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鼻喉科的临床试验来看,引起耳朵痒的原因有很多,那么我们分析有如下的几种可能性。第1种情况,就要考虑外耳道的炎症性病变。比如外耳道有耵聍,再加上耳朵进水就可能会引起外耳道耵聍膨胀,诱发外耳道炎症,就会引起外耳道痒的症状,甚至有疼痛红肿流脓。目前的治疗是需要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抗炎对症治疗。第2种情况,就是外耳道真菌感染,如果病人有脚癣,在抠过脚或者洗过袜子之后,再用手掏耳朵,就容易引起外耳道的真菌交叉感染。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表现为耳朵瘙痒。那么这种情况的治疗呢是需要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对症治疗。
耳朵与脸交界处疼痛,考虑颞颌关节炎或者外耳道炎。 1.导致颞颌关节炎的原因,可能和病人不良的咀嚼习惯有关。老是喜欢用一侧牙齿咀嚼,就会导致一侧的颞颌关节磨损,从而出现无菌性的炎症,导致局部疼痛症状。颞颌关节的部位刚好位于耳朵前与脸交界处,治疗方面需要矫正不良的咀嚼习惯,双侧均匀咀嚼,给予糖皮质激素消炎、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止痛,配合局部热敷、理疗等对症治疗。 2.外耳道炎也会引起局部疼痛症状,治疗方面需要使用头孢类的抗生素抗炎,配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所以,对于耳朵与脸交界处疼痛的症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对症治疗。
如果吃饭的时候耳朵旁边有疼痛的症状,首先要考虑是颞颌关节的病变。下一步需要结合病变的时间长短,以及有没有诱发因素等情况来做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常见的就是颞颌关节炎,病因可能和用力的咀嚼,或者习惯性的单侧用力咀嚼有关,从而导致了关节头的无菌性的炎症,引起局部的疼痛症状。 可以使用非甾体类的消炎止痛药物,同时配合糖皮质激素消肿,局部可以使用热敷,或者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吃饭要双侧均匀用力,不要习惯性的单侧咀嚼,不要吃硬的东西,注意休息。
从耳鼻喉科的临床经验来看,如果耳朵里面有疼痛的症状,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结合病程的时间长短,以及有没有诱发因素,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判断。 如果说耳痛时间比较短,有掏耳朵或者耳朵进水的病史,那么最常见的就是急性外耳道炎或者急性中耳炎。这种情况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配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如果耳朵疼痛的时间比较长,有慢性耳朵流脓的病史,那么我们要考虑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是中耳腔的一些肿瘤性病变。需要及时的完善耳内镜,颞骨CT检查。必要时可以取病理活检明确病理性质,再根据情况对症治疗。
从耳鼻喉科的临床经验来看,人的外耳道皮肤里边是含有耵聍腺,耵聍腺具有分泌耵聍的功能。那么少量的耵聍在外耳道里面是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以保持外耳道始终在一个微酸性的环境。这样以抵御微生物的侵袭。 如果耳朵里面只有少许耵聍,个人建议还是不需要去采耳。如果因为耵聍分泌过于旺盛,或者耵聍排出受阻引起的耵聍堵塞,那么这种情况呢是可以采耳。一般在采耳的过程当中,如果器械没有碰到外耳道或者轻微的力量是一般不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如果疼痛感比较强烈的话,那么说明采耳的器械对外耳道或者鼓膜进行碰撞或者机械性损伤。这种情况下建议最好呢还是到医院去,医生来可以在内镜下清理耵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我是医联媒体特约专家朱志国主治医师。从耳鼻喉科的临床经验来分析,如果耳朵臭臭的,还有一点儿湿,那么这种情况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有炎症性的病变。那么比较常见的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是外耳道炎。如果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腔里有炎症,那么这个分泌物就会通过外耳道流出来。就会感觉外耳道是湿润的,而且有臭味。如果说有外耳道,局部有炎症刺激也会同样出现上述的症状。那么进一步的治疗建议,还是及时到医院就诊,我们可以通过耳内镜的检查或者颞骨ct的检查,明确目前的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再根据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从耳鼻咽喉科临床经验来看,如果掏耳朵后出现了听力下降,可能有如下的几种可能性: 第1种原因,就是外耳道耵聍堵塞,如果我们在掏耳朵的时候,用棉签把耵聍向后推到了外耳道深部的鼓膜表面,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引起一个急剧的听力下降。第2种原因,掏耳朵的时候用挖耳勺用的太深,从而把鼓膜刺破了,引起了鼓膜穿孔,从而导致了听力下降。建议及时到医院去就诊,最基本的我们需要在耳内镜下对外耳道和鼓膜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如果有耵聍需要把耵聍彻底的清理干净,观察鼓膜的情况,以及穿孔的大小。完善听力的检查,评估听力下降的程度。再制定最终的治疗方案。
如果耳朵里面有流脓,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是炎症性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中耳炎,或者是外耳道炎。进一步需要根据病程的时间长短,以及有没有相应的诱发因素,和客观的查体及实验室辅助检查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和治疗。 如果是病程时间比较短,那么可能要考虑是急性的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上可以使用抗生素口服,再配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改善临床症状。 如果病程时间比较长,大于三个月以上,那么要考虑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种情况的鼓膜应该是穿孔的,中耳腔可能会有肉芽或者胆脂瘤,药物保守治疗大多效果不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大多数是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够根治的。
从耳鼻喉科的临床经验来分析,如果耳朵里边痒,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疾病就是外耳道真菌感染。有些病人患有脚癣,那么在洗袜子或者用手抠过脚之后,再用手抠耳朵,这种情况就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道炎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耳朵瘙痒。 那么这种情况我们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需要完善一个耳内镜检查。首先需要将外耳道分泌物取出来做真菌涂片明确诊断,如果明确诊断过后,我们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物滴耳来治疗,同时也需要积极的治疗脚癣,预防再次发生交叉感染。平时耳朵注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进水。
如果耳朵内有积液,要考虑是中耳腔积液,临床上叫分泌性中耳炎。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和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如果是儿童或者青少年,最主要的病因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或者慢性鼻炎引起。如果是成年人分泌性中耳炎,要重点排出有没有鼻咽部占位性病变,肿瘤性病变。 对于中耳积液的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程是推荐三个月,如果疗程大于三个月以上,积液都没有吸收好转,建议及时的手术治疗好,可以做鼓膜的穿刺也可以做鼓膜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