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是妇科的常见症状,瘙痒严重时,患者坐卧不安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其次细菌性阴道病、萎缩性阴道炎、阴虱、疥疮、蛲虫病、寻常疣、疱疹、湿疹、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药物过敏或护肤品刺激及不良卫生习惯,也可能引起外阴瘙痒。 另外糖尿病、黄疸、维生素AB族缺乏、重度贫血、白血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等全身性疾病也是有可能引起外阴瘙痒的原因。
部分女性在做妇科检查会在宫颈表面发现有小囊肿,呈现单个或多个青白色的小囊泡,称为宫颈的纳氏腺囊肿。 发现宫颈的纳氏腺囊肿不必过于紧张,纳氏腺囊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宫颈的生理性变化。是由于子宫颈转化区内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而形成的囊肿。 大部分宫颈腺囊肿没有临床症状,通常不需要处理。但深部的子宫颈腺囊肿,子宫颈表面无异常,常表现为子宫颈肥大,应该与子宫颈腺癌相鉴别。
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继发性痛经发生的原因主要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都可以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发生。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此外,痛经还受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个人痛域低,也可以造成来月经时疼痛的感受比较明显。
治疗痛经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防止过强子宫收缩和痉挛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该类药物治疗有效率可达80%,月经来潮即开始服用药效佳,连服2到3日,常用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酚酸钠、双氯芬酸、甲芬钠酸、萘普生等。 二、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前列腺素含量,可以起到缓解痛经症状的作用,主要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疗效可达90%以上。
女性在怀孕后由于性激素水平增高,阴道粘膜充血、阴道分泌物分泌增多、外阴湿润,有利于霉菌的生长所以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症状为外阴瘙痒和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的典型特点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孕妇在怀孕期间患霉菌性阴道炎,治疗选择以局部用药为主,以小剂量长疗程为佳。 阴道放药不会影响腹中的宝宝,但应该禁止口服唑类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绝经的症状,首先是月经永久性停止不再来潮。另外,绝经后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水平减少,可以出现一系列近期症状及远期症状。 近期症状包括,1、血管舒缩症状,表现为潮热,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面部和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到3分钟,轻者每日发作数次,严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严重时可影响女性的工作、生活和睡眠。 2、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表现为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3、精神神经症状,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抑郁、记忆力减退等。 远期症状主要包括,1、生殖器绝经后综合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干燥,性交困难,反复阴道感染及尿路感染。2、骨质疏松。 3、心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率较绝经前明显增加。
近绝经期,又称绝经过渡期,指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历时短至1到2年,长至10到20年。 在这段时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目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因而月经不规律,常为无排卵性月经。最终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 在近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以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烦燥失眠等。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下腹痛和痛经,疼痛是内异症的主要症状,典形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及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整个经期。 二、不孕 内异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 三、性交不适 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四、月经异常 15%到30%的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期点滴出血。 五、任何部位有异位内膜生长时均可在局部出现周期性疼痛,如肠道内异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周期性少量便血。膀胱内异症可在经期出现尿痛和尿频等。
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一下几种因素。 一、与妊娠有关的子宫出血,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产后胎盘部分残留和子宫复旧不全等。 二、生殖道炎症,阴道炎、急性子宫颈炎、宫颈息肉和子宫内膜炎等。 三、生殖器良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四、生殖器肿瘤,子宫肌瘤是引起阴道出血的常见良性肿瘤,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也可引起阴道出血。 五、损伤,异物和外援性激素 也可以引起阴道出血。 六、全身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损害等均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七、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也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包括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两类。
引起盆腔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一、性活动 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传播性疾病。二、下生殖道感染 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性子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粘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四、性卫生不良 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从而引起炎症。 五、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 六、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