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会问剧烈运动会不会引起腹内疝发生,首先要了解发生腹内疝的基本条件。第一个是要有孔道,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孔道裂缝,腹腔内容物可以钻进去。第二个是外力作用,有裂缝时腹腔脏器想要钻进去,需要外力作用,所以这两个基本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才可能形成。
腹内疝的分型比较复杂,也没有分型标准。临床上主要有两种分型方法,第一个是根据腹内疝发生的原因来分型,第二个是根据腹内疝发生的部位来分型。根据原因分型包括食管裂孔疝,即食管裂孔松弛,胃壁被挤到胸腔里,还有Winslow孔疝、小网膜孔疝以及小肠系膜裂孔疝等等。
腹内疝包括急性的腹内疝和慢性腹内疝,慢性腹内疝主要是食管裂孔疝。如果是轻度的食管裂孔疝,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状,例如吃奥美拉唑来解除胃酸反流的症状。如果是急性腹内疝,特别是合并肠梗阻肠绞窄的情况,就需要紧急手术。
有些巨大腹壁疝患者,术后会出现腹腔内压增高。主要原因是医生在做疝修补的时候,为了加强腹壁把疝环强行关闭,把脏器往里面挤压从而引起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术前要做相关检查对疝进行评估,看疝内容物能否完全回纳,容积会不会超过腹腔的容积。
关于胃下垂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抑制胃酸的分泌。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粘膜炎症,病变甚至会导致胃溃疡,增加患者腹痛的症状。第二个是保护胃粘膜,长期胃下垂时食物排空障碍会导致胃粘膜损伤,从而出现胃粘膜糜烂或粘膜炎症的情况。
腹内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痛的第一个特点是绞痛,第二是疼痛不会缓解。不像胆囊的胆绞痛,痛一会儿就不痛了。腹内疝的绞痛会越来越痛,持续不缓解。最后腹内疝的疼痛可能会非常剧烈,可能会痛到休克。腹痛通常会伴随其他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甚至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的休克表现。
大多数的腹内疝均属于外科急症,它会引起肠管坏死,只有一小部分是不需要处理的。例如轻度的食管裂孔疝,是可以不处理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手术引起的肠粘连内疝,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患者可能很快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也会发生肠穿孔,所以大部分腹内疝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干预。
目前腹内疝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腹内疝,其手术类型不同,它的后遗症也不一样。例如食管裂孔疝,给患者做了胃底折叠以后,患者可能发生的主要后遗症有吞咽障碍、吞咽不适感等。但其他部位的腹内疝,特别是小肠疝,这时需要进行开腹手术切除肠管。
关于腹内疝手术后护理问题,首先要知道它取决于腹内疝的治疗方式。如果是微创手术,包括食管裂孔疝,一般来说做完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经口进食下床活动,不需要做特别的护理,甚至可以出院。但是大部分腹内疝都是需要开刀手术,这种手术创伤大,手术范围可能也大,可能还要联合肠管切除。
胃下垂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进入盆腔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悬吊胃的韧带松弛使胃发生下移;第二是膈肌功能障碍,发生松弛下垂,还有胃本身的问题。胃下垂的症状也是很复杂的,它多数会引起腹胀、腹痛、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等。
胃下垂比较常见,它的主要表现为腹痛。它腹痛的特点是吃饱了之后特别明显,而且都是隐痛为主。患者不会有绞痛感觉,也不会非常激烈的疼痛。其次是腹胀、恶心、呕吐,而且在吃饭或吃东西后会非常明显。所以胃下垂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以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便秘症状,还有患者会表现为精神障碍。
很多人担心长期胃下垂会不会得胃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两者没有关系。胃癌主要发病机制是首先与遗传有关,第二个是环境因素。环境中致癌物质长期的刺激一般要十年以上才会得癌症,例如长期喝酒、长期进食致癌物,如黄曲霉素、过期食物都可能会致癌。
实际上,饮食治疗是胃下垂的主要治疗方式。因为我们过饱饮食、过粗糙饮食会加重胃的负担,所以饮食原则一定要是减轻胃的负担。一般建议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少吃辣椒,辣椒会使胃的负担变重。同时多喝牛奶,多吃新鲜水果,饮食治疗是胃下垂的重要治疗方式。因为过饱饮食,就是加重胃负担的时候,也会增加胃下垂的症状。因此,日常饮食治疗是胃下垂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目前胃下垂主要的治疗还是需要对症处理,比如减轻胃的负担、增加胃运动的强度,但是很难根治胃下垂。 这是因为胃下垂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营养不良、先天发育异常,还有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还是手术,把下垂的胃大部分切除,然后吻合,这样能让很多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很多人担心胃下垂时胃进入调盆腔,会不会压迫肠子导致严重后果。专业医生会告诉大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胃下垂不会压迫肠子导致严重后果。因为腹腔的脏器是一起排列的,是一个整体,不会因为胃下垂导致肠扭转或肠成角而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是有一点就是胃下垂病人可能会合并便秘,为什么会便秘?
众所周知,很多腹外疝如腹股沟疝是可自行回纳,站立时突出体表,平卧时消失。但是腹内疝是否也会自行回纳,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临床医生认为腹内疝一般不会自己回纳,因为发到腹内疝时,一般都会发生嵌顿。这时肠管会被卡压住,所以很难自行回去。
诊断胃下垂的金标准是上消化道造影,即胃造影是金标准。经常有患者会问是否可以做B超来诊断胃下垂?首先需要知道B超主要是观察腹腔实质性脏器,如肝脏、胆囊、膀胱、肾等,B超是有优势的。对空腔脏器如肠管、胃腔,B超是看不清的。
关于胃下垂之后出现吃不进去食物,胃下垂引起食欲减退或吃不下食物的症状,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治疗。首先是食物疗法,要尽量地减轻胃的负担,就是少吃多餐,多吃高营养的容易吸收的食物。要细嚼慢咽把食物嚼碎再咽下去,从而减少胃的负担。
胃下垂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饮食治疗又叫食疗。就是要少吃刺激食物,包括辣椒、喝酒;不吃冷冻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等。同时一定要注意少吃多餐,尽量减轻胃的负担。第二个方面是药物治疗,一般按照胃炎的治疗原则来实施。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促进胃动力药物例如吗丁啉、莫沙比利等等。
胃下垂最严重的阶段是整个胃掉到盆腔,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症状是比较重的。他的消化功能可能会严重受损,胃胀腹痛会更加明显,这是属于胃下垂最严重的阶段。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考虑用药物治疗与食物疗法。看能不能够用保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如果无效就要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