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把胶质瘤。根据恶性程度分为4个级别,除开1级的胶质瘤,认为是良性胶质瘤之外,其他全都算恶性的胶质瘤。对于2级的恶性胶质瘤而言,目前的治疗效果还是相对不错的,如果有机会手术全切,大部分患者的生存期能超过10年甚至更长。
首先,胶质瘤晚期概念在神经外科是不存在,可以理解为高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在WHO认为就是三级或者四级的胶质瘤。三级和四级的胶质瘤,首先是要通过手术治疗的,在手术治疗之后,再结合放射治疗以及化疗来辅助。对于手术以及结合过放疗跟化疗,这一类规范治疗的患者而言,目前终未生存期三级的胶质瘤患者,已经可以达到三到四年。
其实微创概念的是非常唬人的概念,何谓微创,到底头皮的切口小是微创,还是脑组织的损伤更少叫做微创,所以在医生认为,真正神经系统损伤的代价更小,才叫微创手术。目前神经外科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手术切口都会隐藏在发际线以内,手术之后是很难辨认到切口的,只有在切口得到保证,暴露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医生才更有把握,更有可能保留深部更加重要的神经组织,疤痕会慢慢消退。
我们团队每年也治疗大量的胶质瘤患者,一般胶质瘤患者来到病房住院,首先会花两到三天的时间。完善患者的必要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的禁忌,还要花时间来对手术进行计划跟讨论。手术之后,一般患者都会在七天之内,大部分都能恢复到生活自理的状态,在七天的时候拆线出院。
胶质瘤和脑膜瘤都是人类最常见的肿瘤,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类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把胶质瘤分为4个级别,其中1级最良性,4级的恶性程度最高。脑膜瘤是起源于蛛网膜细胞的肿瘤,脑膜瘤绝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而有小部分属于交界性或者恶性肿瘤。对这两种肿瘤的治疗方式也不太一样,胶质瘤首选还是手术治疗。
胶质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胶质瘤的危险程度,分为4个级别,1级的胶质瘤,尤其是以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为主,还有黄素性的星行细胞瘤,以及神经节细胞胶质等6类。预后相对来说是非常好的,全切肿瘤可以等同于治愈。
要理解什么是颅底肿瘤,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颅底。颅底是一层不规则的骨板,骨板隔绝了咱们的颅腔,以及鼻腔口腔和颈部,骨板不规则上方有很多小的孔洞,其间走形大量的神经以及血管。认为地板就是颅底,这层楼的书桌椅子,包括书柜,算是颅底肿瘤,楼下的吊灯,吊扇以及空调,也可以认为是颅底肿瘤,就连跑在地板里面的老鼠,也认为是颅底肿瘤。
什么是胶质瘤,胶质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的一类总称,胶质瘤占到颅内原发肿瘤50%以上。目前胶质瘤根据其恶性程度,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的胶质瘤尤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见,还包括黄素性的星行细胞瘤,以及节细胞性胶质瘤等其他几类,是目前可以认为的良性的胶质瘤。
胶质瘤会遗传吗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胶质瘤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但是,对于一部分有特殊家族遗传疾病的患者,胶质瘤的发病率会明显的增加。比如说对于一型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以及有结节性硬化症的患者,在家系中胶质瘤的患病率都明显高于普通人。对于一类有抑癌基因有突变的患者,对于胶质瘤的发病率要更高。
胶质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之一,可能占到50%以上。对于这50%的颅内常见的肿瘤,又有一大部分是恶性程度的比较高,对于这类恶性的胶质瘤,通常是以沿传导枢浸润,或者是局部侵袭的方式进行扩张。对于靠近脑室系统的胶质瘤而已,有可能会随着脑脊液播散到椎管内,或者是到其他远的部位。
延髓的胶质瘤是可以手术的,但是也要分情况来看,脑干的肿瘤尤其是延髓,在几十年前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前辈们的不懈努力,目前脑干延髓已经不再是手术的禁区,对于是在延髓里,局灶性生长的肿瘤来说,是有机会通过显微手术进行全切的。对于侵润性弥漫性生长的延髓胶质瘤,也可以在监测的前提下,在显微镜下仔细可以做部分的切除。
三级的胶质瘤作为相对预后偏好的高级别胶质瘤,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还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之后根据切除的程度以及根据病理的特征,结合做放疗以及辅助的化疗,化疗首选的药物还是替莫唑胺。目前除了放化疗,国外也在推出电场治疗,并且在一部分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目前对于胶质瘤的化疗副作用主要是什么,主要就是骨髓系统抑制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或者是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症状。除此之外,化疗还有比较明显的反应,就是胃肠道的刺激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的变化。目前现在胶质瘤的一线的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这类口服药相对来说比较温和,效果也比较好,患者大部分可以在家里,自己根据医生的要求吃药。
胶质瘤作为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目前的发病率大概占到颅内原发肿瘤50%,不过这一类肿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原因。有一部分家族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包括神经细胞瘤变异型,以及结节性硬化症的患者,可能罹患胶质瘤的概率要更高。
脑干里面可以出现转移过来定植的恶性肿瘤,也就是咱们常规意义上说的癌症,也可以有原发肿瘤,比如说可以有原发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胶质瘤,或者是原发于血管的海绵状血管。脑干曾经是手术的禁区,但是现在由于认识的进步,以及技术的革新,还有装备的优化,脑干已不再被恐惧。
脑干的海绵状血管瘤,是原发于脑干的一类良性疾病,由于海绵状血管瘤早期可能没有症状,一旦出血之后,引起相应的效应以及局部的刺激,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可能出现偏瘫,甚至影响神志。轻的也可以出现眼外肌麻痹重影,或者是吞咽困难以及面瘫等表现。对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如果发现之后不予治疗,反复出血之后是会危及生命的。
别说脑干肿瘤能否手术根治,在过去几十年前,即便是脑袋上的任何操作,都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随着前辈们的不断开拓,以及现代的科技带来的红利,把这些不可能的任务也慢慢变得可能起来。对于原发于脑干的良性肿瘤,或者是边界清晰的一类恶性肿瘤,还是有机会在电生理监测的保障下,术前要做好准备适当的设计,还是有机会能够全切肿瘤,达到根治的效果。
颅底肿瘤的分类可以根据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起源于前颅底中颅底,以及后颅底和现在侧颅底的这些肿瘤。当然也可以根据肿瘤起源的组织分为神经鞘瘤,这就包括听神经瘤以及三叉神经鞘瘤等。还有脑膜瘤,这就包含一大类,包括前额凸面脑膜瘤,包括鞍结节脑膜瘤包括蝶骨平台脑膜瘤,包括蝶骨嵴脑膜瘤,以及后颅窝的大量脑瘤还有颅咽管瘤,垂体瘤以及起源于斜坡骨质的脊索瘤,骨软骨瘤等等。
其实大部分胶质瘤并没有很明显的前兆症状,尤其是对于非功能区的胶质瘤而言。而非功能区的胶质瘤,在早期大部分是没有很明显的症状,随着肿瘤体积的进一步长大,肿瘤慢慢引起这样的项目,使得颅内压增高,可以慢慢引起头痛,甚至严重时会有呕吐以及神志改变等表现。
在对于胶质瘤病人,术前阅片的时候,通常都可以看到,无论是高级别还是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在肿瘤周围常常都可以看到有些水肿带形成。胶质瘤的水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目前其实没有单一的理论可以解释,大概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肿瘤对于周围组织的破坏,导致血脑屏障发生破坏之后,局部的渗出增加引起的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