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血象是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一般根据血红蛋白含量分轻,中、重,及重度贫血。 血象就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分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对于贫血的严重程度起到诊断作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原因是机体缺乏铁元素。正常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女性110~150g/L。 血红蛋白110~9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60g/L以下为重度贫血。低于30g/L以下为极重度贫血。
输液不能改善贫血,因为输液不能补充造血原料。 静脉输液是重要给药途径,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治疗慢性疾病用药、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抢救急危重病人、挽救患者生命等都起到重要作用。严重的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血细胞纠正贫血,也叫输血。对于慢性贫血的治疗不是通过输液,而是治疗导致贫血的原发疾病,进行贫血三项检查,明确贫血性质,补充缺失的造血元素。 慢性贫血者,平时注意补充含有丰富蛋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动物瘦肉、动物血制品,有利于改善贫血。
贫血挂吊瓶帮助不大。因为贫血是缺少血细胞。一般挂吊瓶是输入的盐水或者葡萄糖,起不到纠正贫血的效果。 导致贫血的原因很多,比如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需要结合病史和相关检查,针对病因治疗。严重贫血需要输血治疗。 贫血的患者平时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多进食含有优质蛋白、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补充造血原料,改善贫血。
血红蛋白含量140g/L,不需要服用药物。因为血红蛋白140g/L属于正常范围,不属于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含量成年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大于90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以下为重度贫血。通过贫血三项检查可以鉴别贫血的性质。 一般轻度的贫血不需要应用药物,通过饮食结构合理调整,多吃动物瘦肉、血制品、动物的肝脏、含有铁元素的蔬菜就可以改善。
劳累晕倒建议常用改善疲劳处方,晕倒的中药方剂,独参汤,生脉饮。 疲劳晕倒多见于体质虚弱。消耗体力过多,机体缺少能量,或者低血糖反应者。机体的透支过多,机体的能量不足,脑营养不足,脑细胞代谢紊乱而出现晕倒,首先将患者平躺头放低,保证脑部的供血。独参汤是人参制剂,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生脉饮有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中药组成。主要的药理作用益气复脉,养阴生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容量不足所致头晕,晕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注射剂生脉注射液,可以通过静脉点滴给药,效果比较好。 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要多喝含有营养物质的高汤。如鸡汤,肉丝汤,海参汤,鸡蛋汤等补充机体血容量。
螃蟹吃多了凉腹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对症治疗。 螃蟹属于凉性的食物,如果吃多了,容易使脾胃虚寒,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引起腹泻,可以先喝杯生姜红糖水,能起到一定的祛除寒凉的作用。禁食或喝些小米粥,减少胃肠道的压力,让胃肠道能得到休息。 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胃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止泻药。还有可能是对螃蟹过敏引起的腹泻,建议给予抗组胺药、止泻药等对症处理、治疗。
女性经常出现头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现代女性又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机体透支过多,容易导致疲乏无力,出现头晕。 第二,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要经常熬夜。经常熬夜,脑组织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而出现头晕。 第三,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要多进食含有优质蛋白的动物瘦肉、鸡蛋、牛奶,尤其生理期丢失血液过多,需要补充营养物质,避免出现贫血、低血压而头晕。 第四,保持心情舒畅非常重要,不要生气发脾气,避免引起肝气郁结、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出现头晕。 第五,由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头晕,比如高血压,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常规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流鼻涕、发热,吃中药可以治愈。 流鼻涕、发热多见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需要辨证论治,选择有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果伴有周身酸痛,流鼻涕发热轻,恶寒重者,属于风寒感冒,应用葛根汤、桂枝汤等进行治疗就可以痊愈;如果发热重并且伴有咽喉肿痛、咳嗽、吐黄痰属于风热感冒,应用银翘散、桑菊饮加减等治疗。 在治疗期间要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雪梨、莲藕、西瓜、火龙果,这些食品不但可以补充维生素,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脑中枢发热给机体带来很大伤害,各个脏器代谢增强出现心率增快,甚至导致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脑代谢紊乱,出现高烧惊厥、脑组织损伤等,最主要是使原发疾病加重。 常见导致中枢性高热的疾病有中暑、重度的安眠药物中毒、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这些疾病可直接损伤体温调节中枢,致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应用一般的解热镇痛剂达不到退烧的目的。 脑中枢发热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较好。使用酒精浴,或者带冰帽的方法,使温度降低保护脑细胞。
敷面膜脸发热首先将面膜取下来,用清水把面部清洗干净。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可以少量的涂抹糖皮质激素外用膏药。 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应用面膜。面膜内含有很多化学物质,过敏体质的人群不适合使用面膜,应用不当出现过敏反应。轻者出现面部发红,发热,起丘疹。严重的过敏出现面部红肿,烧灼感,刺痛。 1、发热比较严重者,可以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不要过度揉搓面部,口服赛庚啶、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物。 2、经过一般处理不缓解,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