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宝宝从床上掉下来摔到头了,要观察宝宝的头部,有没有出现包块或者是流血再决定。 如果出现流血不止,要及时去医院消毒处理。如果只是红肿包块,可以用冰块儿进行冰敷。另外,要观察有没有其它的症状,比如呕吐、嗜睡、精神吃奶差、抽搐等。如果有上述情况,要及时就医,完善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但是如果精神、吃奶都很好,玩耍如常,就说明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以在家继续观察24到48小时就可以。
在摔伤后24小时之内,可以用衣服或者棉布包裹冰块来进行冰敷,可以缓解疼痛。超过24小时可以用热湿敷,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且能够使包块减小。但要观察一下宝宝的其他情况,有没有呕吐、抽搐、精神吃奶怎么样。 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可以在家继续观察。但如果有上述情况要及时就医,做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可能。
第一是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那样宝宝就会出现枕秃;第二是宝宝本来体质就比较虚弱,代谢旺盛容易出汗,宝宝就是喜欢摇头,把头发蹭掉而引起枕秃。 那处理办法就是常规可以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个单位,如果是纯母乳喂养,需要每天补充,如果是奶粉喂养,可以隔日吃一次,每天晒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太阳也能促进钙的吸收。 如果宝宝汗多,要及时把汗擦干,避免受凉。
首先要回顾性的分析,妈妈在孕期的时候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有没有使用优甲乐或者是甲亢的药物。如果有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妈妈用药的原因引得引起的。 宝宝甲状腺素水平增高,可以不用治疗,每一到三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就行了,大部分在三个月左右就恢复正常,如果出现持续性的甲状腺素增高,就要考虑病理状态,要进一步就诊内分泌专科,必要的时候使用药物治疗。
新生儿血象指的是血常规,我们主要看的检测指标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白细胞有的可以达到两万,1天以后就会逐渐下降。 直到14天降至12000左右,正常人的范围是4000到10000,血红蛋白一般是120~140,红细胞计数是5.5到7.0,血小板计数是100到300。
新生儿宝宝吐奶是很常见的,因为宝宝胃是接近水平的、而且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这样宝宝在平卧位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吐奶或者溢奶现象。 但是宝宝如果出现频繁的吐奶,呈喷射性、次数比较频繁、吐完以后又有吃奶的欲望,这就要考虑是否有上消化道的畸形,要进一步就医完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正常的新生儿吐奶大约在三个月以后是会逐渐好转的,每次喂完奶以后最好竖着拍一下嗝,然后再平躺、这样也有助于预防吐奶。
主要观察认知,语言,运动这三个方面。新生儿宝宝一般还没有建立语言,在大运动方面,主要是俯卧位可以适当抬头,有的可以坚持一分钟左右,但是还不会抬胸。 在认知方面,宝宝是可以逗笑的,当爸爸妈妈他交流的时候会出现笑容。40天的宝宝最主要的就是观察这三个方面。
答案是肯定的,新生儿是可以用碘伏来消毒的,最常用的适用于新生儿肚脐的消毒,如果宝宝肚脐出现的红肿、流液,是可以用碘伏来消毒的,每日2到3次,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 因为碘伏它对皮肤的刺激性比较小,很安全的,是常用的消毒剂,可放心使用。
新生儿痉挛症的症状主要是宝宝会成串的出现点头拥抱状发作,有的还伴有哭闹,每天可以发生几次到数十次不等。 常伴有精神发育迟缓,做脑电图比较有特异性、呈高度失律,婴儿痉挛症是一种比较难治性的癫痫。 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好在一个月之内控制癫痫发作及使脑电图的高度失律消除,这样才不会进一步影响宝宝的认知发育。
新生儿宝宝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而且胃处于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所以宝宝很容易出现吐奶现象。为了避免吐奶的发生,建议宝宝的奶嘴最好是用s号的,按需喂养,不要在宝宝太饥饿的情况下喂奶,不然容易发生呛奶。 同时喂完奶以后最好是竖着抱拍一下嗝,等嗝打出来以后再平反,另外如果宝宝膈肌比较兴奋出现反复的打嗝,可以适当喂点温水就可以很快的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