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鼻咽癌、下咽喉癌及胸部肿瘤等诊断、综合治疗及放射治疗;放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
放疗后水肿会持续多久,要根据情况判定。 1、淋巴引流未受损:如乳腺癌,保乳后的放疗照射整个乳房,会出现水肿,但乳房周围的淋巴引流相对较好。这种情况能实现一定的消退,但彻底消退比较困难。 2、淋巴管道损伤:如果照射整条大腿,大腿以下部位的淋巴引流整体通路会受影响,小腿水肿较为严重,甚至难以消退。
脑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4点: 1、遗传因素:主要是神经纤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少见的几种肿瘤具有一定遗传性,绝大部分脑肿瘤没有遗传性。 2、物理因素:主要来自放射线的损伤和影响。 3、化学因素:环芳香烃、亚硝胺盐类化合物等可能会增加脑肿瘤的发病风险。 4、病毒刺激因素。
通常要在5~10次放疗后,才能见到肿瘤一定程度的消退。 对于少数较敏感的肿瘤,可能在5次之内有一定消退。肿瘤开始消退后,在整个放疗期间可能会慢慢地缩小,甚至在放疗结束后的3~6个月内,仍可能继续缩小。 所以在放疗结束后,如果肿瘤缩小不明显,患者无需过于担心,大部分肿瘤仍可继续消退。
放疗20次肿瘤没缩小,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未达放疗总次数:如肿瘤放疗总次数达30次,而放疗仅至20次时,肿瘤未见缩小的情况较为常见。 2、肿瘤缩小仍需时间:对于部分恶性淋巴瘤等对放疗较敏感的肿瘤,可在3~6个月后继续缩小。 3、治疗效果不好:出现肿瘤无法完全消除,或随后缓慢生长的情况。
肿瘤热疗的原理如下: 1、利用超高温加热杀死肿瘤细胞,如针对肝癌等病灶的射频消融。 2、使用比人体稍高的温度照射肿瘤,温度范围大概在39~45℃。通常会联合放射治疗、化疗药物、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增加疗效,协同杀死肿瘤。
肿瘤热疗的优势主要分为以下4大方面: 1、毒性较小:患者的耐受较好。 2、使用广泛:既可以单独使用超高温的方式烧掉肿瘤,也可以联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共同杀死肿瘤。 3、费用较低:尤其是局部热疗。 4、疗程更多:热疗一个疗程可做6~8次,做完一个疗程可进入第二个疗程。
热疗还是比较靠谱的。 热疗毒性反应总体较小,人体耐受较好。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1、单独使用:通常采取超高温照射,如用于治疗肝脏小结节的射频消融。 2、联合使用:热疗温度范围在39~45℃,通常会联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手段,协同增加疗效。
部分良性脑瘤需要放疗。 放疗对脑部会产生一定损伤,手术对脑也会产生相应损伤。所以在考虑良性脑肿瘤是否放疗时,要根据肿瘤大小、位置、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良性脑肿瘤,大部分患者会选择手术治疗,部分会考虑放疗。尤其现在使用伽马刀、X刀等高精准的放疗方式后,良性脑肿瘤使用放疗的机会也相应增加。
热疗毒性比较小。 热疗号称“绿色治疗”,毒性比较小,患者耐受比较好。其主要副反应如下: 1、脱水:身体加热时容易出汗,缺少水分,引起脱水。但局部热疗的范围不大,多为轻微脱水。 2、皮肤损伤:如烧伤、烫伤。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皮肤烫伤、烧伤的风险不断下降。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不能吸烟。 放疗后,口腔、鼻咽局部区域的黏膜损伤较明显。虽然放疗结束后,黏膜会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总体上比较脆弱,易受物理、化学及细菌的刺激或感染,引发炎症。 烟吸入人体时,化学刺激会导致局部黏膜炎症加重,甚至可能导致鼻咽癌侵犯颅底,出现因大出血而死亡的情况。
鼻咽癌放疗后水肿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照射眼内皮下的淋巴管受损,淋巴液无法回流,从而出现水肿。 此类水肿最常见于颏下,一般不会太严重,且对身体影响不大。因此,如果出现鼻咽癌放疗后水肿,患者无需过于紧张和担心,随着时间的发展,大部分水肿都能获得消退。
低级别胶质瘤放疗是有效果的。 对于低级别的胶质瘤,如果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要达到足够程度的切除,需要较大的切除范围,难以在脑部实现。 所以切除肿瘤后,通常要加上放疗,进一步杀灭外周可能转移的细胞或细胞团、残留的病灶,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
热疗的作用和效果总体较好,毒性反应较低,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共同杀死肿瘤。 1、单独使用:通常采取超高温射频消融的方式。 2、联合使用:通常在39~45℃的范围内,联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协同增加治疗手段的疗效,共同提升肿瘤的治疗效果。
放疗的副作用可大可小。 放疗副作用的大小,根据照射范围、放疗剂量及个体身体情况有所不同。 1、照射范围和放疗剂量:在盆腔放疗时,如果放疗范围小,较少照射肠道,放疗的副反应较小。如果放疗范围较大,剂量较高,放疗的副反应就会较大。 3、个体身体情况:对于同样剂量,患者的副反应大小不一。
放疗后皮肤的护理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暴晒。 2、保持皮肤通透:避免长时间包扎,减少皮肤和衣服的摩擦。 3、适当使用药物:可使用促进皮肤生长的药物,如基因肽或抗辐射的药物。 3、适当进行湿敷:如果皮肤有渗出或溃烂,可适当加入敷料进行短时间的湿敷。如出现感染,需视情况添加消炎药。
口腔癌放疗一个月后水肿,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淋巴水肿主要是一些负责引流淋巴液的淋巴管受损后,淋巴液回流功能受阻,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导致水肿。部分水肿可以慢慢消退,但如果周围的淋巴组织都已受损,难以回流,水肿可能较难消退,甚至出现无法消退的情况。
放疗和化疗这两个概念易混淆,含义如下: 1、化疗:即用化学药物治疗。可以是通过静脉注射的全身用药,也可以是腹腔、胸腔内灌药的区域用药,或是通过血管将药物注入肝癌局部位置等局部用药。 2、放疗:即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进行治疗。可进行远距离外照射,也可把放射源放到人体内照射。
脑肿瘤和脑疝是完全不同的。 脑肿瘤是脑内生长肿瘤,既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的。 脑疝是脑内结构的错乱,有可能是大脑组织移位到小脑,或是小脑的组织移位到脑外。 脑肿瘤可能引发脑疝的发生。如肿瘤生长过大,可能会推压脑组织导致其错位,导致脑疝的发生。
胶质瘤能否治愈,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分级来决定。 1、肿瘤小、恶性程度低:如1级的胶质瘤,手术切除后增加放疗,便能获得彻底治愈。 2、肿瘤大、恶性程度高:如4级胶质瘤,尽管进行手术切除,再增加足量的放疗,肿瘤也难以治愈,以后可能会面临复发的风险。
放疗病人饮食要注意: 1、保证营养:患者要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摄入充足主食,适当补充蔬菜和水果。 2、避免食用易上火的食物:上火容易导致阴阳平衡丧失,外邪入侵,引起感冒或发烧,可能会导致放疗中断。 3、避免食用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4、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如酸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