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饮合六味地黄丸是可以一起吃的。 生脉饮,具体成分有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滋阴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导致的乏力、心悸、口干等症状。六味地黄丸,具体组成包括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具有补肾滋阴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潮热、腰酸、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等。 这两个没有冲突,如果是肺肾两虚,气阴不足者服用更加合适。
六味地黄丸水蜜丸,是一种中成药,又叫做地黄丸,是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组成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遗精盗汗,足跟疼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另外脾虚易腹泻者不适合服用。
精血亏虚,又称之为肝肾亏虚。中药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也可以生精,所以有精血同源,或者肝肾同源之说。即血虚日久可以伤精,形成精血亏虚。 精虚,会影响血的生成,导致精血亏虚。临床可以见到头晕、眼花、耳鸣、脱发、白发、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细等症状。所以治疗精血亏虚需要滋补肝肾、填精养血,可以服用右归丸。
脚心热一般是阴血亏虚,或者下焦湿热导致的。 阴血亏虚引起的脚心热,一般夜间明显,伴有潮热盗汗、口干、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疗需要滋阴补肾,降火,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下焦湿热导致的脚心热,一般还伴有瘙痒、下肢红肿、食欲不振、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等症状。治疗需要清热化湿,可以服用四妙丸,或者三物黄芩汤。
手脚发热,一般是是阴血亏虚导致的。因阴血亏虚,阳气相对亢奋,虚热内扰,故出现手脚发热,一般是手足心明显,夜间加重,还伴有潮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疗需要滋阴补肾清热。 一般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茱萸),或者二至丸。如果脚心明显的话,可以服用三物黄芩汤。
脚底冰凉,可以是气血不畅导致,或者气血不足,或者阳气亏虚导致的。气血不畅引起的脚底冰凉,一般程度比较轻,时轻时重,伴有心情不佳等症状。 治疗需要疏肝理气通络,可以用四逆散,气血不足导致的脚底冰凉,一般伴有疲乏无力,心悸心慌,头晕耳鸣等症状。可以用人参养荣丸。阳气亏虚导致脚底冰凉,一般程度比较重,伴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可以用右归丸。
加味消遥丸,是一种中成药,由丹栀逍遥散加工制作而成,是逍遥散加栀子、牡丹皮,其具体组成包括牡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黄等,具有疏肝清热养血健脾的作用。其中逍遥散养血疏肝健脾,栀子、牡丹皮清热。 加味消遥丸可以用于治疗血虚肝气化热导致的疲乏无力,胃纳不佳,两胁胀满,口干,心情不佳,心烦,月经不调、夜间睡眠不安等症状。
黄连上清片,是清肺胃火的。黄连上清片是一种中成药,具体组成包括黄连、栀子、连翘、菊花、黄柏、石膏、桔梗、黄芩、白芷等药物,具有疏散风热,泻火止痛的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风热上攻,肺胃郁热导致的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头痛,头晕,眼睛红肿,口舌生疮,口干,大便干结,耳鸣耳聋等症状。 黄连上清片比较苦寒,所以脾胃虚寒者不适合服用。
黄连上清片是泻肺胃火的。黄连上清片,是一种中成药,具体组成包括黄连、连翘、栀子、菊花、薄荷、石膏、川芎等药物组成,具有祛风清热,泻火止痛的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风热上攻,肺胃热盛导致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口干,大便干结,耳鸣耳聋,舌苔黄舌红,脉数等症状。另外如果脾胃虚寒,阳虚,易腹泻者不适合服用。
多汗症,是指不因外感所引起的异常汗出,可以分为自汗、盗汗等。自汗,指不因运动等原因导致汗液自出。盗汗是睡觉时出汗,醒后汗止的病症。引起多汗的病因包括肺气亏虚,一般多见自汗,伴有疲乏无力,怕冷等症状,可以服用牡蛎散或者玉屏风散。 阴虚内热,多见盗汗,常伴有潮热,口干,可以服用麦味地黄丸,或者当归六黄汤。湿热内蕴,可见黄汗,舌苔黄腻,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