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血压163/93mmHg不能判断是否严重,还需结合是否有靶器官功能损害。 如果只是单纯的血压,163/93mmHg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口服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达标。但是如果血压163/93mmHg,已经合并有器官功能损害,比如心脑肾的损害,就比较严重。 所以当明确有高血压后,应个体化服用降压药物调整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后,生存时间和正常人一样。
血压100mmHg是否正常,主要看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如果收缩压在100mmHg是正常的,正常收缩压应在90~139mmHg。如果舒张压超过100mmHg,是高血压二级的标准,正常舒张压应在60~89mmHg。 当发生高血压时候,建议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个体化服用降压药物,例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同时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适当参加有氧运动。
在临床当中能引起胸闷疼痛的疾病有很多种: 第一,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大叶性肺炎,发病的时候由于炎性的侵润,会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还会伴有咳嗽,咳痰发热,全身无力,可通过肺CT,胸片等检查确诊。 第二,心源性疾病,例如当冠心病发作的时候会出现心前区疼痛,一般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3~5分钟以后,症状会逐渐的消失。主要通过心电图,冠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
如果患者有胸闷,气短,后背痛的症状,考虑的原因如下: 第一,冠心病发作。当患者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史,心脏负荷突然增大会引起急性的心脏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发作。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并向左肩背放射。发病后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第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本病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引起。发病的时候会出现胸闷,气短,后背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烦躁、抑郁等精神症状。
胸口憋气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引起的: 首先,可能是由于支气管哮喘。本病的特点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发病后应到医院就诊,通过过敏原检测,胸片或肺CT检查等辅助诊断。确诊以后通过扩张支气管、抗炎和对症治疗改善病情。 其次,心源性疾病发作的时候也会伴有胸口憋气的症状。例如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发病时有胸口憋气。主要是由于心脏负荷过大引起的,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和对症治疗改善病情。 另外,胸口憋气还有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长时间的焦虑紧张导致的。
胸刺痛一阵一阵的考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胸膜炎。本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胸部刺痛等不适的症状,通过病史和胸片,肺CT等检查明确诊断。 第二,肋间神经痛。本病发病的时候也会出现胸部刺痛等不适的症状。 第三,神经官能症。本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情绪高度紧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主要以主观症状为主。 第四,心脏病。例如当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胸前不适的症状。通过心电图、冠脉CT等检查确诊。
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心源性疾病和非心源性疾病。 心源性疾病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恶性的心律失常等,其他原因还包括心肌病,急性心衰,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等;非心源性疾病主要包括严重的脑外伤,大面积的脑梗塞都有可能会引起心脏骤停的现象。 如果人体出现大量的失血或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过敏性休克,也可能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出现。
心脏骤停是否能抢救过来,主要取决于是否抢救及时,以及抢救措施和发病的原因。 猝死性心脏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心跳骤停,是很难抢救过来的。当发现大面积的心肌梗死的时候,也会引起心跳骤停,很难抢救过来。 其他疾病也会引起心脏骤停,例如肥厚性心肌病、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博等。发病的时候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及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抢救的药物。
心脏血栓也称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的疼痛,程度较心绞痛明显加重,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会伴有大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恶心等不适的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突然之间猝死。 对于有冠心病的胸闷,胸痛持续时间大于20分钟以上,或者是含服硝酸甘油疼痛症状不缓解的都要警惕是心肌梗死的可能。
心脏会跳是因为心脏窦房结发起,通过传导到心脏各个部位,引起心脏有节律、规律收缩而引起心跳。 心跳时会引起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血液分配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人体通过血液循环供给各种养分和氧气,同时把代谢废物排出到体外。心脏跳动是人体生命基础,只有心脏在跳动,才会有正常代谢、有生命体征。 心跳正常范围在60~100次/分,如果心跳超过100次/分,说明心动过速,不正常的,需查明原因。如果心跳小于55次/分,也是不正常的,属于心跳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