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6个月的宝宝应注意以下情况: 1、及时添加辅食,因此时婴儿体内贮存铁已消耗殆尽,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加强铁米粉、蛋黄等,避免贫血。 2、母乳中的免疫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等,6个月后逐渐减少,此时宝宝容易罹患感染性疾病,需加强护理,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注意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 3、建议继续母乳喂养至少至2岁,继续补充维生素AD,促进钙的吸收。定期体检,评估体重、身长及发育情况,此时宝宝应当能够坐稳,能抓握物体等。同时应当进行早期教育,促进宝宝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等。
首先需要判断是不是病理性腹泻:母乳喂养的婴儿,有时大便次数较多,每日可达7次,但不一定是病理性腹泻。如果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考虑可能是生理性腹泻。此类腹泻,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可口服乳糖酶,平时注意腹部保暖。 大便如果为蛋花水样便,含有腥臭味的脓液,大便带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同时伴有腹胀、肠绞痛、反复呕吐、精神差,考虑是病毒或细菌感染,需行大便常规检查明确病原菌。如为细菌感染,则需口服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为病毒感染,则予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如宝宝出现精神萎靡、无尿、呼吸心率快、末梢循环差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 周,早产儿在出生后1周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 IU、维生素A500-1000IU,1岁以后维生素D600IU,一般是补充到2岁。 因2岁前宝宝生长发育较快,且维生素D的来源途径较少,2岁以后补充与否需要看情况。 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鱼肝油主要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其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 周,早产儿在出生后1周即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 IU、维生素A500-1000IU,需补充到2岁。 2岁前宝宝生长发育较快,且维生素D的来源途径较少,有时不能接触到足够的紫外线。 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婴儿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运动,故主要是腹式呼吸。由于婴儿尤其是早产儿腹壁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故正常婴儿的肚子是鼓起来的即气肚,叩诊是鼓音,但按压是软的。 宝宝胀气时肚子看起来也圆鼓鼓的,但按压是硬的,同时宝宝会有哭闹不安、呕吐、吃奶量少、大便干等表现。 出现腹胀时可口服益生菌,让宝宝多趴,缓解腹胀。 同时还需注意腹部肿块等一些病理情况,如腹部持续有硬块,需警惕腹部肿瘤,这时需及时就医。
脐带是连接母亲和宝宝的通路,宝宝脐带脱落后,其残端愈合形成肚脐,肚脐部位是个盲端。 脐带脱落前应每天消毒,脐带脱落后亦需加强护理,保持脐部干燥清洁,避免尿便污染,不要用手抠脐部,避免感染,形成脐炎。 如果脐部出现红肿、渗液,考虑患有脐炎,则需每天消毒,外用抗生素软膏。脐炎可合并败血症、脑炎、肠炎等,故如宝宝反复发热、精神差、嗜睡、拒食等,则需静脉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尿布皮炎分过敏性皮炎和刺激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指对尿布过敏导致的皮炎,皮疹多出现在与尿布接触的部位,这时可停用这种尿布,严重者需外用激素软膏及保湿霜。 刺激性皮炎是指尿便清理不及时导致的臀部突出部分出现皮疹。这时需要及时清理宝宝尿便,每次排完大便用清水清洗臀部,然后用软布擦干,每天尽量让臀部皮肤接触一下新鲜空气。 如皮疹较重,也需外用激素软膏及保湿霜。如经上述处理后效果不明显需及时皮肤科就诊。
宝宝如果是肠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大便可出现异常,如蛋花水样便,含有腥臭味的脓液,大便带血,大便次数会增多等,同时伴有腹胀、肠绞痛、反复呕吐、精神差等。 可完善大便常规检查,如为病毒感染,予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如为细菌感染,则需要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如经治疗后腹泻时间仍较长,则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或母乳、牛奶蛋白过敏,如为乳糖不耐受,可加用乳糖酶;如为母乳或牛奶蛋白过敏,可换用水解蛋白奶粉。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宝宝咳嗽有痰,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感染性咳嗽,可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或者异物吸入,则需支气管镜取出异物;也可能是鼻后滴漏综合征,可治疗鼻炎,减少粘液分泌。 其次,对于止咳,如有痰或咳嗽次数不多,可暂不服用止咳药;咳嗽影响睡眠,影响日常活动,可选择止咳药与化痰药同时口服,辅以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10分钟后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如为干咳,且影响睡眠,可睡前口服中枢止咳药。 另外,平时多喝水,稀释痰液;多休息,吃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导致咳嗽的原因很多,如为过敏性咳嗽,可口服抗过敏药;如为感染性咳嗽,可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为异物吸入则需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如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可治疗鼻炎,减少粘液分泌; 如为抽动症,可应用治疗抽动症的药物。对于止咳:如有痰或咳嗽次数不多,可暂不服用止咳药;如咳嗽影响睡眠,影响日常活动了,可选择止咳药与化痰药同时口服,辅以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10分钟后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如为干咳且影响睡眠,可睡前口服中枢止咳药;多喝水,稀释痰液,多休息,吃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