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以下疾病的手术治疗,包括微创和传统开放手术:肛肠疾病(严重环痔、脱肛、直肠脱垂、...
肠癌患者突然消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肿瘤在抢营养和身体消耗变大。 突然瘦很多,比如几个月就瘦10斤以上,可能是因为: 一、肿瘤的消耗,癌细胞生长快,疯狂地抢夺身体的营养; 二、食欲不振,肿瘤本身或者治疗的副作用导致不想吃,吃不下; 三、消化吸收差,肿瘤阻塞了胃肠道,或者影响消化功能; 四、代谢异常,肿瘤改变了身体的代谢状态,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突然消瘦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需要查明原因。
直肠癌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基因、年龄、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 第一,年龄,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第二,不良饮食,如吃太多红肉、加工肉,而蔬果纤维摄入太少; 第三,生活方式,如肥胖、抽烟、喝酒、不爱运动; 第四,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第五,息肉,特别是肠道内有腺瘤性息肉未处理; 第六,家族遗传,如有血缘的亲属得过肠癌或相关遗传病。 大部分原因是后天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可控的。
肛裂手术后,一般需要4到8周左右才能完全长好。 术后几天到一两周,疼痛会明显减轻,急性期缓解快。术后几天内剧痛会大大地缓解,但伤口愈合需要时间。皮肤和肌肉的裂口需要几周才能慢慢长结实。在这期间,排便可能还有点不适。 肛裂手术之后,个体差异比较大。年轻人如果没有感染,保持大便通畅,愈合就会比较快。反之,愈合会慢。关键是病人术后要遵从医嘱,保持大便软,要坐浴清洁肛门伤口,并按时复诊。
肠癌腹痛更可能位置固定,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且常伴有其他肠道报警症状。 普通肚子痛,如吃坏东西、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是肠一阵阵绞痛,位置不固定,拉完或排气之后缓解,可能伴有呕吐、腹泻,但来得快去得快。 肠癌的腹痛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位置相对固定,比如总在右下腹或者左下腹; 第二,持续性地隐痛或胀痛,这种症状可能越来越严重; 第三,常伴随大便带血,尤其是暗红色或黑色,大便变细,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还有摸到腹部肿块,有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等。 如果腹痛痛得不一样,还老不好,那就要赶紧到医院检查。
肠癌术后化疗是为了查漏补缺,杀灭可能残留或者跑掉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的风险。 通过外科手术,切掉了肉眼可见的肿瘤,但是癌细胞可能很狡猾,有些可能已经悄悄跑到血液、淋巴液里面,这种情况,肉眼检查可能发现不了,或者癌细胞残留在手术区域周围。 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药物通过血液可以到达全身各处,追杀这些潜在的漏网之鱼。化疗主要针对中晚期肠癌2期高危因素、3期、4期这些病人,术后的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或者延长生存期。 因此不是所有术后的病人都需要化疗,医生会根据分期、病理结果、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做出决定。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赖医生根据症状进行,并辅以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其他更严重的肠道疾病。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步骤:首先,详细地问诊,了解腹痛的特点、大便的情况、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诱因,如压力或食物等; 其次,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验血、大便检查,甚至肠镜检查,特别是在年龄较大的患者或出现报警症状时,目的是排除炎症性肠病、肠癌、感染等器质性疾病; 最后,当症状符合诊断标准,例如反复腹痛加上大便改变,并且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时,医生才会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这个过程不能自行猜测,必须先排除可能的危险疾病。
哪些人容易得肠癌?年龄比较大,比如50岁以上,有家族史,有肠道息肉,肠道炎症病史,生活习惯差,这些人得肠癌的风险比较高。 高危人群包括: 一、50岁以上; 二、直系亲属,比如父母兄弟姊妹得过肠癌的; 三、自己得过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样息肉; 四、患有炎症性肠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五、有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肥胖、吸烟、酗酒、久坐这些人; 六、某些遗传病的家族,比如说林奇综合征。 高危人群更要重视筛查。
单纯肚子咕噜作响,那是一种肠鸣音,大多数是正常的情况。但如果伴随其他症状的时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肚子咕噜噜响,是肠子蠕动的声音,医学上叫做肠鸣音。正常的情况会产生肠鸣音,比如说饿了,吃了产气的食物,比如豆类、红薯类,消化时都会出现响声。 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比如频繁声音特别大,还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呕吐,体重下降的,那可能是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肠炎甚至肠梗阻的信号。有伴随症状的时候,就不要忽视它。
直肠癌术后是否需要造口取决于肿瘤的位置、手术方式和吻合口愈合情况。 造口即人工肛门,是将肠子接到腹部以便排便。造口的情况分为两种: 第一,低位直肠癌,肿瘤离肛门很近(如小于5厘米),为彻底切除肿瘤可能需切除肛门,此时需做永久性造口; 第二,临时造口,即使保留了肛门,若医生担心吻合口愈合不良可能导致渗漏,会暂时在腹部做造口以改道粪便,待吻合口愈合后(通常需数月)再进行手术将造口还原。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与患者详细沟通,决定是否需要造口,以及是临时还是永久性造口。
大便检查能够提供肠癌的线索,但是不能够确诊。 大便检查是重要的筛查工具。大便检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大便潜血试验,它可以检查肉眼看不见的血;第二,粪便DNA检测,查癌细胞脱落的异常DNA片段,更精准。 大便潜血阳性提示肠道内可能有出血点,比如痔疮、息肉、癌等引起的出血。粪便DNA检测的优点是方便、无创,缺点是有漏检的可能,尤其是不出血的癌。对于阳性或高危人群,大便DNA阳性还是必须再做肠镜来确认。
结肠癌早期信号很隐蔽,最危险的是忽视变化,尤其大便异常和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 结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感觉,或者仅仅有大便习惯悄悄改变,原来规律现在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大便带血,鲜红或暗红,混在大便里或便后滴血,常被认为是痔疮;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形状持续变细变扁;有腹部隐隐不适、胀气、隐痛;有疲劳、气短、脸部发白这些贫血的症状;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记住,没有典型的早期症状,任何持续新出现的肠道不适,都值得关注。
预防肠癌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蔬菜和水果要天天有,种类要丰富,它们可以提供维生素和纤维。 其次,全谷物和杂粮是好朋友,燕麦、糙米、薯类和豆类纤维多。 第三,红肉和加工肉要少碰,猪、牛、羊等红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要少吃。 最后,饮食要均衡不过量,控制总热量,避免肥胖。 简单来说,盘子一半是蔬果,主食选粗粮,肉适量选鱼禽。
直肠癌的症状与大肠其他部分的癌类似,但更容易出现里急后重,也就是老想拉又拉不干净,还有大便变细,因为直肠比较靠近消化道出口,以下症状可能更明显: 第一,大便带血,经常是暗红,有时鲜红,混在大便里或者便后滴出来; 第二,大便习惯改变,老想拉,拉不干净,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第三,大便变细变扁,就像挤牙膏那样; 第四,肛门或者屁股里,有坠胀感、疼痛感; 第五,晚期可能会摸到肛门附近的肿块。出现这些情况时,千万别大意,尤其是出现持续存在的症状时。
膳食纤维能预防肠癌,这是真的。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能降低风险。 膳食纤维主要来自蔬果、全谷物和豆类。它的好处包括: 一、促进排便,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致癌物的接触; 二、增加便量,可以稀释肠道内的有害物质; 三、喂养好细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健康。 虽然膳食纤维不是防癌药,但是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证据确凿,能降低肠癌的风险。
肛门瘙痒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脏或湿刺激,也可能是皮肤病、痔疮、感染,甚至是肿瘤的信号。 大部分情况下,第一,大便后没有擦干净,粪便残留刺激皮肤; 第二,擦得太狠或对湿巾过敏,这是因为损伤皮肤造成的; 第三,出汗潮湿,尤其是比较胖的人,屁股缝比较容易出汗,而且不透气; 第四,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它会引起一些分泌物。 少部分可能是真菌感染,就像脚气那样,真菌长在屁股上,湿疹,还有寄生虫,比如蛲虫,糖尿病,还有极少见的肿瘤。 如果肛门痒得厉害或者老不好,就要找医生检查,查找原因。
直肠癌发现得越早,治愈的希望越大。 早期的治愈率很高。直肠癌的早期,即1期或者2期,肿瘤局限在肠壁或者刚穿透一点,没有扩散远,手术切除后很多都能治愈。中期,又称为3期,癌细胞跑到附近的淋巴结,通过手术加化疗,仍有相当比例可以长期生存甚至治愈。晚期,称为4期,癌细胞扩散到肝、肺等远处,主要依靠药物去控制,目标是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少数情况下也可以争取到手术的机会。 直肠癌能否治好,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一次肠镜检查不是一劳永逸的。 肠镜是目前最好的筛查和预防手段,能发现并且切掉息肉。但是,息肉还会再长,尤其对于本身爱长息肉体质的人。第二,可能有漏网的情况,再好的医生和技术,也可能漏掉微小的病变。第三,随着时间发展,肠道环境在变。 所以,做完一次肠镜检查结果正常后,多久以后再做,医生会根据个人的风险,包括年龄、息肉史、家族史来决定,可能是5年、10年,或者更短的间隔。
大便变细变扁可能是肠道变窄,最常见原因是痔疮肿胀或肛门括约肌痉挛,但也可能是肠癌的一个信号。 大便变细变扁,如铅笔或扁带状,原因包括:第一,良性原因,如内痔脱出堵住肛门口、肛裂疼痛不敢用力、肛门括约肌紧张;第二,需要警惕的原因,如肠道里长了东西,如息肉、肿瘤等,导致肠腔狭窄,大便通过时被挤压变形。 如果大便持续变细,越来越细,或伴有便血、腹痛等,就必须尽快就医检查。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肚子不舒服和大便紊乱,但经过检查肠道并没有实质性病变。其核心症状包括: 第一,反复腹痛或腹部不适,这些症状常与排便有关,拉完大便后会缓解; 第二,大便习惯明显改变,可能表现为便秘,如排便困难、排便量少、粪便硬,或者腹泻,如拉稀、排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第三,大便的形状发生变化,可能是稀水样、糊状、硬球状或带粘液; 第四,常伴有腹胀、肠鸣和放屁多。特点是症状反复,但肠镜检查等未发现炎症、溃疡或肿瘤。
结肠癌手术不一定要开腹,腹腔镜手术现在非常常用,效果跟开刀一样好,创伤小,恢复快。 腹腔镜手术是医生在病人的肚皮上打几个小洞,用细长的器械和摄像头做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疤痕小。现在大多数结肠癌首选这个方式手术。开腹手术则需要开一个较长的切口,一般用在肿瘤很大,腹腔粘连很重,有穿孔梗阻等急症,或者腹腔镜操作困难的时候。机器人手术是一种更高级的微创方式。 选哪种手术方式,医生会根据病人肿瘤的情况、病人身体的状况、技术条件来决定。微创手术是一种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