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每分钟心率是40次,非常危险,容易引起心肌梗塞、心脏骤停以及猝死。 其次,引起心率慢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是心衰的电解质紊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电解质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项目明确病因。 治疗期间不要吸烟,可以适当的吃营养心肌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做舒缓的有氧运动,也可以配合理疗项目辅助治疗,避免大喜大悲。

正常成年人只要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都算正常。 心率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在吃饭、睡觉、跑步、爬楼梯或者生气时,所测得的心率都不相同。有一些疾病也会影响心率的变化,比如:贫血、心衰、高血压病、心肌缺血、内分泌失调、发热等。 如果是疾病导致的心率异常,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疾病治疗痊愈后,心率一般可以恢复正常。治疗期间要多休息,避免熬夜。

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一般考虑心动过缓,部分青壮年和体育运动员心率偏低。如果心率在55~60次每分钟之间没有表现出头晕、失眠、心慌、胸痛等症状,不考虑特殊服用药物治疗。 如果心率低于60次,表现出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检查心电图、血压、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等相关项目,与休克、电解质紊乱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相鉴别。

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病人,水肿最易出现的部位是腰骶部,肾病的患者最先出现的是颜面部水肿,能行走的心衰竭患者水肿最先出现在脚踝和胫前部位,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会眼皮、下颌部,甚至全身的水肿。 如果身体有水肿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面诊,在医生指导下检查心脏彩超、过敏源、心电图、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等项目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治疗期间不能熬夜。

突然心里发慌,可能是高血压、心肌缺血或者低血糖发作导致,也不排除情绪激动引起,可以静坐5~10分钟,深呼吸3~5次,如果症状不缓解,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心肌酶、心电图、血压、血糖、血常规等相关项目明确病因。 治疗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远离吸烟人群,定期复查血压和血常规,不能熬夜。

心里发慌、浑身发软无力有可能是电解质紊乱引起的,也不排除中毒、感冒发热或者心力衰竭导致。 部分人有高血压病以及内分泌失调也会出现上述症状,需要检查血糖、血压、内分泌功能、心脏彩超、电解质、微量元素等相关项目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远离吸烟人群,不能喝咖啡、雪碧以及啤酒。

凌晨两到三点钟心口疼痛,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也不排除心肌缺血、胰腺炎和心肌梗塞导致。 如果吃一些食物后,心口疼痛的症状消失或者减轻,一般考虑十二指肠溃疡。如果静坐3~5分钟,或者服用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后,疼痛症状消失,考虑短暂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若想要明确诊断,需要到医院检查心肌酶淀粉酶、心电图、血压、幽门螺杆菌、胃镜等相关项目。

做了支架手术后,心口部位疼痛有可能休息不好引起的,也不排除消化道溃疡、心肌缺血、胰腺炎以及胸腔肿瘤导致的,不一定与手术有关系,避免心理压力太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血常规、血压、血脂、幽门螺杆菌等相关项目明确诊断。 支架手术后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应用抗凝的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血常规和心电图,不能喝酒,不要做剧烈的体育运动。

感冒后全身体内代谢加快,部分人会出现心慌、胸疼、呼吸增快增粗等症状。感冒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体温、血常规以及心肌酶,根据检查的结果调整药物。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一周内可以恢复正常。 治疗期间可以多喝温开水或者金银花茶水,多排尿,适当的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对病情恢复有帮助。房屋要保持通风,不能接触冷水,远离吸烟人群,避免大喜大悲。

年轻人偶尔出现心绞痛,可能是太过劳累或者休息不好引起的。 1,如果症状很快消失,发作不频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要注意自身的生活习惯,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要低盐、低脂饮食。 2,如果发作比较频繁,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检查血压、血脂、心电图和血糖等项目,排除心肌缺血,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并远离吸烟人群,不要吃含有激素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