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视症是指眼睛看面前的物体出现颜色发黄的一种症状,黄视症的原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屈光间质的颜色发黄发暗,就容易导致黄视,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性白内障或者玻璃体混浊等情况。 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核呈现棕黄色,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凝胶颜色发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黄视症,另外,如果视网膜血供下降,尤其是贫血或者血管痉挛导致视网膜的血氧供应不足,也容易产生黄视症。
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导致结膜组织发生的急慢性传染性炎症。 急性结膜炎主要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临床体征来进行综合判断,发病期患者会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伴有眼痛等症状,检查会发现睑球结膜出现明显的充血、睑结膜可伴有滤泡或者乳头增生。 如果以乳头增生明显多数考虑细菌性结膜炎,如果滤泡增生比较明显的考虑病毒性结膜炎,如果二者皆有则考虑混合性结膜炎。
飞蚊症主要表现为眼前有黑色的线状或者不规则形状的黑影飘动,就如同眼前有蚊子飞过一样,所以俗称飞蚊症。 它的本质是玻璃体发生了混浊,在临床上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中以生理性最为常见,例如近视眼、用眼过多以及长期熬夜或者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就容易得飞蚊症,老年人群也是飞蚊症的多发人群。生理性飞蚊症不影响视功能,无需特殊治疗。 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眼底疾病所并发,属于病理性飞蚊症。这部分患者通常会伴有全身或者眼底的病变,确诊之后,应该积极的治疗,否则飞蚊症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逐渐会导致不可逆性的视力损伤。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角结膜组织的急性传染性炎症,沙眼衣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微生物,它在眼部主要引起沙眼,沙眼急性期症状比较剧烈,可出现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以及角膜损害。 在治疗上沙眼对普通的抗生素类滴眼液不敏感,主要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氯霉素这几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得了沙眼之后,应该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之下用药,不能乱用抗生素,否则不能治愈沙眼,而且胡乱用药之后容易产生耐药性,沙眼一旦进入慢性期,就会造成角结膜组织的慢性损伤,容易产生睑结膜斑痕,以及角膜血管翳,并且会留下终生的眼部损害。
13岁出现近视比较常见,不属于特殊人群,而且13岁发生近视考虑多数情况是由于后天不良的用眼习惯所造成,例如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不注意调节,或者用眼姿势不当,很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13岁一般处于初中阶段,发生近视应该进行医学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完全确定近视的性质。 而且这个年龄段真性近视的可能性比较大,确诊之后应该给予配镜矫正,如果想有效地抑制近视发展速度,还可以考虑验配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需要一直佩戴到18周岁。到时如果不喜欢戴眼镜,可以考虑近视激光手术来矫正近视。
结膜炎分为急性结膜炎和慢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时,眼睛通常会出现红肿流泪,分泌物增多,异物感,严重者甚至有疼痛的表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的结膜组织的急性传染性炎症。 急性期症状比较剧烈,通常需要积极的使用抗病毒或者抗菌类的滴眼液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可辅助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慢性结膜炎症状较轻,但是病程更长,一般需要严格按照疗程使用滴眼液一到两个月以上。
麦粒肿发黄多数提示麦粒肿进入了成熟期,在未成熟期时麦粒肿周围组织炎症比较明显,一般会呈现出红肿的状态,触痛比较明显,而麦粒肿发黄之后皮肤发生了萎缩,麦粒肿内形成了明显的脓肿病灶,尤其是麦粒肿接近皮肤面会出现明显的局部发黄。 这时建议去医院进行局部切开清理内容物,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发生自行的破溃,破溃之后,并不是提示麦粒肿就好了,破溃后里面的内容物排不干净,仍然会留下慢性的炎症,时间久了有可能会出现慢性的增生、肉芽肿形成,以及后期继发感染加重等情况。
眼睛内眦赘皮是指内眼角处的皮肤,由于角度欠锐利导致遮挡部分内眼角的眼球表面组织的一种临床表现,内眦赘皮一般不会影响眼睛功能主要是影响外观。 尤其对于有重睑的人群来说,如果存在比较严重的内眦赘皮,有可能会影响重睑的形态。 对于单眼皮来说如果要进行重睑手术,但有严重内眦赘皮者也应该同时进行内眦赘皮矫正,这样才能使重睑术后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真性近视是指由于眼轴的增长导致平行光线入眼后,无法成像在视网膜之上,而是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真性近视是由眼球形态变化而导致的近视,所以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治愈,真性近视只能通过一些干预措施使矫正视力提高。 主要包括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或者年满18岁之后,可以考虑近视手术进行矫正。
艾灸之后出现眼睛痛,考虑可能是由于在艾灸时没有做好眼部的保护措施,导致艾灸时产生的烟雾刺激了眼睛而引起的眼部干涩,异物感等刺激症状。 艾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条或者艾绒熏蒸身体的某些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如果这些烟雾浓度较浓,治疗过程中刺激了角结膜,会引起比较明显的干眼症。 这时可以通过局部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眼部刺激症状,一般情况下,使用人工泪液之后一般较短时间刺激症状就会缓解,如果持续不缓解,应该去眼科就诊,排除是否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的眼病,并及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