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核心抗体是既往感染或现正感染的标志。 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IgM对诊断急性乙型肝炎或者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急性发作有帮助。单一的核心抗体IgG阳性,一般都是提示既往感染。孕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为既往感染还是现正感染,需要进一步完善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才能全面的了解病情。孕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肝功能,就诊于感染科门诊。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吃甜食,大量吃甜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腹型肥胖,甚至出现脂肪肝,可以导致肝功能损害,不一定是对肝脏好的,只是对于有一些肝炎病的患者,相对来说,储存和合成肝糖原的能力不足,适量的补充有糖分的食物可以帮助储存能量,防止低血糖的发作。 但是不建议大量的进食甜食,最重要的是避免服用会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同时需要控制体重。
关于小三阳肝掌如何处理的问题,小三阳是指乙肝两对半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乙肝小三阳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肝掌提示为慢性肝病或者肝硬化。 还需要了解患者肝功能,上腹部B超,乙肝病毒DNA的情况,如果患者转氨酶异常,乙肝病毒载量增高,可以及时予以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B超已经提示有肝硬化时,更需要及时抗病毒治疗。 如果患者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载量增高,年龄大于30岁以上时,可以建议行肝脏穿刺,检查了解肝细胞病理的情况,酌情抗病毒治疗,如果没有抗病毒治疗指证的,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和上腹部B超检查。
不只是乙肝病人,即使是健康人也不建议剩菜剩饭。乙肝患者饮食应以清淡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可有利于肝脏修复,但是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 避免饮酒,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患者,饮食上更需要注意,尤其是不建议吃高油高盐的食物,而剩菜剩饭中油脂高,盐分高,而营养价值已经大大降低,所以不建议吃剩菜剩饭。晚期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腹腔积液,合并大量腹水,饮食上更宜清淡不油腻,不建议食用剩菜剩饭。
首先要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肝炎病史,例如血吸虫肝病或者是病毒性肝炎,常规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查以及病毒病原学的检查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相关检查。 如果既往存在有乙肝病毒感染,则要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乙肝病毒载量,乙肝两对半定量,上腹部B超或者是CT甚至是磁共振的检查,如果要了解肝脏炎症的活动程度,纤维化程度,甚至需要行肝组织的病理检查行肝脏穿刺。 如果是外科系统的疾病,比如是肝囊肿,肝血管瘤,或者是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则需要行相关进一步检查,除了有CT、磁共振以外,还可以行PET~CT检查,MRCP等相关检查,总之是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临床表现来选择检查的具体的项目。
关于肝脏不好,首先需要了解肝脏不好的程度以及肝功能的情况,是否为乙肝,酒精肝还是药物性肝功能损害。如果是各种急慢性肝炎,饮食上易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为主,但是不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同时要避免饮酒。 虾类蛋白质比较丰富,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以适量的食用。但是如果是存在肝性脑病的慢性肝病患者,在进食虾类时需要注意摄入总量,防止进食大量的高蛋白后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
乙肝病毒在感染的初期没有任何症状,轻度的肝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区可能有轻触痛。轻度的脾大等不适症状;肝功能可以出现一项或者两项指标的异常。 乙肝病毒感染以后会有很长时间处于一个携带或者是潜伏的状态,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实验室检查正常。但这个时候患者乙肝病毒阳性,病毒复制,仍有传染性。
关于体检时大生化检查是否能查出乙肝的问题,体检的大生化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但是不包括乙肝两对半,要想检查乙肝病毒,需要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 如果有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是处于肝炎活动期的患者体检,大生化检查时可能会表现为肝功能转氨酶的增高,甚至胆红素的增高,会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如果肝功能有异常,可能会建议进一步完善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检查如乙肝病毒载量、上腹部B超、甲胎蛋白及凝血项等相关检查。
肝内钙化灶小于等于三个是指在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或者CT检查当中发现肝内有数个钙化灶,数量是少于3个。肝内钙化灶的病因很多,包括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有肝内的慢性炎症以及创伤,寄生虫感染,肝脏的良性肿瘤,肝内的转移瘤钙化,先天发育形成等等。 肝实质钙化灶可以由既往的创伤、出血,脓肿或者肉芽肿形成的钙化性疤痕,某些寄生虫虫体或者虫卵形成的钙化灶,结核感染等均可以引起肝内的局限性钙化灶。这些钙化灶多表示病变已趋于稳定,或者已经愈合,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乙肝转阴的药物,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目前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延缓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临床上,目前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以及长效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药物,目前用于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具体的药物选择,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建议自行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