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是一种复方降压药物,由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两种降压药物组成。氨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容易引起反射性的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心率加快、面部潮红以及下肢及踝部水肿等副作用。 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有时在开始使用时还会引起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升高,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一起组成复方制剂,属于长效的降压药物,在降压治疗中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降压的疗效。
bnp前体在临床上用于心衰的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估,当bnp前体<300ng/L时,可以排除急性心衰,bnp前体<125ng/L通常可以排除慢性心衰。 在诊断急性心衰时bnp前体还要根据年龄和肾功能进行分层,50岁以下的患者bnp前体水平>450ng/L,50岁以上>900ng/L,75岁以上应该>1800ng/L,肾功能不全时应该>1200ng/L。其他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左心室肥厚、贫血、高龄等,bnp前体也会升高,在临床上要注意分析。
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滞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到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其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同时可以降低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 此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还能延长窦房结和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房室结的传导,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常用于高血压的降压治疗,非二氢吡啶类常用于治疗心绞痛以及临床上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低密度脂蛋白的合适水平为<3.4毫摩尔/升,而低密度脂蛋白3.4-4.1毫摩尔/升属于边缘升高,>4.1毫摩尔/升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所以低密度脂蛋白4.27毫摩尔/升是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 因此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患者,需要积极的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控,要减少动物性脂肪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的摄入、控制体重、积极运动、多吃蔬菜等。必要的时候需要给予他汀类的调脂药物,以积极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心衰可以由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阶段所引起。心衰的患者如果伴有糖尿病,会使心衰的进展加快,而且糖尿病本身就会引起糖尿病心肌病,进一步加重心衰的发展,特别是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之下,容易导致心衰的反复发作。 此外糖尿病的患者往往存在心脏的能量代谢异常,也会加重心衰的进程,而且糖尿病的患者容易伴发一些感染性的疾病,从而也会诱发心衰的病情加重。心衰的患者如果伴有糖尿病,在积极控制心衰的同时,还要积极的控制血糖,要使血糖长期保持在控制目标。
正常人甘油三酯的水平为1.7毫摩尔/升,甘油三酯3.6毫摩尔/升,属于甘油三酯升高,对于甘油三酯升高的人,需要积极的改善生活方式,以降低甘油三酯,要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减少烹调用油,建议用一些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同时还要积极的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增加运动,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控,血清甘油三酯仍然升高,必要时可以给予,贝特类的降脂药物,把甘油三酯控制在正常水平。
脂蛋白a的浓度主要是和遗传有关,基本上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的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脂蛋白a升高的病人是可以吃鸡蛋的,但是由于鸡蛋里面的蛋黄含有比较高的胆固醇,所以鸡蛋不能多吃,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一个。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其结构在蛋白质方面和低密度脂蛋白很相似。研究表明脂蛋白a可以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上的聚集,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发生的危险性。脂蛋白a浓度明显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主要是遗传因素所造成的,脂蛋白a的脂质成分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的浓度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当脂蛋白a大于300毫克/升,称为脂蛋白a升高。 当脂蛋白a大于300毫克/升时,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升高,所以脂蛋白a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脂蛋白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蛋白a升高,还可以见于一些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以及服用生长激素等情况下。
低密度脂蛋白的合适水平是小于3.4毫摩尔/升,所以低密度脂蛋白3.5毫摩尔/升,属于边缘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被修饰后变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以进入血管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3.5毫摩尔/升的患者,需要积极的进行饮食方面的调控,要减少动物性脂肪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多吃蔬菜,要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如果患者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还要给予他汀类的调脂药物,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长期控制在目标范围。
正常人血清中,甘油三酯的范围是小于17毫摩尔/升,所以如果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浓度为3.42毫摩尔/升,属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于高甘油三脂血症的人,需要积极的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控,包括增加运动,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另外在饮食上要清淡饮食,控制每天摄入的膳食总热量,要减少动物性脂肪,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的摄入,要戒烟限酒,多吃蔬菜,如果经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控,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仍然升高,可以给予贝特类的药物,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