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是睑板腺的腺管发生堵塞之后局部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反应,初期多表现为颜色发红的结节,一般过2到3天左右,结节会发生脓性改变,霰粒肿颜色会发黄。 这种情况提示霰粒肿已经局限,需要进行切开清理,如果处理不及时自行破溃后,由于破口不整齐,而且霰粒肿内的脓液排不干净,容易留下瘢痕以及后续可能会有慢性炎症。 所以建议如果发现霰粒肿变黄,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医生进行手术处理。
结膜炎尤其是急性结膜炎,是不建议外敷任何敷料的,因为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结膜组织的急性传染性炎症。 如果是进行眼部外敷,容易造成细菌或者病毒大量繁殖,容易加重结膜炎的症状。 一般在急性期需要患眼呈现自然开放状态,局部使用抗菌或者抗病毒滴眼液进行抗感染治疗。 必要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分泌物的冲洗,冲洗之后再滴眼药水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要勤洗手,保证手卫生避免由于接触传染。
肾虚患者出现眼袋: 一方面原因是由于肾虚患者体内水钠代写障碍,容易造成全身浮肿,从而容易长眼袋。 第二,肾虚患者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的类似的生活习惯,就是喜欢熬夜,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良,出现静脉血液瘀滞,从而也容易加重眼袋。 所以一旦出现肾虚,如果还伴有不良的作息习惯,应该积极的进行肾功能方面的保养。可以咨询肾内科医师以及中医师进行量联合调理,另外还要纠正不良的用眼及作息习惯。
出现眼睛发胀,疼痛,首先应该排除眼压的问题,如果已经确诊眼压高,那么初步可以怀疑是得了青光眼,这时还应进一步进行视力以及眼底视神经的检查,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矫正视力不良以及眼底视神经的颜色改变杯盘比增大等情况。 尤其是如果还有伴随视野的改变,就可以完全确诊青光眼,青光眼分为开角型青光眼以及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主要以药物控制眼压治疗为主,闭角型青光眼一旦发现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措施。 手术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80~90%以上的可以彻底解决,而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是在用药控制不良之后才考虑手术治疗。
近视是指先天性或后天用眼习惯不良,导致眼轴增长,从而使平行光线入眼之后不能成像于视网膜之上是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真性近视是眼球形态发生了改变,目前临床上是没有任何有效的措施可以完全治愈近视的,但是通过一些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抑制近视发展的速度。 控制近视的最终度数避免发生高度近视,主要的措施有佩戴功能性框架眼镜,这种方法一般比普通的框架眼镜有效率增加50%以上。 第二配戴角膜塑形镜,这是目前临床上控制近视发展的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率可达90%。 第三种目前在一些屈光机构开始试行眼部的红光治疗,通过红光刺激脉络膜使血流量增加,脉络膜厚度增厚这样在进行眼轴测量时发现可以有使眼轴缩短的趋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干预近视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如果患有近视眼,在开车时一定要带镜矫正,否则长时间的近视开车很容易出现危险,因为开车是一种比较精细的用眼活动,需要随时提防前方出现车辆或者是行人。 如果近视不矫正的话,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调节滞后,突然出现的突发情况容易导致反应不及时,更容易造成人身危险,所以建议近视患者,一定及时去医院进行医学验光配镜矫正,戴上近视镜之后再开车,眼睛可以处于放松的状态,使眼睛保持较高的调节能力,既能看清前方道路的目标,又能及时关注到突然出现的突发状况。
出现视力下降,需要明确视力下降的原因,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一般情况下出现视力下降,首先要怀疑是否出现了屈光问题,屈光问题通过眼科医学验光检查,确诊之后配镜矫正即可。 如果不是屈光度问题,那么就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的眼部疾病,例如白内障,玻璃体混浊或者眼底疾病,以及全身疾病的眼部并发症等。 通过相应的临床检查措施,明确疾病之后,有些疾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提高视力,有一些疾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提高视力。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引起的视力下降,都应该及时的就诊,防止因为病情延误而出现不可逆性的视力损伤。
斗鸡眼是通过神经系统控制两眼的内直肌收缩使两只眼睛都向内眼角处转动的一种眼位。一般情况下具有正常视功能的人群都可以做到斗鸡眼。 可以拿一支笔的笔尖由眼前30厘米左右逐渐向鼻根部缓慢移动,两眼盯着笔尖不放松直至最近点就可以做出斗鸡眼,但是正常人群不建议经常做斗鸡眼,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内直肌的力量不断增强,相对来说外直肌力量会显得减弱,眼外肌力量平衡被打破有可能会发生内斜视,但是对于有轻度外斜视的人群来说,做斗鸡眼可增强内直肌力量。 对于缓解外斜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是一种临床训练方法。还有一部分人群眼睛在自然状态下就表现成斗鸡眼,这是内斜视的表现,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配镜矫正或者手术治疗。
远视眼是由于眼轴小于正常的眼轴长度,导致平行光线入眼后,无法成像在视网膜之上,而是成像在了视网膜之后。 人刚出生时都会伴有300度左右的远视,但是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增长,远视度数也会逐渐降低,一般到学龄前,如果每个孩子能够保留150到175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对于预防学龄期间发生近视,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如果存在较大度数的远视,这种情况经常还会伴有弱视,这种大远视是不好的,需要积极的佩戴远视矫正眼镜并配合弱视训练。
发热之后出现眼睛发红,最常见的是因为发热导致眼部毛细血管扩张,这种情况一般不伴有感染,眼睛没有明显的分泌物增多,一般情况体温降下之后,毛细血管收缩,眼红即可消退。 但是如果发热比较严重,或者伴有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眼睛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时就容易出现发热后并发眼部感染,临床上称为结膜炎。 这种情况一般眼红之外还会有明显的分泌物增多,需要积极地使用消炎抗菌类眼药水进行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