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心肌炎症状轻重不一。如果患者病情较轻的,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例如鼻塞,咽痛,咳嗽,发热等。而病情较重的会有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还有的患者会伴有胸闷,心悸,心痛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等。 发病时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应给予营养心肌、补充维生素和对症治疗。

感冒后心脏隐隐作痛考虑的原因如下: 首先,由于感冒以后,患者的休息受到影响而出现的神经官能症。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心脏隐隐作痛,发作持续时间较短。 其次,不排除是病毒性心肌炎等。发病时患者有无力、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需要通过肌钙蛋白、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 另外,感冒后导致胸膜炎,有些人会出现胸口部位疼痛,是深呼吸或者是转动身体时候疼痛会加重。

感觉心口有东西堵着,应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首先,考虑精神因素引起。如果患者近期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出现相应精神症状,自觉心口有东西堵,这时要调整情绪,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可以找自己亲属和朋友交流。 其次,还可能是心源性疾病引起,例如冠心病。持续出现心前区不适,应及时到医院门诊就诊,完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确诊冠心病,需要做冠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正常情况下服用药物以后,血压小于140 /90毫米汞柱算正常的。如果患者伴有糖尿病的病史,血压应控制到130 /8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血压应适当的放宽,尤其是年龄超过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血压可控制小于150/ 90毫米汞柱。 调整血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除高血压急症之外,应逐渐将血压调整正常,如果将血压短时间内调整正常有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供血不足。

肥胖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要比正常人要高,但不是所有肥胖患者一定会患有高血压的。 如果患者肥胖时间长,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同时会引起血管紧张素异常,影响心肺功能,加之如果长期的暴饮暴食、高盐饮食会导致肥胖与高血压互为因果,从而发生高血压病。 所以临床当中部分血压稍高的病人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低盐饮食以后体重逐渐下降,血压也逐渐的恢复到正常。

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哪个好,主要和药物的剂型有关。 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作用较为缓慢而平稳,降压的作用较硝苯地平弱。口服非洛地平以后,一般药物的半衰期在10小时左右。硝苯地平的半衰期在1.5小时,降压作用较强,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6~8小时以后药效基本消失。 如果是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的作用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基本相同。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作用也是比较迟缓,降压强度较大,由于特殊的工艺作用,持续时间会达到20~24小时。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剂型的药物。

正常人是勺型高血压,白天的血压高于夜间,存在两个血压的高峰,分别为早晨6点~8点,下午4点~8点,而早晨血压要大于下午的血压。 而非勺型高血压临床上一般下午的血压明显要高于的上午血压,而患者容易出现靶器官的损害或并发症,例如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等。 出现非勺型高血压的时候,建议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降压药物,调整血压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

房性早搏又称为房性期前收缩,窦房结发出冲动,如果窦性心率提前搏动称为早搏;如果发生早搏的起源点来自于心房,称为房性早搏;如果来自于房室交界处,称交界区早搏,来自心室称为室性早搏。 所以针对不同的早搏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临床上主要通过心电图进行鉴别。如果发生早搏的时候,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伴有器质性的疾病,不需要治疗。反之,需要使用药物对症治疗。 如果24小时早搏次数大于1万次以上,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

房室交接界区逸搏主要是由与房室交接区的主导起搏心率。由于窦房结发出的频率和冲动减慢,低于潜在的起搏点,房室交界区开始主导心脏搏动而表现出逸搏的状态。 房室交界区频率常在40~60次/分,心电图上表现为 PP间期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P波消失。 房室交界区逸搏心率没有明显的症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前区不适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

二十几岁也有可能得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和遗传因素,后天的饮食因素等方面有关。如果患者既往有家族性的冠心病的病史,那么直系亲属当中患有冠心病的几率要比正常人要高。 其次,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引起冠心病。例如长时间的高盐高脂饮食、体重过大等,都有可能引起早发性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冠心病发病。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规律生活,避免熬夜,低盐低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