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内分泌科疾病的诊治。比如糖尿病、肥胖症、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
如果餐前血糖为14毫摩尔每升,考虑升高还是相对比较严重,应该启动胰岛素的强化治疗。 因为餐前血糖在小于6.1毫摩尔每升的范围之内,被认为是正常的状态,一旦高于这个范围,便达到了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甚至达到诊断糖尿病的阶段,出现了空腹血糖升高,餐后两小时血糖也常常已经升高得比较严重,也同样要求要积极地进行降糖处理,因为只有积极的降糖治疗才能够阻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也才能够延缓慢性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
高钾的食物包括香蕉、橘子、橙子等。这些食物在患有低钾血症,患者可以进食的情况之下,适量的多食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血钾水平。但是,这属于低钾血症的程度并不重的患者,可以有效的处理措施。 如果出现低钾血症,病情比较重,仅通过进食是不能够改善低钾血症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饮食之外的口服或者静脉使用氯化钾进行升钾处理。
甲巯咪唑片的副作用一方面可导致肝功能异常,一方面可导致血细胞减少。 但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甲巯咪唑片使用后出现的肝功能异常以及血细胞减少,都需要积极地进行对症处理。而且需要根据血细胞、肝功能异常的情况进一步选择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甲巯咪唑片进行治疗。 假如带来的副作用比较大,不建议从一种口服抗甲亢药物调整为另一种口服抗甲亢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积极地调整为其他的治疗方案,例如使用放射碘治疗。
治疗甲亢的药物是包括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 当出现了甲亢的时候,建议患者立即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直下去治疗。首先要明确引起甲亢的病因,如果是graves病所导致的甲亢,几乎绝大多数的患者都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甲亢药物进行治疗,使用之前要看目前的肝功能的情况以及血常规的情况。 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的检测肝功能的情况以及血常规的情况,在不达标的时候应积极的调整甲亢的治疗方案,例如换做放射性碘131治疗。
65岁饭后血糖正常应该是小于7.8毫摩尔每升的。 出现了饭后血糖的异常,应该根据血糖升高的情况,进行降糖处理。绝大多数患者是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但是也有小部分患者,血糖升高的并不太严重,也可以先通过饮食以及运动控制血糖,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65岁的患者来说,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建议控制的并不要太严格,例如可以控制在9毫摩尔每升左右。
如果是空腹血糖为7.5mmol/L,属于升高的的血糖状态。如果是餐后两小时血糖为7.5mmol/L,属于正常的血糖范围,但已经比较接近于诊断血糖异常的范围,也应该引起警惕。 空腹血糖为7.5mmol/L的时候,往往也并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空腹血糖为7.5mmol/L,常常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处理,便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是降糖的基础以及前提。
甘油三酯其实是血脂的一类,当出现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时候,也可以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出现了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要积极地进行降脂处理,特别在升高的比较严重的时候,是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此时便要求在医生的指导之下,使用非诺贝特这类药物进行处理。 除了甘油三酯可以衡量血脂水平之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是可以衡量血脂水平。出现了血脂水平异常的时候,往往是需要积极的进行降脂治疗。
含有脂肪丰富的食物有肥肉、动物、外皮如鸡皮、鸭皮,还有动物内脏,这些都含有油脂类的量比较高,并不建议处于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食用。 患有了高脂血症之后,患者应该积极地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那些油脂含量并不高的食物进食,这样才可以从饮食方面有助于血脂的控制。 但是往往通过饮食方面控制血脂水平不够,需要进一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有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这些药物。
孩子血糖高应该立即进行降糖处理。 首先,寻找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孩子引起血糖高可能是由于1型糖尿病所导致的,可能是由于过度肥胖或者喜欢吃甜食、暴饮暴食等相关原因导致; 其次,根据血糖升高的严重程度选择降糖方案,有饮食控制、运动处理,以及必要时降糖药物治疗。 血糖升高的并不太严重时,有望仅通过饮食控制便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升高的比较严重的时候,要根据胰岛功能的情况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或者是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饭前、饭后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怀孕的人饭前是应该小于5.1mmol/L,饭后一小时应该小于10mmol/L,饭后两小时应该小于8.5mmol/L。如果没有怀孕的人,通常在饭前应该小于6.1mmol/L,在饭后两小时应该是小于7.8mmol/L。 一般没有怀孕的人是不去测饭后一小时血糖的,但如果测一小时血糖,考虑是处于随机血糖的范围,那么正常值应该是小于11.1mmol/L这个范围,可以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