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损伤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是指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以及原发性脑干损伤。 而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是指脑水肿和颅内血肿,这些脑损伤所要做的检查主要包括大脑CT检查、大脑核磁共振检查、脑干听觉诱发定位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

烟雾病,他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都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出血性烟雾病和缺血性烟雾病。 出血性烟雾病的危害相对来说更大,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颅内出血,患者昏迷不醒,瞳孔散大脑疝形成,可能会很快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而缺血性烟雾病相对危害比较小,但是也可能会造成反复的脑梗死,损害神经功能,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

脑膜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般它好发于婴幼儿或者是老年患者,因为婴幼儿的血脑屏障相对不太完整。 这个时候具体的免疫力也比较低下,在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消化道感染以后,比较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的感染。 而老年患者经常会发生呼吸道感染,这个时候机体免疫力也会明显下降,所以也比较容易发生脑膜炎。

胶质瘤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而且大部分都是恶性肿瘤,如果发现胶质瘤同时有一个囊腔说明它可能发生的囊性病变更有可能是发生了坏死。 如果胶质瘤发生坏死,那么一定是四级的恶性肿瘤,对于这样的肿瘤应该进一步做大脑核磁增强扫描检查。 确诊有明显的强化以后,需要尽快考虑做开颅肿瘤切除手术。

脑膜炎的血斑其实是指患者得了脑膜炎以后,出现了很多皮下瘀斑,或者是皮下出血点,这种情况主要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于学龄期儿童,那是因为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患者多数合并有败血症或者是感染性休克,可能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皮下出血点。 在早期的时候很类似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脑水肿,一般来说是一个急性的过程,特别是发生颅脑损伤,大面积脑梗死,大面积脑出血以后都会表现为急性的脑水肿。 高峰期大约在发生病变以后,3到5天到达高峰。一周以后,开始慢慢消退,不过如果是脑积水,特别是慢性脑积水引起的间质性脑水肿表现为脑水肿逐渐缓慢的加重,通常用20%的甘露醇治疗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后脑勺部位的疼痛,常见的临床原因就是因为后脑勺这个部位有很多浅表淋巴结。 而且患者多半并有副鼻窦的炎症,或者是慢性咽炎,在这些炎症发作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后脑勺浅表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炎症。 因此,出现了这种情况通常会引起局部的皮肤温度增高,可以口服头孢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

这在基层神经外科非常常见。因为严重的车祸外伤,导致头部受伤,引起大面积的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很快就会造成一侧瞳孔散大,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尽快完成大脑CT检查,明确具体的情况。然后就需要急诊做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以及开颅去骨瓣解压手术,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挽救患者残存的神经功能

脑疝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形,是神经外科医生必须要面对的危急重症,对于这样的患者,一般来说需要尽快考虑做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但是手术前需要复杂的术前准备,通常需要半小时以上,在这半小时之间,仍然要考虑积极的脱水降颅压挽救患者的生命,用甘露醇和人血白蛋白以外,我们还经常用到利尿剂,最常用的就是呋塞米静脉推注。

高位截瘫在神经外科,特别是脊髓脊柱神经外科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状态,很多患者都是因为严重的车祸外伤或者是高空坠落伤引起的。 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高段脊髓的肿瘤,或者是出血性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无论哪一种患者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肢体残疾。 两侧下肢甚至是两侧上肢都无法自由活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其次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