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胸闷的时候,应针对病因进行系统的治疗。 首先,当患者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会引起胸闷的症状。治疗上需要自我调整,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改善情绪。 其次,胸闷还有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例如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等。这时应积极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心源性疾病发病的时候,也会有胸闷的症状,例如冠心病,发病时有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减慢心率药物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治疗。
如果患者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头晕的症状,考虑原因如下: 第一,慢性阻塞性肺病。由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发病发作的时候由于肺功能下降,血液中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人体缺血缺氧,会引起以上的症状。主要通过肺功能检查,胸片或肺CT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明确诊断。 第二,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本病发作的时候,由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衰竭,人体的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头晕等不适的症状。通过心脏超声,血BNP等检查确诊。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应明确诊断以后对症治疗。首先应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例如氢氯噻嗪、螺内酯、呋塞米等;扩张血管药物,减轻心脏的压力负荷,例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并使用洋地黄类的药物,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出现以上症状考虑是由于左心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这时需要通过心脏彩超、血脑钠肽等检查明确诊断。
胸口闷的疾病包括生理性因素和器质性的疾病。生理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和过度疲劳的时候,会出现胸口闷胀不适的症状,而相关检查没有器质性的改变。 呼吸系统疾病和心源性疾病都有可能会出现胸口闷。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病变和肺部病变,通过胸片或肺CT等检查确诊;心源性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等,可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CT或者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辅助诊断。
心轴右偏是一个心电图的名词,主要是由于电轴方向变化,心脏在除极的时候产生了电向量的综合方向,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一,生理性的电轴右偏,主要见于比较消瘦的患者,其次是婴幼儿。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心电轴右偏。 二,和心脏的位置有一定关系,如果心脏的位置偏向右侧电子会向右偏。 三,病理状态下,如果发生了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会有右偏。
当心脏病发作的时候,会出现心脏疼。 心脏疼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狭窄闭塞,心脏供应的血液氧气减少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会引起心绞痛发作。心绞痛发作的疼痛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压榨性,而且常伴有窒息感或濒死感,一般疼痛在3~5分钟后会消失,最长不超过15分钟。如果疼痛时间延长考虑是由于急性心肌梗塞。需要通过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有心包炎也会导致心脏疼,一般是深呼吸的时候疼痛会加重,心脏彩超检查可见有心包积液。心脏神经官能症也会导致心口疼,一般还伴有胸闷,胸闷持续时间比较长,叹气样呼吸后胸闷胸痛症状可以稍缓解。主要见于焦虑压力比较大,长期失眠的患者。
心脏支架手术一次最多可以植入多少个,主要和患者病情有关。 如果血管狭窄比较严重,而且狭窄的血管段比较多,为了挽救生命和改善症状,需要进行支架植入术,一般不超过5个。 如果支架数量超过4个,其实和心脏搭桥手术所花费差不多,这时候应看患者和家属需要倾向于哪项治疗。一般情况下,心脏支架手术小于3个以下。
心跳主要通过心脏听诊来确定心率的次数。 通常听到的会有两个声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两个心音相加算心跳一次。正常人的心跳是60~100次/分,但因人而异,和个体化有关。 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心率小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能引起心律失常的疾病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等。生理性原因包括劳累,情绪激动等。
心跳50次/分是否危险和患者的病情有关。 首先,建议患者应该去做动态心电图,观察心电图有无特殊的情况。如果心跳50次/分,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动态心电图比较规律,没有房室传导阻滞,是没有危险的。很多人先天性有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另外,如果心跳出现50次/分,有频繁的胸闷、气短,并伴有晕厥的现象,动态心电图提示3度房室传导阻滞、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持续大于3秒以上等异常的现象,是比较危险的。
心跳突然之间加重可能是病理性,也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 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突然之间兴奋的时候,会出现心跳突然加重,心率增快的症状。当进行大运动量体育活动的时候,心跳也会加重,心率加快。当运动停止,适当休息以后,心跳也会逐渐的恢复。 当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心跳加重的症状,进行积极的抗感染以后,当感染清除以后,心跳会恢复正常。如果出现快速的心律失常,也会出现突然心跳加重,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