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发作的时候,首先建议患者应停止活动,有条件的应平卧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其他的干扰。其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正常心绞痛发作后,一般3~5分钟以后疼痛的症状会消失,最长不超过20分钟。 如果20分钟后仍缓解的不明显,此时应拨打120到就近的医院就诊。冠心病发作以后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冠脉CT等检查可以确诊。
冠心病的检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功能科检查。最常用的是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来观察是否有 ST- T改变、病理性Q波、动态演变等。住院的患者还可通过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等观察病情。 第二、超声检查。主要通过心脏彩超观察患者心功能的情况,为冠心病的治疗起指导作用。 第三、影像学检查。包括冠脉CT检查、冠脉造影检查等。其中冠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
高血压验血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检查、电解质、同型半胱氨酸等。 首先,通过血常规的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贫血的情况。同时,判断患者有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和减少等情况。其次,通过肾功能检查,了解高血压是否有继发性的肾功能损害,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级提供依据。 另外,查血糖和血脂观察患者是否有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为高血压治疗指导作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还需要通过血浆醛固酮检查、血中儿茶酚胺检查等。
高血压性头痛的特点,主要为持续性的钝痛或搏动性的头痛,在情绪激动或劳累的时候发作。 一般高血压头痛的部位在额部,但疼痛部位不是固定的。高血压头痛时,往往会伴有头部昏沉感,有的患者会伴有心动过速、胸闷、心悸等症状。 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出现头痛的时候,首先应测量血压观察血压的情况。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应根据病情个体化的调整药物。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有一定关系的。 首先,当血脂增高的时候,有可能发生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壁弹力下降,使血管壁的压力增大,从而会使血压升高。 其次,高脂血症还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如果高血压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会升高。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的,需要使用他汀类的药物调整血脂。
肺动脉狭窄是可以治好的。 如果是单纯的肺动脉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术、瓣膜置换术等方式改善病情。临床上能引起肺动脉狭窄的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轻度的肺动脉狭窄,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肺动脉狭窄的手术一般通过开胸矫正畸形,有一定危险性。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症状,需要手术治疗。
房间隔缺损的手术,如果通过介入封堵术是属于微创的小手术。如果需要开胸行缺损修补,就是大手术。 心脏房间隔缺损的手术,如果缺损的面积比较大,或者是缺损的位置比较靠近脊上,无法行封堵的,就需要开胸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如果缺损口比较小,或者缺损的位置在中间,可以用封堵伞封堵,通过股动脉穿刺放入导管,将封堵伞放入房间隔缺损处,将缺口封堵住,这个手术属于微创的,创伤很小,出血很少,术后第2天就可以出院。
动脉硬化是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 首先当血管发生动脉硬化的时候,血管弹性下降,血液对血管的压力会增高,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其次,出现动脉硬化后,尤其是肾脏血管出现动脉硬化,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引起继发性的肾脏的损害,患者会出现血压增高。发生动脉硬化时还会引发冠心病,冠心病发作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 当有动脉硬化的时候,应低盐低脂饮食。另外,应服用抗动脉硬化的药物。
国产支架能用几年,没有确切的使用年限。支架在使用3~5年以后可能会出现狭窄,和患者体质和服用药物情况有关。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调脂的药物,每天保持心情舒畅,并进行适当运动,使用年限可能会相对延长。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无论是支架治疗还是药物保守治疗,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症状,但还可能再次发生狭窄。当再次出现心前区疼痛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主要是诊断心功能衰竭的一种方法,判断心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 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患者年龄、感染性因素、肾功能情况等。在做检查的时候,应结合患者心脏超声射血分数检查和患者症状等。 一般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小于300 ng/L是正常的。年龄在60岁到70岁之间大于900ng/L,考虑有心功能衰竭。70岁以上的如果超过1200~1800ng/L,考虑存在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