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鼻孔出血有可能是白血病,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所导致的。 对于单鼻孔出血的患者来讲,首先需要进行血常规的初步筛查。如果血常规是完全正常的,那么就不考虑是白血病。如果血常规提示血细胞异常,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升高,那么需要高度怀疑白血病的可能性,就需要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活检等检查来明确诊断,是否是白血病或者是其他的血液系统造血疾病。 如果血常规是完全正常的,患者需要就诊于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检查,进一步排查耳鼻喉科的相关疾病。
白血病的发烧并不规律。 白血病的发烧常常有两种,一种是白血病疾病本身所导致的肿瘤热,另外一种则是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继发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发热。如果是肿瘤热,往往发烧是持续性的,退热效果不理想。 而如果是感染性发热,根据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不同,发热的规律也是不同的。通常来讲,感染性发热的体温峰值比较高,多为高热,而且反复发烧时间不定,白天晚间均可出现发热。
宝宝出现中性粒细胞低,有可能是白血病,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所导致的。 如果怀疑是白血病,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来明确诊断,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就可以明确宝宝是否是白血病。如果是白血病还需要进行骨髓免疫分型检查明确白血病的类型,进行骨髓染色体、融合基因检查明确白血病的预后分层。 如果不是白血病,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降低。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应用一些药物。所以对于宝宝出现中性粒细胞低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一步判断。
中性粒细胞属于外周血白细胞当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当中所占的比例为百分之50到70%,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则为2到7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预防感染,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预防感染是因为中性粒细胞降低以后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就需要预防感染发生,如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场所,避免接触感冒的患者以及干净饮食。 而寻找病因,对因治疗至关重要,否则,患者会长期处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状态。
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的意思就是指淋巴细胞计数小于正常范围下限,淋巴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是0.8到4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所以当淋巴细胞计数小于0.8×10的九次方每升时则为淋巴细胞计数偏低。 淋巴细胞是外周血白细胞当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病毒的效应细胞,所以当淋巴细胞降低的时候,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差,免力低下,容易继发病毒感染。 而如果淋巴细胞明显增高的时候,临床上常常是见于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是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是否是大病,要看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一、如果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那不是大病。一线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丙种球蛋白治疗,往往就可以明显的提升血小板。 二、如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看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严重,是大病。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较轻,进展缓慢,则不是大病。 三、如果是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系统造血肿瘤,是大病。
溶血反应指的就是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它是指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所导致的一组贫血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按照发病的部位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血管外溶血。按照发病的急慢性可以分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内溶血,慢性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外溶血。溶血性贫血还可以按照发病因分为红细胞外因素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和红细胞自身因素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儿童白血病出现腿疼的部位往往是不确定的,通常会表现为两条腿从上至下都有疼痛感,以大腿的部位为明显。这是因为白血病病人导致腿疼原因有两个: 一是白血病细胞较高,肿瘤负荷高,会导致全身骨头疼痛,也会导致两条腿疼痛,此种疼痛往往是胀痛,没有具体的部位。 而另外一种情况可以见于白血病病人化疗以后骨髓抑制期,中性粒细胞减少,也会出现大腿的酸疼感,部位也是不确定的,是弥漫性的大腿酸疼感。
异常淋巴细胞增高的原因往往有两种,一种是病毒感染,另外一种是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病毒感染可见于多种病毒感染,比如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异常淋巴细胞增高,那么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感染之后增高的异常淋巴细胞就会降至正常。 如果考虑是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导致的异常淋巴细胞增高,往往是见于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一类患者需要就诊于血液内科,完善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等明确诊断。
o型血的母亲想要避免溶血的发生,就需要与o型血的父亲进行结合,这样所生的后代只可能是o型血,就不会发生溶血性贫血。 如果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血、b型血,或者是ab型血,都有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危害。这是因为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A型血、B型血或者是AB型血,孩子就有可能是A型血或者是B型血。 母亲为O型血,体内就会有抗A抗体,抗B抗体。而孩子为A型血,体内有a抗原,孩子为B型血,体内有b抗原,来自于母亲体内的抗a抗体和抗b抗体,就可以和a抗原,b抗原进行结合,从而诱发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