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如果病情稳定半年以上是可以考虑正常的生小孩,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如果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并且一些细胞毒性药物,比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之类的药物停服半年以上。 同时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在强的松片两片以下的时候,患者是可以考虑安全的妊娠的。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在妊娠的前六周,很容易会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反复,所以建议患者在怀孕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到风湿免疫门诊随诊监测血常规、血沉、补体以及尿蛋白定量的变化以防止病情的复发。
抗核抗体阳性1比1千,说明患者患有结缔组织病。但是它仅仅只是一个大的概念,如果要进一步明确到底是属于结缔组织病中的具体的哪一种病,患者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抗ena谱的检查。 比如患者有发热、关节肿痛、颜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之类的临床症状,同时有抗核抗体的高滴度阳性,也出现了抗ena谱中的抗史密斯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的阳性,就可以诊断患者是属于结缔组织病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上面就要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来规范治疗了。
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如果不坚持正规的降尿酸治疗,很有可能会反复发作,特别是在泡脚或者是运动或者是进食有高嘌呤的饮食之后很容易会诱发关节的肿痛,所以建议痛风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持续的降尿酸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两大类,第一类称之为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它包括有非布司他、别嘌呤醇,还有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叫苯溴马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还应该要严格的低嘌呤饮食,多喝水,勤排尿,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同时也需要定期的在门诊监测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相比于其它的已经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是多肌炎之类的疾病来说,往往病情会相对较轻。但是我们最终要判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严不严重,还要看它的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有没有明显的升高。 同时也要兼顾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有没有出现重要的内脏器官,比如肺间质病变,或者是出现尿蛋白阳性之类的重要的内脏器官的受累。如果没有内脏器官的受累,炎症指标也不高就提示病情不严重。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了内脏器官的受累,就提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病情严重。
狼疮抗凝物偏低,没有任何的危害,反而如果出现了狼疮抗凝物升高要警惕有没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可能。所谓抗凝脂抗体综合征,是指患者会反复出现动脉或者是静脉的血栓形成,女性患者会有反复自发的流产病史,这些患者血常规会有顽固性的血小板的下降。 对于合并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患者,我们在治疗上面应该要严格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处理。常用的抗凝的药物有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或者我们也可以使用华法林来进行抗凝处理,对于狼疮抗凝物升高的患者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查抗心磷脂抗体。
风湿性肌炎我们又称为多肌炎,它包括皮肌炎。同时对于多发性肌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会出现四肢乏力以及四肢的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吞咽肌及呼吸肌的受累,如出现呛咳或者是呼吸困难之类的表现。 而皮肌炎是在有肌炎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皮肤的受累,常常表现为眶周水肿样的红斑,同时会出现关节伸面的皮疹。以上就是风湿性肌炎的主要症状,对于多发性肌炎的患者查心肌酶谱往往提示CK的明显升高。
治痛风先补肾,应该是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使患者的肾脏的情况得到明显的好转。因为痛风性关节炎,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有可能会使痛风诱发痛风肾,这部分患者由于肾脏长期的高尿酸血症状态,会使患者出现肾结石。同时高尿酸血症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肾间质之类的组织,所以直接会导致出现肾功能异常。 所以对于有痛风性关节炎合并肾病的患者来说,一定要积极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目前来说,对于痛风性关节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正规的、持续的进行降尿酸治疗,尿酸的目标值要在300umonl每升以下。
强直又称为强直性脊柱炎,它是指患者会出现反复的腰背疼痛,这种腰背疼痛在休息之后加重,活动之后可以缓解。如果有以上的临床表现,就要进一步检查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还有一个基因筛查,如HLAB27的基因筛查,因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有90%的HLAB27这个基因都是阳性的。 同时患者做骶髂关节的CT检查,会提示骶髂关节的骨质有破坏,通过以上的这些检查,就可以明确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了,同时强直多见于青年的男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不是传染病,所以是肯定不会传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常常会有发热、脱发、口腔溃疡、关节肿痛以及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内脏系统的受累,比如会出现肺的间质病变,而以活动后喘气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些肾脏受累患者会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更有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狼疮脑病之类的反应。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一旦确诊确要坚持持续的口服药物治疗,它与我们所熟悉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都需要长期吃药来控制病情。
白芍总苷能不能替代甲氨蝶呤要看患者的病情的轻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的话,白芍总苷有可能可以替换到甲氨蝶呤。 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重,那么白芍总苷因为它这个药比甲氨蝶呤的药效要差很多,作用比较轻,有可能替换掉甲氨蝶呤之后病情会复发,所以白芍总苷从作用的机制和作用的强度来说都远远的要小于甲氨蝶呤。 但是白芍总苷因为它是一个中成药制剂,所以它的副作用比甲氨蝶呤来说要相对较少。它的肝肾功能的损害或者是血液系统的损害,都要比甲氨蝶呤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