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发出的血管,主要有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动脉是由左心室发出,血液通过左心室泵入到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给全身组织器官供应氧气和养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肺动脉由右心室发出,右心室通过右心房收集全身的静脉血,然后把静脉血泵入到肺动脉。 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的毛细血管,与肺泡内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把二氧化碳排到肺泡。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通过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完成主肺动脉循环的整个过程。
中医中药对某一些心动过速的治疗,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中医中药治疗心动过速,可以采取针灸以及给予中药制剂的办法,也有一些中成药对心动过速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于心动过速的治疗,中医中药主要还是起辅助治疗作用。心动过速的治疗,主要是首先要明确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 比如甲亢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治疗上主要是要积极治疗甲亢,只有甲亢得到控制,心动过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对于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动过速,主要是需要通过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心动过速才能好转。
一般窦性心率为60-100次/分,大部分人在60-80次/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心跳偏慢一些更好,当然这需要在生理状态下,但也不是越慢越好,如果心跳慢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减少心输出量,从而导致外周器官组织血液的灌注不足。 在临床上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比如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尽量将心率控制在60次左右,对于患者更有利,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对于心跳过慢的患者,要积极明确原因,如果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所引起,导致严重的脑供血不足的情况,需要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运用综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首先要积极治疗心衰的病因,如有高血压就要给予降血压药物,如果有糖尿病就要给予降血糖药物,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要给予抗甲状腺药物。 另外要给予减轻心衰症状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予强心药物,以及扩血管药物,还要给予抑制心肌重构,改善预后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阝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升压药包括普通的升压药以及在急救的时候所用的升压药,普通的升压药最常用的有a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另外还有其他药物麻黄素、氟氢可地松、利他林等药物。 在临床上用得更多的是在急救时所用的升压药物,最常用的升压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等等。 这些药常常用于一些疾病导致的急性的低血压状包括大失血、大量丧失体液、过敏等引起的低血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低血压状态、心力衰竭引起的低血压,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稳定型心绞痛常常发作,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另外饱餐、寒冷、心动过速等也可以引起心绞痛的发作。 在游泳池由于水温很低,也会诱发心绞痛的发作,这时候患者要立刻离开水凉的环境,要到温度高一点的地方,立即把身上的水要擦干,全身要保暖。如果有硝酸甘油等速效药物,要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千万不要在水里面呆的时间太长,不要强行留在凉水里,这样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心绞痛的患者,一定要积极的避免这些诱发心绞痛的诱因。
心悸通过中药调理能否痊愈不复发,这要看引起心悸的原因。如果通过中药能够把引起心悸的原因治愈,心悸就不会复发,如感染性的发热所引起心悸,通过中药治疗把感染控制心悸就会痊愈,但是大多数的心悸是很难通过中药就能治愈的。 心悸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心悸,只要去除诱因,心悸就可好转,但是一旦诱因又存在,心悸就会复发。病理性的心悸常常见于一些慢性疾病所引起,如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搏动增强、慢性心力衰竭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一些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依靠中药调理很难得到痊愈。
心脏血管斑块也就是冠状动脉发性粥样硬化、局部出现斑块,严重的会产生严重的血管狭窄甚至急性闭塞,从而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能消除,但是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使局部斑块长期保持稳定,不再进展,并能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 规范的治疗,包括积极改善生活方式,给予调脂药物调整血脂、稳定局部斑块、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心肌梗塞,还要积极控制相关的危害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等。合适的患者还可以给予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治疗。
劳累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劳累可以引起大脑兴奋性升高,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另外由于劳累还容易引起失眠,更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 因些劳累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产生。在生活中需要避免一些引起血压升高的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抽烟、喝酒、饮浓茶及咖啡等。生活中要保持心态平和,身心愉悦,忌大喜大悲。另外也要合理选择降压药物,长期服用将血压长期控制在目标范围,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防止并发症发生。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属于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肾动脉主干或者分支狭窄而引起,其常见的病因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人血压常常进展迅速或者突然加重,体格检查时可以在上腹部或者背部肋脊角可以听到血管杂音,肾动脉彩超或者CT或者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有肾动脉的血管狭窄性病变。肾血管性高血压可以通过给予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纠正血管狭窄,有些患者解除狭窄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