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肛门外有肉疙瘩,可能是痔疮脱出、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原因引起。 痔疮的本质是血管团,排便时由于腹部压力增高,造成痔核脱出肛门形成肉疙瘩。直肠息肉是由于直肠的黏膜和肌层发生分离下移,大便时腹压增高会脱出肛门,形成肉疙瘩。直肠息肉的直径长得较大时,也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形成肉疙瘩。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前往肛肠科做肛门指诊、肛门镜、电子肠镜等检查确诊病因后,给予对症治疗。
大便后肛门内痛,可能是肛裂、肛乳头瘤等原因引起。 肛裂是由于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引起肛门疼痛,特别是排便时会加重疼痛,伴有大便出血的症状。多发生在经常便秘的人群,由于排便时用力过度引起。肛乳头瘤是由于炎症的反复刺激,造成肛乳头组织纤维增生,严重时压迫肛门的神经,引起肛门内疼痛,排便时疼痛加重。 另外,大便后肛门内痛,也不排除是由于痔疮发作引起的,尤其是排便后疼痛感会加重。
大便后肛门难受,可能是肛裂、痔疮发作等原因引起。 如果经常便秘的患者,由于大便干燥、坚硬,排便的时候用力过度,会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引起大便后肛门疼痛难受,伴有大便出血。患了痔疮,如果在急性发作期时,痔核充血水肿,排便的时候会加重肛门疼痛感,出现肛门的坠胀不适伴有便血。 建议前往肛肠科做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检查确诊病因,给予对症治疗,改善症状,以免延误病情。
大便后肛门流水,可能是肛瘘、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引起的。 肛瘘由内口、外口和瘘管组成。外口经常会溢出肠道内的液体引起肛门流水,即使排便后肛门也会出现流水的现象,因为内口会经常分泌炎性液体从外口溢出。如果是由于痔疮嵌顿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口闭合不严,也会造成肠道内的液体流出引起肛门流水潮湿。 日常要保持肛周局部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内裤。
大便后肛门里面痒,可能是肛裂、痔疮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肛裂的患者由于长时间没有愈合,会出现发炎、分泌较多的炎性介质,会刺激肛周的皮肤引起发痒。尤其是大便过后没有及时清洗肛门,引起肛门疼痛、瘙痒加重; 其次,可能是痔疮引发的瘙痒,由于痔核长得比较大脱出肛门造成肛门括约肌闭合不严,肠液外流会刺激肛周的皮肤引起肛门瘙痒; 另外,不排除是肠道寄生虫引发的肛门瘙痒。
排便后感觉肛门不舒服,可能是痔疮、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原因引起的。 痔疮在急性发作期,由于脱出肛门口,排便时受到阻碍,会加重肛门局部疼痛感,感觉肛门不舒服、肛门坠胀;直肠息肉、直肠脱垂脱出肛门,排便时也会受到阻碍,引起肛门坠胀不适,排便后感觉肛门不舒服。 需要前往肛肠科做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检查,确诊病因后给予相关治疗,改善上述症状,以免病情严重。
排便后滴血、有血块,可能是内痔和直肠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痔疮的本质是血管团,排便时由于腹压增高会造成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引起排便后滴血,如果出血量较多会凝聚成血块;直肠恶性肿瘤比较严重,肿瘤会对肠道组织造成浸润引起渗出血液,肿瘤表面会腐烂破溃引起排便滴血、有血块,还会伴有贫血、容易乏力、身体消瘦等症状。 建议前往肛肠科做电子肠镜等相关的检查确诊病因,给予对症治疗。
排便过后肛门辣辣的,可能是饮食因素、肛裂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平时经常吃辛辣的食物,例如辣椒、芥末等,排便时会造成肛门火辣辣的;如果大便干燥、坚硬,还有可能会造成肛裂,裂口长时间没有愈合,出现发炎,刺激肛周神经引起肛门疼痛,还会形成小溃疡面,引起肛门火辣辣的。 此外,也不排除是痔疮发作引起的,尤其是形成嵌顿痔时,引起肛门局部疼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导致肛门辣辣的。
大便过后擦屁股有点血,可能是肠炎、肛管皮肤被撑裂等原因引起。 当受到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造成肠道蠕动亢进,排便次数增多,还会对肠道黏膜造成侵蚀,引起糜烂、渗出血液,导致排血便,引起大便后擦屁股有血。 平时运动量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大便干燥坚硬,排便费劲过度,会造成肛缘皮肤被撑裂,也会造成排血便,引起擦屁股有血。建议前往肛肠外科完善检查确诊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大便肛门下坠疼痛,可能是痔疮脱出、肛乳头瘤等原因引起。 痔疮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引起。如果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痔核脱出肛门,形成嵌顿,引起肛门下坠。尤其是排便时会加重肛门疼痛,还会出现便血。 也有可能是肛乳头瘤引起,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形成纤维化乳头瘤。比较严重时压迫肛门,引起下坠疼痛,排便时疼痛也会加重,伴有便血。建议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