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22.4提示总胆红素轻度的偏高,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3.4~17.1umol/L,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总胆红素的数值主要反映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作用。病理情况下,如果肝细胞对血液中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当中发生障碍,均可以引起胆红素在血液中集聚,出现黄疸。 如果体检时发现总胆红素22.4,需要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乙肝病史,以及是否有其饮酒或者是服用某些药物的病史;是否存在转氨酶的异常,以及近期时是否服用一些药物,或者是存在感染性病变。除了一些病理性情况可以导致胆红素升高,如果在肝功能检查之前,进食大量的胡萝卜素或者叶黄素的食物,也可能会导致总胆红素轻度增高。
办理健康证时常规筛查的指标,包括肝功能,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增高可以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在我国较为常见的,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这些均为办理健康证时需要筛查的传染性疾病。 所以在发现谷丙转氨酶高增时,需要进一步复查肝功能以及病毒性肝炎,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来了解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如果在排除病毒性肝炎,对症治疗以后复查肝功能正常,则可以重新办理健康证。
转氨酶一般是指肝功能检查项目当中的谷丙转氨酶,或者是谷草转氨酶,其正常值一般是低于40U/L,很多生理性因素均可以导致转氨酶的轻度异常,例如熬夜、劳累、饮酒、近期服用过保健品,药品或者是感染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均可以导致转氨酶的轻度异常。 建议在行肝功能检测之前,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避免饮酒,避免服用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的药物,转氨酶轻度建议择日复查肝功能。
关于感冒引起转氨酶升高120的问题,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其正常值为小于40U/L。 在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期间,常常会引起患者有高热等不适症状,这种由感冒引起的转氨酶的异常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全身细胞中毒性的反应;感冒期间转氨酶升高还可能与服用药物相关,某些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以导致肝功能转氨酶的升高。 一般在急性的感冒症状缓解以后,或者停用相关药物以后,其肝功能指标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大量的食用白茅根,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肝脏负担加重。正常情况的安全剂量下,白毛根对肝脏是没有毒性的,它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的功效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在临床中对于吐血、鼻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泌尿系感染、水肿黄疸也有疗效。 白毛根的使用,要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临床症状、肝功能的情况来辨证施诊,而不可以自行去药店购买服用。
在肝功能检查时,检查单中的白球比是指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白球比在正常的肝功能情况下,白蛋白要高于球蛋白,白球比正常范围在1.5至2.5之间波动。 当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可能会出现白球比降低或者是白球比倒置,尤其是在肝功能衰竭,或者是肝硬化时,白蛋白产生减少,可以导致白球比值降低。 白球比值倒置或者降低的意义,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其他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其异常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其正常值一般是低于40,转氨酶94提示存在轻中度的肝功能损伤。 除了转氨酶数值以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患者胆红素,白蛋白,病毒性肝炎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同时需要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乙肝病史,是否有酒精性肝病,或者是血吸虫肝病的病史。患者近期是否有临床症状,包括纳差,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根据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为谷丙转氨酶主要分布于肝脏,骨骼肌,肾脏以及心肌组织中,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只要有轻度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的增高,谷丙转氨酶被认为,是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之一。 但是他并不具有专一性,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谷丙转氨酶的增高,明显增高,一般见于急性的病毒性肝炎,中度升高,可以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肝脓肿及各种感染性疾病,还可以见于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衰也可以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 谷丙转氨酶增高,具体的原因需要结合肝功能的其它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指标,总胆红素,上腹部B超,血清白蛋白等相关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谷丙转氨酶增高或者异常的临床意义。
大关于肝功能10项检查包含哪些检查项目的问题,根据所在的医院不同所在的地区不同,其肝功能具体检查的内容稍许有所差别。通常肝功能检查通过各种生化实验方法检测与肝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肝脏的基本功能,包括代谢,排泄,解毒,合成功能。 肝功能的检测范围可以包括反应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例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现在。反应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例如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球比。部分肝功能检查还包括有凝血功能的指标。通过检查这些指标,可以基本了解患者肝功能是否存在损害。
GGT也就是谷氨酰转肽酶,临床上可以见于各种急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梗阻性黄疸,根据GGT增高的严重程度,其临床意义有所不同。例如:胆道梗阻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可以出现中度增高。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炎时,可以出现中度或者明显的增高。 肝癌时可以出现明显的升高,例如:肝脏或者胆道的占位性病变导致肝内梗阻,可以刺激肝细胞生成ggt增多。如果同时伴有碱性磷酸酶糖数值增高,需要警惕胆道以及肝脏的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