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邓春颖 主任医师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

擅长:骨质疏松、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相关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等的诊治。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减肥成功后,胰岛素抵抗能自己好吗?
减肥成功后,胰岛素抵抗能自己好吗?

减肥成功后,胰岛素抵抗通常会明显改善。 部分早期或轻度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甚至可恢复正常。体重下降,尤其是减少内脏脂肪,能减少脂肪细胞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和炎症因子,减轻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干扰,提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研究显示,体重减轻5%-10%,即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但如果病程长,胰岛功能已严重受损,仅靠减肥可能无法完全逆转,需结合其他干预措施。

女性绝经后痛风风险增加,如何有效预防?
女性绝经后痛风风险增加,如何有效预防?

女性绝经后,痛风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绝经前女性因为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痛风发病率远低于男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尿酸排泄能力下降,血尿酸易升高,痛风风险随之上升,接近男性水平。 此外,绝经后代谢减慢、体重增加、饮食结构变化等也会加重嘌呤代谢异常。 因此,绝经后女性需要更关注尿酸监测,及时干预高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甲减患者停药指南:何时能停药?
甲减患者停药指南:何时能停药?

甲减患者能否停药取决于病因。 多数甲减,例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术后等,是由于甲状腺组织破坏或功能减退导致的,属于永久性甲减,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不能随意停药。少数暂时性甲减,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药物引起的甲减,在病因去除后,甲状腺功能可能逐渐恢复,经医生评估后,可尝试停药并密切监测。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乏力、怕冷等症状复发,甚至影响心脏功能,因此一定要遵医嘱调整用药。

女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的隐形推手,减重刻不容缓!
女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的隐形推手,减重刻不容缓!

女性肥胖更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1、女性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和内脏,形成腹型肥胖。这类脂肪代谢活跃,会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炎症因子,直接干扰胰岛素信号,降低敏感性。 2、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随着肥胖波动,导致内分泌紊乱,进一步加重代谢失衡。 3、肥胖女性常伴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问题,形成胰岛素抵抗的恶性循环。 相比男性,女性脂肪分布和激素交互作用使肥胖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更显著,需要更早通过减重和运动进行干预。

喝凉水也胖?揭秘肥胖与高血压的隐秘联系
喝凉水也胖?揭秘肥胖与高血压的隐秘联系

有的人喝凉水都胖,且容易患高血压,这多与代谢异常、遗传与激素因素有关。 这类人群可能存在基础代谢率低、能量消耗少,即使热量摄入不多,也易囤积脂肪。同时他们可能天生胰岛素敏感性差,或存在瘦素抵抗,导致脂肪分解困难。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会引发炎症反应,激活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此外,遗传倾向使这类人更易出现代谢紊乱,叠加饮食压力等因素,加剧肥胖和高血压风险。

甲减患者吃优甲乐,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
甲减患者吃优甲乐,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

甲减患者服用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效果最好时是在晨起空腹服用,此时药物能够被快速吸收,避免食物,尤其是牛奶、豆浆、铁剂、钙剂等影响其吸收效率,确保血药浓度稳定。 建议早餐前30-60分钟,用温水送服,而且服药后间隔至少一个小时再进食或服用其他药物。如果晨起服药不便,也可以选择睡前,即晚餐后3小时以上服用,但需要相对固定时间,保持规律,以维持稳定甲状腺激素水平。

2型糖尿病能否通过减重实现临床缓解?
2型糖尿病能否通过减重实现临床缓解?

部分早期诊断的、胰岛功能保留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瘦下来可以实现临床缓解。 这个概念比逆转更科学,但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对于病程短、胰岛功能尚存的患者,成功减重,尤其是减少内脏脂肪,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让血糖恢复正常,无需药物控制。但病程长、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者,即使减重成功,也难以完全临床缓解,仍需药物控制。 临床缓解的关键在于早干预,且需结合饮食、运动等综合管理,不可单纯依赖减重,需要长期监测并遵医嘱。

甲亢治疗过程中,为什么会变成甲减?
甲亢治疗过程中,为什么会变成甲减?

甲亢治疗中出现甲减,多数是因为治疗因素或者是自身免疫的变化。 药物治疗时,抗甲状腺药物会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导致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出现甲减。这提示我们应该减量抗甲状腺药物。而碘131治疗或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后,甲状腺组织被破坏过多,无法生成足够激素,也可能引发甲减。 此外,桥本甲亢的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甲状腺组织逐渐被破坏,可从甲亢转为甲减。 出现甲减时,需要及时调整治疗,可能需要补充甲状腺素,具体需遵医嘱。

吃得多一定会胖吗?和2型糖尿病有直接关系吗?
吃得多一定会胖吗?和2型糖尿病有直接关系吗?

单纯吃得多不一定会胖,这取决于热量消耗与摄入的平衡。 如果摄入的热量超过日常活动和基础代谢的消耗,多余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导致发胖。但如果消耗大于摄入,则不会胖。 吃得多与2型糖尿病不是直接因果关系,但长期过量进食,尤其是高糖高脂食物,容易引发肥胖,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病风险。 若进食量虽大,但营养均衡、热量适中且代谢正常,则风险较低。

晚餐过量与肥胖:如何避免热量堆积引发的健康风险?
晚餐过量与肥胖:如何避免热量堆积引发的健康风险?

晚上吃得多是否导致肥胖,取决于全天总热量是否超标。 如果仅晚餐过量,但全天热量平衡且规律,有氧及抗阻运动,未必会发胖。然而,如果长期晚餐过饱且活动少,容易造成热量堆积,从而引发肥胖。 长期晚餐过量,尤其高糖、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会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关键在于总量控制与代谢平衡。

痛风会影响肾脏吗?
痛风会影响肾脏吗?

痛风可能影响肾脏,且长期忽视会危害较大。 当尿酸过高时,尿酸盐会形成结晶,容易沉积在肾脏,引发三种病变:尿酸性肾结石,这可能导致腰痛、血尿,甚至梗阻;还有尿酸性肾病,长期损伤肾小管和肾间质,逐渐影响肾功能。严重时,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痛风病史越长,尿酸控制越差,肾脏受损的风险也越高。 因此,控制尿酸水平不仅是缓解关节症状,更是保护肾脏的关键,需要早干预,定期监测肾功能。

甲状腺疾病是否会遗传?揭秘遗传与环境的双重影响
甲状腺疾病是否会遗传?揭秘遗传与环境的双重影响

甲状腺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 常见的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家族中存在患者时,后代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不过遗传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环境因素,比如碘摄入、精神压力等,也会影响发病。单纯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遗传概率相对较低。 有家族史者,建议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早发现早干预。强调一下,甲状腺疾病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发,自身免疫异常才会致病。

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和遗传哪个影响更大?
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和遗传哪个影响更大?

肥胖与遗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并非绝对。 在大多数情况下,后天环境因素,如肥胖、缺乏运动和不良饮食,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权重更大。遗传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比如有家族史者患病概率更高,但它是易感基础。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会直接引发胰岛素抵抗,这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机制。 约60%-80%的患者与肥胖相关,即使有遗传倾向,控制体重也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反之,无家族史者如长期肥胖,患病概率也会大幅上升。 两者相互作用,环境因素更容易通过干预来改变。

甲亢治愈后突眼症状能否消失?答案在这里
甲亢治愈后突眼症状能否消失?答案在这里

甲亢治愈后,突眼症状能否恢复因人而异。 多数轻度突眼患者随着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眼部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 但中重度突眼,尤其是浸润性突眼,可能持续存在甚至进展,因为眼部病变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并非单纯由甲状腺激素异常引起。需要在控制甲亢的同时,针对性治疗突眼,如激素治疗、眼部护理等。 建议尽早干预,定期眼科随访,避免吸烟、过度用眼等加重因素,以提高恢复概率。

高血压胖子减肥必知:避开这些误区,健康减重不伤身
高血压胖子减肥必知:避开这些误区,健康减重不伤身

高血压的胖人在减肥时,需要避开以下误区: 1、过度节食,这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加重血压波动; 2、剧烈运动,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使血压骤升,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3、依赖减肥药,部分药物含有兴奋成分,可能升高血压; 4、只减体重而不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抵消减重的降压效果; 5、快速减重,每周减重超过一公斤可能引发代谢紊乱,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应选择低强度、持续的运动,低盐均衡的饮食,并循序渐进地减重。

减重能否让高血压患者停药?答案在这里!
减重能否让高血压患者停药?答案在这里!

肥胖相关的高血压患者,瘦下来后部分可减少药量,甚至停药,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体重下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血管外周阻力,有助于降低血压。若患者病程短,血压轻度升高,且瘦身后血压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经医生严密监测和评估后,有可能停药。 但病程长,血压明显升高,会出现靶器官损害者,即使减重成功,也可能需要继续用药维持,不可以自行停药,需要遵医嘱调整方案。

喝奶茶和肥胖、高血压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喝奶茶和肥胖、高血压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喝奶茶与肥胖和高血压关系密切。 奶茶通常含有高糖,一杯的含糖量可高达40-60克,甚至更多。此外,奶茶中还包含高脂成分,如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热量也极高。一杯奶茶的热量可能相当于2-3碗米饭。 长期过量饮用奶茶容易导致热量过剩,引发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升高血脂,进而增加血管压力,诱发高血压。 同时,高糖摄入还会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长期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间接升高血压,显著增加代谢疾病的风险。

甲状腺结节治疗指南:何时需要手术?
甲状腺结节治疗指南:何时需要手术?

甲状腺功能正常,但有结节,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和大小。 1、多数体积较小,如直径小于1厘米,超声检查提示良性特征,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没有钙化,或者是特定类型的钙化,没有血流信号,异常的结节就无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一般每6-12个月做超声检查。 2、如果结节较大,大于1厘米、增长快,或超声提示边界不清、钙化等可疑恶性特征,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 若确诊良性,但压迫气管食管,也需要手术。一定注意要在专科医生处就诊。

甲减影响智力?揭秘甲状腺激素与认知功能的秘密
甲减影响智力?揭秘甲状腺激素与认知功能的秘密

甲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认知问题,这是疾病引起的,并非真的变笨。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减慢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影响大脑功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这种情况是可逆的,只要及时遵医嘱,补充甲状腺激素,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认知功能通常会逐渐改善。 但若忽视治疗,症状可能会加重。建议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同时通过适度脑力活动,如阅读、益智游戏,辅助改善认知状态。

降尿酸药长期服用不易依赖,真相在这里
降尿酸药长期服用不易依赖,真相在这里

长期吃降尿酸药不会产生依赖性。 降尿酸药物本身不会像某些精神类药物那样产生身体依赖性或成瘾性。高尿酸血症常因为尿酸代谢异常,如排泄减少或生成过多引起,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以维持尿酸稳定。这是病情本身的需要,长期用药。如果擅自停药,尿酸容易反弹升高,可能被误认为是依赖。 是否需要长期用药取决于病因和病情。部分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善后可逐渐减量或停药,但要遵医嘱调整,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