑功能的,防治疾病作用的疗法。如果运用不太好,温热性刺激太过,可能出现助阳或耗伤阴液不良反应。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最大特点是有烟,因为灸法是以艾为施灸材料,燃烧时产生烟雾,所以在做的时候要注意,在通风较好的环境下艾灸。如果在医院里没有关系,医院诊室的通风环境较好;在家里建议在客厅,或在卫生间来进行操作,最好不要在卧室。

艾灸有哪些禁忌
艾灸有哪些禁忌

艾灸有禁忌。艾灸是运用温热性的作用,激发全身经络腧穴的气血,调整全身精气的一种疗法。在使用时,首先阳气非常亢盛的人,不太适合用灸法。另外阴虚较厉害的病人,因为灸火耗伤人体的阴液,如果灸的太过,阴虚太过,一般使用灸法就会注意。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医针灸疗法,借助灸火温热性作用刺激经络腧穴,从而起到调整全身经络脏腑气血的作用疗法。作用主要包括四大方面,首先是温经通络;第二个方面扶阳固脱;第三个方面祛瘀散寒;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防病保健。

艾灸调理脾胃有用吗
艾灸调理脾胃有用吗

艾灸调理脾胃当然有用,在临床上中医治病。因为针灸、艾灸都是属于中医下面的。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所以看具体症型如何。脾胃在中医是属于中焦,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全身的水谷精微,水液代谢都有非常好的调整和运化作用。

艾灸可以祛湿气吗
艾灸可以祛湿气吗

湿气是偏民间点说法,就是化痰、祛湿等。从中医角度,湿气跟脾胃的关系是最紧密的,因为中医讲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不足,对全身的水液、水谷精微的代谢具有非常大影响,这些本对全身起滋养滋润作用的,水谷精微的水液在局部停积产生痰湿。

艾灸可以每天坚持做吗
艾灸可以每天坚持做吗

如果防病保健,可每天进行灸治,但在艾灸保健时,时间要掌握,不要太长,因为是温热性刺激会助阳,灸得太多会导致咽喉肿痛、流鼻血、起青春痘、痤疮等情况发生。每天可做,但注意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

艾灸后需要注意什么
艾灸后需要注意什么

艾灸疗法主要是借助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温热性刺激有助阳,长时间艾灸,有可能损耗人体阴液的作用,所以艾灸完毕后,一般会叮嘱患者及时补充水分,用淡盐水或是糖水都可以,避免对人体阴液的损耗。

艾灸后出水泡真的是寒湿重吗
艾灸后出水泡真的是寒湿重吗

因为他们去养生馆或是美容院,可能艾灸之后,局部有点出水,被那些从业人员说是怎样,所以要赶紧治疗或赶紧调理。个人认为灸法、艾灸是一个温热性刺激,导致局部代谢加快,所以局部出点汗、水气都是正常的,不能说明一定就是湿气重。

艾灸和针灸的区别有哪些
艾灸和针灸的区别有哪些

首先是艾灸和针灸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中医针灸的两种最基本的治疗方法,理论基础都是一样的,以全身的经络、腧穴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刺激全身经络腧穴,发挥经络腧穴的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