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屎水,可能是以下原因: 首先,是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如果不注意合理喂养,每次给宝宝吃奶比较多,会超过胃肠负担,导致肠功能紊乱,出现流屎水现象。改正不当的喂养习惯,少食多餐,必要时用益生菌调理,这种情况会很快好转。 其次,可能是因为肚子着凉,肠蠕动增强增快,食物还没有充分消化吸收就排出来。需要加强护理,注意腹部保暖。 最后,可能与妈妈饮食结构有关,主要是吃了过多辛辣刺激或者过于油腻食物,导致宝宝胃肠不能适应,也会出现流屎水的情况。
新生儿拉便血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出血症、肠道感染、蛋白过敏。 首先,可能是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来自母乳中凝血因子数量不足,容易导致出血症状,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K。 其次,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多见于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宝宝,与奶瓶奶具没有充分消毒有关。大便常规检查往往会有白细胞增多,这种情况下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 最后,可能是蛋白过敏引起。是由于宝宝对食物中的蛋白成分过敏,而诱发肠道充血、水肿,引起出血。建议更换氨基酸奶粉,或者深度水解奶粉。
新生儿惊风需要积极寻找原因,针对性治疗。 首先,可能是缺钙,也就是低钙血症。血清中钙浓度不足时,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震颤、惊跳、惊厥,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暂停。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很快缓解症状。 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占位性疾病。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脑细胞损伤、颅内压增高,从而导致惊风症状。需要积极进行脑电图、头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积极干预治疗。比如颅内感染,需要应用强有力抗生素,同时予以营养脑细胞,使用脱水药降低颅内压。
新生儿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值为0-25u/L。 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对心肌损伤或心肌梗死有一定提示作用。如果是轻度的改变意义不大,可以动态观察、动态监测。但如果同工酶数值明显升高,超过正常水平两倍以上,或者超过肌酸激酶总值的10%,多提示心肌有炎症、水肿,甚至损伤、坏死。 当新生儿存在出生时窒息、宫内窘迫、羊水污染等缺氧情况,就可能造成心肌细胞破坏,从而引起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可以进一步做肌钙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新生儿回奶可以暂时观察,合理喂养,加强护理,必要时及时去医院就诊。新生儿回奶主要是因为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容量小所致的。在处理方面可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注意少量多餐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降低胃食管反流的概率。 其次,加强护理,避免吃奶过快过急,也不要在过度饥饿时喂奶,防止过多空气吞入胃内引起吐奶。如果是奶粉喂养,要选择合适的奶瓶奶嘴,避免奶孔过大过小。同时要加强腹部保暖,避免肚子着凉。 最后,如果频繁回奶,建议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病理因素。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足月儿不超过12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24小时内黄疸上升值不超过5mg/dl。 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而黄疸消退时间是足月儿不超过2周,早产儿不超过3周,具有以上特点时考虑为生理性黄疸。而如果超过以上标准则为病理性黄疸。 对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处理,加强喂养、促进大便排泄即可。对于病理性黄疸就需要寻找原因积极干预,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指数,足月儿不超过12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每天上升不超过5mg/dL。这个是正常生理情况,也就是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以上标准,属于病理性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现象,对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保证奶量摄入,有助于大便排出和黄疸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两三周不降,需要寻找原因,如感染、溶血、胆汁淤积、胆道闭锁。 针对不同原因做针对性治疗,比如溶血性黄疸,可蓝光照射、输丙种球蛋白,严重时换血治疗。感染性黄疸,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
新生儿黄疸值换算,经皮肤测胆红素1mg/dl为血清中胆红素17.1umol/L。 新生儿黄疸值一般经皮测胆红素比较方便,没有痛苦,可以反复测量,但数值相对比较粗糙,而且不能了解是间接胆红素还是直接胆红素。如果经皮测胆红素明显增高,建议抽血查血清中胆红素的量,了解具体情况。 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建议积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促进胆红素分解,可以明显降低发生核黄疸的概率,避免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果黄疸值不高就可以暂时观察,但是需要动态监测,了解黄疸变化情况。
新生儿黄疸值8mg/dL是正常的,但需要动态监测。 黄疸值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对于足月儿黄疸的数值需要小于12mg/dL,而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需要小于15mg/dL。不管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24小时内黄疸上升值不超过5mg/dL,一旦超过以上标准范围,则属于黄疸值偏高,为病理性黄疸。 对于生理性黄疸不用干预,但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寻找原因,针对性治疗。比如溶血性黄疸就需要积极蓝光照射,应用丙种球蛋白阻断继续溶血,防止胆红素脑病。感染性黄疸就需要积极抗炎治疗。
新生儿黄疸值220μmol/L是否正常,要看黄疸出现的时间以及宝宝的日龄。 如果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值达到了220μmol/L,属于明显升高,有可能是溶血、重症感染造成的。需要及时就诊,做蓝光照射、输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必要时换血治疗,以防出现胆红素脑病。 如果是出生后一周左右早产宝宝,黄疸值220μmol/L则为正常现象,因为早产宝宝黄疸正常值可以达到256μmol/L。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是足月产宝宝,黄疸正常值不超过204μmol/L,达到了220μmol/L就是偏高了,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黄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