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出血三天属于正常天数。 女性来月经正常出血时间是3~7天,出血量是30~50毫升,月经周期23~37天都是属于正常的,月经量过多或者是过少都是属于异常情况,建议到医院及时就诊,妇科检查,同时彩超检查,然后适当口服药物调理。 月经期间注意休息,避免着凉劳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瘦肉、肝脏等,补充丢失的血液。
怀孕5周有少量褐色分泌物,如果确定宫内怀孕,可以口服药物进行保胎治疗。 怀孕5周有少量褐色分泌物,建议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宫内怀孕或者是宫外孕。如果宫腔内能看到孕囊,考虑宫内早孕,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建议同时化验血HCG和孕酮。如果各项检查没有明显异常,考虑是先兆流产。建议休息,并且要口服药物进行保胎治疗,然后定期复查。 怀孕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保持优质蛋白饮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孕足月见红但是肚子不疼,建议观察。见红是属于临产的一种征兆,叫做先兆临产。 如果胎盘、羊水正常,母亲情况正常,可以观察。一般48小时左右自然发动宫缩,然后分娩。但是如果孕周达到41周以上,建议适当应用药物诱发宫缩,加速产程。 足月见红建议到医院待产,放松心情,左侧卧位,勤听胎心,自测胎动。密切观察宫缩情况,适当饮食调整为生产做准备。
月经的计算方法包括,月经周期和月经经期。 月经周期指的是这次来月经的第1天,到下次来月经第1天的时间间隔。一般是28天到30天,但是23天到37天之内都属于正常。月经经期指的是出血的时间,3~7天属于正常。 女性在来月经时注意休息,避免着凉,劳累,禁止性生活。多吃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等,有利于补充流失的血液。
怀孕已经达到37周不算早产。 早产的诊断时间指的是胎儿娩出时满28周不足37周。怀孕37周到40周属于足月产,所以37周生产不要过于担心。一般孩子在女性的体内呆到37周左右的时间已经发育完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身体各脏器已经发育成熟。如果出现见红、规律腹痛等情况,可以到医院待产。如果在怀孕37周之内出现临产表现,建议尽早去医院,根据情况选择顺其自然分娩或者是保胎。
怀孕38周晚上肚子特别硬考虑有可能是假宫缩。 怀孕期间孕妇会出现假宫缩,尤其是容易发生在怀孕晚期。肚子硬的同时还可能伴随疼痛,一般在夜间比较明显,白天的时候消失。以上症状是将要分娩的一个征兆,需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见红或者是规律的腹痛,间隔5~10分钟疼痛一次,疼痛持续30秒左右,考虑临产,建议随时到医院待产。 怀孕晚期要注意适当休息,睡觉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的姿势。
月经一直不干净,建议到医院检查,查找原因。有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系:子宫肌瘤,环位置异常,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等。 建议到医院检查看看,如果子宫肌瘤比较大或者是粘膜下肌瘤,有可能导致出血时间长。环下移有可能刺激引起出血时间长或出血过多。子宫内膜炎一般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或者是内膜出现异常回声。除外其他原因考虑月经不调。建议根据检查结果用药治疗。 月经期间注意休息,避免着凉劳累。
月经来潮前乳房胀痛考虑是经前期综合征引起的,一般出现于月经前1周,月经来潮后迅速减轻直至消失。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或精神因素有关,通常不需要治疗。 建议月经来潮前调整生活状态,包括合理的饮食及营养,限制钠盐、咖啡的摄入。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穿宽松舒适的内衣,让精神放松,有助于减轻症状。
盆腔少量积液一般指生理性积液,盆腔积液包括生理性积液和病理性积液。 生理性积液主要是由腹膜分泌、经血逆流、排卵期卵泡破裂卵泡液流出,积液量少不超过1厘米,一般没有不适症状,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盆腔积液可见于盆腔炎、附件炎、宫外孕、黄体破裂、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积液量多超过1厘米,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正确治疗。
正常情况下经血呈暗红色,经血呈黑色考虑与经量少或排出不畅有关,经血滞留于宫腔内或阴道内变成黑色。 建议月经期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涉凉。每日多喝点生姜红糖水调理,温宫散寒,促进经血顺畅排出。如果无明显好转或伴随下腹疼痛等其他症状,最好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查明病因后遵医嘱治疗。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