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肾内科疾病的诊治。

对于右肾0.6大小的一个结石,这时候可以考虑应用药物来治疗。另外就是多饮水,勤排尿。肾结石的处理方法一般是根据结石的大小来进行综合判断的。 如果结石比较小,一般来说,在0.5个厘米以下,这种情况应用药物来进行排石。这里的结石虽然是0.6,已经超过了0.5,但是也不是很大,可以尝试着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治疗。 主要选用的药物有枸橼酸钾,另外就是坦索罗辛。前者具有溶石的作用,而后者具有舒展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逐渐下移的作用。在这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注意多饮水,勤排尿,这样可以不断地冲刷结石,促进结石的排出。

双肾囊肿主要是挂泌尿外科。对于肾囊肿这种占位性的病变,和肾脏肿瘤或者结石一样,都需要到尿外科就诊。双肾囊肿是肾脏的一种良性病变,这种病变恶性的倾向性是非常低的,而且恶变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只需要动态复查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囊肿增大比较明显,已经超过了七厘米,或者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压迫症状,比如导致了肾积水,压迫血管导致了肾性高血压,或者是出现了持续性的腰痛,这种情况就需要给予处理了。通常采用的就是穿刺打硬化剂来治疗。如果这样治疗效果比较差的话,可能得借助于手术来治疗了。

肾脏在我们人体主要的作用就是排毒排水,另外它还有一部分的内分泌功能。肾脏在我们人体的作用,就像一个污水处理器,不仅是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也可以将多余的毒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样才能够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毒素在身体内蓄积以后,患者各个脏器功能会逐渐减退,另外就是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而水分在身体内蓄积了以后就会引起水肿,高血压,有些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心衰以及脑水肿等等。 肾脏还有一部分的内分泌功能,主要是产生促红素调节造血以及调节钙磷代谢失调等等,如果患者肾脏出现了问题,会出现贫血的,另外就是出现低钙,高磷。

儿童肾积水严重不严重,取决于积水的时间长短。如果时间比较长,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如果时间比较短,就不是很严重。肾积水长期存在会导致肾皮质受压,肾功能减退,最后有可能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 研究显示,如果完全肾积水达到半年以上,这一侧肾脏基本上功能就完全丧失了。如果在三个月以下,残存的肾功能还是不少的。 因此,在评估患者肾积水严重性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时间。另外就是可以结合肾皮质的厚度。如果肾皮质已经变薄,提示肾积水已经比较长了,危险性比较大了。如果皮质没有变薄,提示肾积水时间比较短,相对来说危险性比较小一些。

正常人肌酐值是在30到110为摩尔/升之间。肌酐使肌肉代谢的产物,这种物质经过肾脏滤过,很少经过肾脏重吸收,所以是评估肾功能的非常好的一个指标,它的正常值上面都已经提到。 如果肌酐降低,这种情况考虑有可能和患者体型偏瘦,平时以素食为主,所吃的肉类比较少有非常大的关系。这种情况对身体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我们不太在意这种降低。如果肌酐升高,临床意义就比较大了,提示肾脏的排毒能力是下降的。 当然,包括急性因素导致的,也包括慢性因素导致的。这时候要积极的寻找原因,从病因上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肾功能的恶化。

如果患者血肌酐升高,这时候要注意少吃富含蛋白的食物,另外就是积极的寻找病因,从病因上进行处理。 如果患者同时伴有了少尿,无尿,这时候对于盐,以及水果蔬菜也需要适量的限制了。肌酐升高,就提示肾功能衰竭。肌酐升高了以后,对于高蛋白的食物就应该适量限制,比如肉类,奶类,蛋类。因为这些食物吃得过多的话,会导致患者的氮质血症状加重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寻找基础病因,从病因上进行处理,这样患者肾功能才能恶化的慢一些。如果患者是属于比较重的那种类型,已经出现了少尿,无尿,对于太咸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就应该限制了,因为前者会导致血压升高的比较明显,而后者会导致患者出现高钾血症。

长期使用膏药对肾是没有什么刺激的。膏药在临床上是经常应用的。膏药的主要作用就是局部止痛。这种药物虽然含有一些非甾体类的消炎药的成分,但是这里的成分吸收入血的相对来说是非常小的,所以对肾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几乎是没有的。 而非甾体类的消炎药,虽然能够引起肾脏的损伤,但是要求应用的量是比较大的,每天以阿司匹林为例的话,得达到一克以上,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如果像膏药这样每天都是局部外用,吸收入血的成分相对来说是非常少的,因此对肾脏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可以放心使用。

肌酐的正常值在30到110微摩尔/升之间。肌酐是肾功能的一个指标,肌酐因为从肾脏代谢,不经过肾脏重吸收或者经过肾脏重吸收的比较少。所以比较够准确的反映肾功能。 虽然尿素也是肾功能的一个指标,但是我们主要是看肌酐,因为尿素还容易受到饮食一些方面的影响 肌酐降低临床意义倒不是很大,多数情况和患者肌肉含量比较少或者比较瘦弱有非常大的关系。 而肌酐升高临床意义就比较大了,肌酐一旦升高这时候要明确是急性肾衰还是慢性肾衰,因为这两者的预后是不一样的另外就是要寻找病因从病因上进行治疗。 如果是急性的话有可能痊愈。如果是慢性的,那么可以延缓肾功能的衰竭。

治疗尿蛋白高的药物主要有激素,免疫制剂,缬沙坦胶囊以及黄葵胶囊等等这些药物。尿蛋白升高是肾炎以及肾病综合征的非常重要的特点。 如果患者量比较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3.5克以上,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这时候就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比较常用的激素就是甲强龙和强的松,而比较常用的免疫制剂是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 如果患者达不到这么大的量,可以用一些比较缓和的降低尿蛋白的药物,就是上面提到的缬沙坦胶囊和黄葵胶囊。另外,患者在饮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避免太多的高蛋白食物,比如豆制品,奶类,肉类等等。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没有绝对忌口的食物,但是要少吃盐,少喝水,如果患者出现了少尿,无尿,要少吃蔬菜和水果,对于高蛋白的食物也需要适量的限制。肾病综合征就是从肾脏大量丢失蛋白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水肿特别明显。 所以对于这种患者来说,不要喝太多的水,另外就是不要吃太咸的,不然的话,患者口渴会特别严重,喝水也会增多,那么患者水肿会加重,有可能诱发心衰。 另外,这种患者从肾脏大量丢失蛋白,所以对于高蛋白的食物要少吃,因为吃的太多,从肾脏丢失的蛋白会进一步增多,有可能引起肾损伤加重。如果患者并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要少吃高钾的食物,就是上面提到的蔬菜水果,避免引起高钾血症,导致患者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