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观察一下宝宝大便的次数,如果明显增多大于六次以上,还呈黄稀便带水样,可口服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来收敛止泻,如果反复的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化验大便常规,要排除是否有乳糖不耐受,或者是牛奶蛋白过敏。 如果是乳糖不耐受,可以用乳糖酶或者是食用低乳糖奶粉,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可以使用水解氨基酸奶粉喂养,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要避免花生,牛奶,鸡蛋,麦麸等食物,要观察宝宝的尿量,避免脱水。
主要是由于宝宝的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一个昼夜的觉醒时间仅为2到3个小时,也就是宝宝几乎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8到20小时,除了吃奶的时候几乎都在睡觉。 当宝宝吃奶的时候,经常就出现吃几口就睡着的情况,这时候妈妈可以轻轻地揪揪宝宝的耳朵,或者弹弹足底刺激他继续吃奶,如果宝宝每天的尿片换到了6到8张,就说明宝宝的奶量是足够的,可以保证宝宝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宝宝应该补什么,到底什么时候补,新生儿出生半个月以后需要补充维生素AD,维生素D主要是促进钙的吸收,来源于除了补充的维生素AD以外,还有光照合成。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400个单位,如果是奶粉喂养,可以隔一天补一次,然后每天晒小时左右的太阳,这样才能够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增长。维生素A也是需要补的,它有利于宝宝的视觉发育,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补充维生素AD滴剂。
新生儿ft 4偏高也就是甲状腺功能增高,要考虑在妊娠期妈妈有没有甲亢,促甲状腺激素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要观察一下宝宝生后有没有色潮红、烦躁多汗、奶量大等甲亢的表现,大部分是不需要治疗的,可以自行缓解。 在出生后1到3个月之间,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新生儿很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如果超过了三天没有大便,而且出现腹胀、呕吐、干呕等情况是可以用开塞露的。 新生儿6天是可以用开塞露的,可以挤小半支进肛门,然后停留一两分钟都能立即拉出大便。 也不用担心,只要不经常反复使用,也不会有任何依赖性的。 如果长期的便秘可以吃一段时间的益生菌调理一下肠道,这样也能够缓解便秘,不一定都要靠开塞露。
20多天的宝宝睡觉老是哼哼唧唧,这种情况主要考虑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宝宝是否饿了,如果宝宝在饥饿状态下肯定是睡眠不安的; 第二、宝宝的尿片是否需要更换,如果是拉了尿液,尤其是大便,宝宝肯定不舒服,也会影响睡眠; 第三、大部分宝宝在两个月之内很多都有肠胀气的表现,主要表现为爱使劲儿震气,放屁比较多,经常面色通红,老是哼哼唧唧,睡眠不安,这时候可以每天给他做一下排气操,同时口服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这种情况要在宝宝三个月以后才会逐渐缓解。
如果宝宝出现反复的发烧,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无法改善时,并且出现精神吃奶差、呕吐、抽搐等情况,就要警惕是否发生颅内感染。 因为新生儿宝宝的血脑屏障比较薄弱的,细菌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颅内引起感染,这时候需要做腰穿来明确,做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的时候,宝宝是会做局部麻醉的,所以只是在局麻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疼痛,做完腰穿以后为了预防低颅压,要去枕平卧4到6小时就可以了。腰穿一般没有太大的副作用,是比较安全的。
新生儿宝宝一直喜欢使劲满脸通红,面部有时候感觉都扭曲,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几乎所有的新生儿宝宝都会有这种情况,原因很可能是宝宝有肠胀气,经常使劲,放屁多。 需要怎么处理,妈妈可以下载网上视频练习做排气操,每天坚持2到3次,也可以轻轻揉揉肚子,按顺时针逆时针交替的按摩,口服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 经过上述处理,一般可以得到缓解,但很多宝宝都会持续两到三个月左右逐渐消失的。
由于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呼吸循环重新建立,肺部还有一些残留的羊水等,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吐泡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另外宝宝的吞咽功能还比较弱,也会出现吐泡泡的,这种情况也不用担心。 但是也要观察一下宝宝的体温、有没有急促、咳嗽,如果有上述症状而且吐泡泡比较明显,这就需要警惕是不是肺炎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宝宝抬头早并不是什么疾病,而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抬头体现的是宝宝的大运动发育,宝宝刚刚出生头部都可以抬起来1到2秒的。 在新生儿时期,如果每天让宝宝趴着练习一下抬头,每次大约1到2分钟,后面随着抬头比较稳,可以逐渐延长,每天可以练习2到3次。通过这样的练习,宝宝抬头会抬得比较稳。 一般三个月的时候抬头就很好了,而且在生后两周要常规的补充维生素AD,这样才有利于钙的吸收,也是可以促进宝宝发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