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脱髓鞘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自主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汗腺的活动和分泌,调节体内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的代谢,以及调节着我们的体温,睡眠和血压。当自主神经功能出现失调的时候,主要会表现两个症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者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当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时候表现为瞳孔散大,眼裂增宽,眼球突出,心率加快,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支气管平滑肌放松,支气管扩张,肠道蠕动,分泌功能抑制,血糖升高,凝血时间缩短,肝脾收缩及周围血容量增加;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时候表现为瞳孔缩小,唾液分泌增多,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增多,肝糖原储存增多,膀胱与直肠收缩。
周围性面瘫的恢复主要和病因有关,周围性面瘫是由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引起的,相对的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约80%的患者可在数周或1~2个月内恢复,一周内味觉恢复,提示预后良好。 不完全性面瘫1~2个月内可恢复或痊愈,年轻患者的预后比较好,老年患者伴有乳突疼痛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的预后比较差。 完全性面瘫的患者一般需要2~8个月甚至1年的时间恢复,而且完全性面瘫的患者常会遗留后遗症。
胃神经功能紊乱,又称为胃神经症,是在排除了器质性的病变的前提下,以精神因素为主要诱因的疾病。 它主要的病因是由于饮食不规律,或者是不良的情绪导致胃功能紊乱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是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进食后饱胀、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每当情绪变化时,症状加重。起病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呈反复性发作或持续性。主要的治疗措施是通过精神调试,改变行为等调整胃肠功能紊乱。可以应用饮食疗法,营养支持疗法,可口服镇静安眠、解痉止疼药物等。
桡神经损伤最典型的表现是腕下垂,根据受损伤部位的不同症状也有差异。 高位损伤时,上肢所有的伸肌瘫痪,轴关节、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均不能伸直,上肢伸直的情况下,前臂不能旋后,而且握力减弱。上臂中1/3以下损伤时,伸肘功能保留。在前臂上部损伤时伸肘、伸腕功能保留。前臂中1/3以下损伤时仅仅出现伸指功能丧失而无垂腕。腕关节部损伤时仅出现感觉障碍。 桡神经损伤的感觉障碍一般比较轻微,多仅限于手的虎口区,其他部位因邻近神经的重叠支配而无明显的症状。
线粒体病是以神经、骨骼肌和心肌受累为主的多系统的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的是儿童。 线粒体病通常具有以下的特点,表现为神经和肌肉同时受累的症状和体症,神经肌肉以外的其他多个系统受累,进行性的病程,同一症状和体征有多次缓解~复发的特点。 关于本病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和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发病年龄越早,临床症状越多,以后越差。
我们说70%到8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来的,当这种感冒病毒波及到周围神经的时候,就会引起这个周围神经的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就会在它的分布区出现持续性,或者是阵发性的疼痛。比较常见的像枕神经痛,眶上神经痛,这种神经痛的特点,一般的是持续性钝痛,持续性的针刺样疼痛,或者是烧灼感,也可以在持续痛的基础上伴有阵发性的加剧,也可以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嗜睡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安静或单调的环境下,经常困乏、嗜睡,并可不分场合。在需要十分清醒的情况下,也出现不同程度不可抗拒的入睡,并非因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非情感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所致。 过多的睡眠引起显著痛苦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损害。常有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新鲜事物出现困难,甚至意外事故发生率增多。 这些问题常使患者情绪低落,甚至被别人误认为懒惰、不求上进,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嗜睡症又称为原发性过度睡眠症,指白天睡眠过多。目前的病因不清楚。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在安静或者单调的环境下经常困乏、嗜睡,并且不分场合,甚至在需要十分清醒的情况下,也出现不同程度不可抗拒的入睡,并非是因为睡眠不足、酒精、躯体性疾病,也不是精神障碍所致,病人常伴有认知和记忆功能的障碍。 关于本病治疗首先要尽可能的了解病因,以便的针对病因治疗,其次就是药物治疗,用药原则要遵循个体化,不同的症状使用不同的药物,如果白天嗜睡可以采用小剂量的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苯丙胺,应用兴奋剂以后会加重夜间的睡眠障碍,可以适当的加服短效安眠药。 最重要的是行为治疗,要严格的遵守作息时间,每天准时入睡和起床,白天定时小睡,白天增加活动。
进性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以肌纤维坏死和变性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缓慢进行的肌萎缩和肌无力。 根据遗传方式、受累肌群的分布以及病程演变过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以分为多个临床亚型,如果说四岁诊断肌营养不良,应该诊断的是Duchenne型的肌营养不良,这是最常见的营养不良类型,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多在10岁左右不能独立行走,靠轮椅出行,患者多在20岁前死亡。
关于神经性眩晕目前临床没有这个诊断,考虑是指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眩晕发作,病人可以表现为头晕、头部昏沉不适感、失眠、有时会出现头痛等症状。 系统查体无器质性病变,神经性眩晕症是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主要的治疗措施可以口服苯二氮类的镇静药物阿普唑仑。 也可以口服抗抑郁的药物,像阿米替林,更关键的治疗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的保持心情的稳定,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予以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