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肌酐达到多少需要透析,根据病情而定。 如果是急性肾损伤,肌酐≥353.6μmol/L需要做透析治疗。如果是慢性肾衰竭,肌酐≥707μmol/L也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一般透析,主要是针对有严重肾脏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严重的肾脏功能下降,患者出现内环境的紊乱,比如出现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血容量负荷过重等。只有通过透析治疗才能够稳定病情,缓解患者的症状。根据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透析模式,血透和腹透任选其一。
血尿酸体检能够查出来。在体检的时候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查血尿酸,如果血尿酸浓度超标,说明存在高尿酸血症。 引起血尿酸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与长期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有关,比如经常吃动物内脏、海鲜、饮啤酒和各种果汁等等。有些与尿酸排泄减少有关系,比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减退,不能够充分地排出血液中的尿酸。 长期血尿酸升高对人体危害比较大,可以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还会引起肾结石、肾衰竭等等。
尿量少处理的方法如下: 1、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引起尿量少的原因,比如要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血压、肾脏超声的检查。 2、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如果是因为大量汗液丧失、长时间没有进食或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低血容量,要及时补充液体,比如饮水或静脉输液。如果合并贫血,需要及时输血,当肾脏血液灌注正常以后,尿量会增多。 3、患者尿量少,出现急性肾衰竭,要及时进行透析治疗,通过治疗大多数患者尿量会恢复正常。
血尿伴血凝块说明泌尿系统有出血,而且出血量比较大。 引起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肾炎的患者进行肾穿刺,容易导致血尿的发生,有可能会出现肾周血肿,甚至会出现血凝块。当患者腰部受到外力撞击,出现肾挫裂伤,也会导致血尿血凝块。其他因素,比如泌尿系统肿瘤性疾病,肾癌、膀胱癌也是常见的原因。 所以,当患者出现血尿、血凝块一定要积极检查,明确病因。对于外伤或者穿刺造成,要卧床休息,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补液,严重的需要输血治疗。
有肾病可以吃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比较名贵的中药,营养成分比较多,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对健康人群可以起到抗衰老等保健的作用,对于有肾病的患者也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补肾益气的作用,比如当肾病出现腰酸乏力、精气不足或者出现阳痿早泄、肾功能不全时,吃冬虫夏草可以起到调节病情、改善症状的作用。 有肾病的患者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比如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等措施。
出现蛋白尿不一定是肾病。 在临床上面导致蛋白尿原因有很多。比如当发烧的情况下,可以导致一过性的尿蛋白增多,当体温恢复正常以后,尿蛋白就会转为阴性;其它的因素,比如剧烈运动、寒冷空气刺激、大量蛋白质的食物摄入等,都可以导致尿中出现蛋白质,一般是少量尿蛋白的增多,并不存在肾病。 出现蛋白尿以后不要紧张,需要进一步复查排除各种生理性的因素。如果是各种肾病引起的病理性尿蛋白增多,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多囊肾与肾囊肿区别如下: 1、发病机制不同,多囊肾是与基因突变有关的遗传性肾脏疾病。而肾囊肿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与肾小管憩室增加有关。 2、临床表现不同,多囊肾表现有血尿、尿蛋白增多,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肾功能下降,容易合并尿路结石,还会出现其他部位囊肿。而肾囊肿的临床表现比较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痛。 3、治疗不同,多囊肾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进入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治疗。较大的肾囊肿可以选择穿刺治疗。
大多数男性出现左肾囊肿以后,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大的影响。 虽然引起男性出现肾囊肿的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但一般考虑还是与肾小管憩室增加有关系,年龄越大肾囊肿发生几率越多。 一般较小的左肾囊肿,不会引起腰酸腰痛,也不会导致血尿。较大的左肾囊肿可能会引起腰部疼痛或者腹胀,但很少引起尿路感染、肾结石,也很少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以及肾功能异常,囊性癌变的几率也比较少。较大的左肾囊肿可以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
急性肾炎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要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心理状态,让其正确面对疾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饮食护理,要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出现水肿时要控制水分的摄入。 3、生活护理,要做好口腔、皮肤的卫生,要穿宽松清洁的衣物,在急性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4、用药护理,告知药物的治疗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药物的疗效。 5、病情护理,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大多数患者出现的肾病综合征,通过激素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很多,比如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通过激素治疗以后短时间之内尿蛋白就会消失,转为阴性,同时水肿也会逐渐消退,肾功能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当然,激素治疗起效以后要缓慢减量,维持时间要长,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复发。 少数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肾病综合征,需要联合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比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