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肛门出血,可能是肠道发生炎症引起的。 首先,如果肠道受到致病菌的入侵,会造成肠道粘膜受损、渗出血液,引起肛门出血,伴有腹泻、腹痛等临床表现; 其次,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会造成肚子疼痛、大便出血,出血量比较多或者长时间出血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贫血,引起乏力,甚至有可能会引起休克; 另外,上消化道引起的出血,比如胃穿孔、消化性溃疡,也有可能会造成肚子疼痛、大便出血,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大姨妈来了肛门疼痛,可能是痔疮发作、肛周脓肿等原因引起。 如果痔疮在急性发作期时脱出肛门,形成充血、水肿,会引起肛门疼痛。尤其是在月经期,由于使用卫生巾,局部不透气,造成肉球出现感染,加重疼痛感。也有可能是肛周脓肿引起,肛周脓肿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肿痛,皮肤升温,甚至会发烧等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肛肠科做相关的检查,确诊病因后,给予对症的治疗。
大腿屁股下面长了疙瘩,可能是肛门尖锐湿疣、痔疮等原因引起。 肛门尖锐湿疣是由于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多半是由于不洁的性生活引起,主要表现为肛门旁边会有突起的肉疙瘩。随着病情的加重,疙瘩会越长越多,形成菜花状、乳头状,伴有肛门瘙痒、疼痛。 痔疮是由于肛管和直肠末端的静脉回流不畅,血管淤积形成的血管团。如果是外痔,肛门外面可以看到凸起的肉疙瘩。
大腿和屁股痒,可能是过敏因素或真菌感染引起的。 过敏体质的患者,如果接触了过敏原或者进食某些过敏的食物,会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大腿、屁股部位出现发痒;也有可能是受到真菌感染引发,也就是股癣,通常表现为瘙痒剧烈,伴有皮肤脱屑等症状。 可以前往肛肠科就诊。如果是过敏因素,需要给予抗过敏的药物治疗;真菌感染引发,可以涂抹抗真菌的药膏。平时不要用手去抓挠瘙痒的部位,否则容易引起感染。
大便痔疮疼痛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痔疮发作期时肛门疼痛,排便时疼痛剧烈,可以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熏洗、坐浴,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肛门内塞复方角菜酸酯栓,外涂金黄膏,内外结合治疗,口服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痔疮疼痛。 如果形成嵌顿痔或者血栓性外痔,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内痔硬化注射术、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等。
排便直接拉血,可能是痔疮、肠道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痔疮的本质,是痔区静脉血管淤积形成的血管团。痔疮表面有较多的毛细血管,排便时会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引起排便直接拉血,可呈喷射状便血;也有可能是肠道恶性肿瘤引起的,由于肿瘤对肠道组织造成浸润,会造成肠道黏膜出血,引起排便直接拉血。 建议前往肛肠科完善电子肠镜等检查,确诊病因后治疗原发疾病,以免长时间便血造成贫血。
大便之后肛门有一坨肉,可能是直肠息肉脱出、内痔脱出、直肠脱垂引起的。 直肠息肉是直肠粘膜隆起的赘生物,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排便时受到阻阻,引起腹压增高,造成息肉脱出肛门形成一坨肉。患了内痔在排便时腹压增高,也会造成内痔脱出肛门,这是内痔典型的症状,会形成一坨肉,伴有肛门坠胀。直肠粘膜脱出肛门,也会在肛门形成一坨肉。 需要前往肛肠科完善电子肠镜、肛门指诊等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
大便之后肛门有肉外翻,可能是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原因引起。 排便的时候腹部压力增高,会造成直肠的黏膜和肌层发生分离,出现向下移位,翻出肛门形成直肠脱垂。也有可能是直肠息肉引起,如果息肉比较大的时候也会脱出肛门,形成肉球外翻。 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前往肛肠科完善肛门指诊、电子肠镜等相关的检查。确诊病因后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免长时间脱出,容易引起感染。
大便用力肛门出来一圈,可能是内痔脱出、直肠脱垂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内痔是长在齿线以上的痔疮,当内痔的直径长得比较大的时候,排便时腹压增高会造成内痔脱出肛门形成一圈肉团; 另外,如果经常便秘,排便时腹压增高造成直肠的粘膜与肌层发生分离,直肠粘膜全层或者部分脱出肛门外导致肛门外有一圈肉团。 建议前往肛肠科做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检查确诊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痔疮是有可能引起大便隐血的,但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 如果长了痔疮,由于排便时粪便会与痔核表面的黏膜发生摩擦,就会引起渗出血液,导致大便隐血;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如直肠息肉。排便时息肉与粪便摩擦,造成息肉破溃,引起大便隐血;如果肠道受到感染,会造成肠道黏膜受损,渗出血液,也会造成大便隐血的现象。 需要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因,治疗原发疾病,才可以治愈大便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