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擅长肛肠外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炎,...
排便时如果出现无痛性便血,主要考虑有可能是内痔出血,内痔出血的出血特点,主要是以鲜红色出血多见,少量内痔出血主要表现为手纸带血,反复发作或者症状严重的内痔出血,有可能出现喷射状或者滴答状便血,时间较长或者病程较长的患者,还有可能引发贫血。 建议治疗内痔出血,首先是以局部止血为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或者配合局部涂抹云南白药痔疮膏,如果出血量较大,或者出血时间较长以及通过口服外用止血药物,止血效果不佳时,建议患者尽早进行相关的痔疮结扎止血手术治疗。
痔疮手术之后,患者如果存在肛门局部的排便不尽感时,属于术后常见的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和肛门局部有伤口存在以及结扎线还未脱落有关,尤其术后早期结扎线还没有完全脱落,结扎线的刺激和牵拉以及伤口的刺激,会使得患者出现排便不尽感,以及频繁的便意感。 建议患者不要过于紧张,一般来说属于术后常见现象,缓解以上症状可以选择温水或者专业的痔疮洗剂进行局部外洗,也可以配合局部的消毒和换药,等待结扎线脱落以及伤口愈合以后,上述症状会逐渐减轻,期间如果出现了排便次数增多时,可以配合口服益生菌来平衡和调节肠道菌群,减少粪便刺激和减少排便次数。
混合痔手术以后,局部伤口的恢复时间大约需要十天到20天左右,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恢复的时间也有长短之分。如果轻度的痔疮进行手术以后,恢复时间大约需要一周到十天左右,或者是同等病情情况下。 如果患者采用微创手术疗法的话,恢复时间也会相对缩短,为了进一步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及缩短愈合时间。建议患者手术之后可以选择外用痔疮膏进行局部涂抹,并且每次排便以后对局部伤口进行消毒和清洗,避免粪便以及污染物残留而加大感染的可能性。到了伤口是长后期,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康复新液外用来进一步促进黏膜的生长。
痔疮的临床分型主要是以局部痔疮的位置不同,而主要分为内痔和外痔以及混合痔。区别内痔和外痔主要是看痔疮以及局部粘膜隆起的部位,内痔的局部粘膜隆起多在齿线附近,而外痔则是在肛缘附近的局部皮赘或者结缔组织隆起。 如果处于急性发作时,还会出现外痔的血栓性或者静脉曲张性形成,从而出现急性发作的情况,如果内痔和外痔连接在一起跨越齿线,共同形成局部黏膜隆起时,则主要是以混合痔为主。 无论是内痔还是外痔以及混合痔,都需要在确诊以后尽快进行局部用药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导致患者出现肛门局部疼痛便血以及脱出性症状。
如果痔疮出现了反复脱出,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单纯的保守药物或者是外用口服药物,并不能完全消除痔疮脱出的症状。 只能从某种程度上减轻局部痔核的体积大小,以及缓解局部的症状,但是却不能完全去除痔疮,如果患者出现了痔疮的反复脱出。 尤其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时,说明已经达到了明显的手术指征,建议患者最直接的治疗方式和最彻底治愈的治疗方式是进行手术切除,可以选择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 也可以使用微创手术疗法,对局部痔核进行套扎或者是钉合,并且手术之后,对局部伤口做好消毒以及换药。
痔疮患者,或者是直肠粘膜过度松弛患者,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肛门局部的憋胀下坠感,尤其是,当患者通过肛门镜检查,或者排粪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直肠粘膜松弛,或者直肠粘膜内脱垂时,会出现局部的憋胀、下坠明显,并且由于,局部黏膜的阻碍,而导致患者出现排便费力,排便困难,甚至大便不尽感,有上述症状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治疗。 轻度的直肠粘膜松弛,可以选择药物,对症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肛塞痔疮栓,或者中药保留灌肠,并且,配合口服补中益气丸,来提升正气,如果直肠粘膜过度松弛,压迫了肛周局部皮肤,而导致憋胀下坠感明显时,也可以通过手术,将局部松弛的粘膜进行切除。
肛门局部出现发胀或者憋胀下坠感,首先需要查看是否存在局部异物堵塞,或者是痔疮以及直肠粘膜压迫引起。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肛门局部器质性病变,通过肛门镜和肛门指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后,考虑也有可能是由于直肠炎症刺激或者肛门局部植物神经过度敏感以及官能综合症导致。 如果是由于异物堵塞,建议尽快进行急诊异物取出术;如果考虑有可能是由于痔疮或者直肠粘膜过度松弛压迫,而引起患者肛周局部憋胀不适时,可以选择手术将局部脱出的黏膜和痔疮进行一并切除;如果通过检查,考虑有可能是严重的直肠炎症刺激导致时,可以选择抗生素消炎,对症治疗。
结肠或者直肠溃疡属于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和长期的局部炎症慢性刺激有关,某些特定性的溃疡,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或者直肠炎,则和免疫系统以及体质有关。 治疗结肠或者直肠溃疡,首先,需要进行电子肠镜的检查来明确发病的部位,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病理诊断来明确其溃疡的病理性质。同时,可以选择相关的药物进行对症处理,急性发作期一般采用抗生素配合激素疗法来对于急性发作的症状进行紧急处理,如果溃疡位置较低,还可以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以及口服药物对症治疗。而处于疾病的平稳期以后,患者需要长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排便习惯来避免溃疡和炎症的反复发作。
直肠息肉或者结肠息肉切除以后一个月,如果患者出现腹部不适,首先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局部伤口粘膜创面出血,或者疼痛而引起的其它症状,并且还需要患者排查是否存在剧烈活动,而导致的局部伤口创面摩擦性疼痛。 如果没有疼痛加重或者大便出血时一般不予过度干涉,可以让患者卧床休息以及适当性给予抗炎止血药物对症治疗,如果疼痛剧烈,尤其是活动后疼痛加重,并且伴随有鲜红色便血时,需要进一步来排除是否存在伤口创面出血,可以进行肛门镜检查或者电子肠镜检查来复查,其局部伤口粘膜的生长情况,必要时在肠镜下做好相关治疗。
如果患者排便时出现便血并且伴随有肛门局部疼痛时,主要考虑有两种疾病原因导致。首先,有可能是由于痔疮急性发作引起。当局部内痔粘膜破损以及肛门局部出现水肿时,会出现排便时鲜红色便血以及肛门局部不同程度的疼痛。 通过肛门镜和肛门指诊检查,确诊为痔疮急性发作时,可以选择局部外用痔疮膏或者配合肛塞痔疮栓综合治疗。症状严重的痔疮患者,尤其是发生嵌顿或者局部血栓形成时,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第二种疾病原因主要考虑肛裂,当患者发生肛裂时,会有肛门局部撑裂性的疼痛以及鲜红色的便血。疼痛一般发生在排便时和排便后,多数在大便干燥时常见。通过肛门指诊检查,明确找到有局部裂口时可以选择内括约肌松解术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