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长期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中西医治疗,尤其是冠心病的支架...
出现心电图异常Q波常见于以下情况: 1、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上可表现为QRS波增宽,R波递增不良,即出现异常Q波。 2、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I、aVL、V5、V6导联可出现有异常Q波。 3、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异常Q波。 除了上述疾病外,正常人群也可出现有心电图异常Q波,因此疾病的诊断需综合判断。
心电图U波明显多表示U波的改变。 1、U波增大:多见于心动过缓、应用洋地黄、胺碘酮或者低血钾、高血钙等,均可出现U波波幅增大。 2、U波降低及无U波:U波幅降低到何种程度为异常尚无详细定论,但它可见于心室肥厚、冠心病、心衰等心电图中。 3、U波倒置:主要是由病理因素引起,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等。
一线抗高血压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 1、利尿药:主要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2、钙离子拮抗剂:主要包括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等。 3、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4、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主要包括氯沙坦、缬沙坦等。
心电图心率不齐主要有三方面所致: 1、生理性因素:儿童与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胸腔内压的变化、神经传递功能的调节能力未完善,均可导致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属正常生理现象。 2、生活习惯因素:如青壮年经常加班熬夜,长期饮用浓咖啡、生活压力大等。 3、病理性因素:如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心跳也就是心率,100次/分有点偏快。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心率100次/分钟是偏快的,要根据病人基础疾病的状态,比如是否合并有贫血、甲亢等来进行决定。
单纯进行心电图检查无法看出心肌炎。 心肌炎时会出现心肌炎性水肿,同时伴有邻近心肌细胞坏死和变性,从而会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通过心电图检测心肌炎患者时,可观察到心律失常、ST-T改变或者出现病理性Q波等异常改变,此时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排除其他相关心脏疾病后,才能考虑诊断心肌炎症。
心电图不能直接诊断供血不足。 如果病人正好是在胸闷、胸痛时,尤其是活动以后出现胸闷、胸痛,ST压低或者T波倒置,这时可考虑是由于心肌缺血所导致的供血不足。 但如果病人心电图上只有T波异常,就不能完全根据心电图来诊断心肌缺血。还要结合病人的症状、心电图或者运动实验等,来明确是否出现了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T波改变应该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1、正常T波改变:见于运动、紧张、焦虑时,或者过度劳累、熬夜后。此时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只需要在消除诱因,如缓解压力、充分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 2、电解质紊乱:此时应该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 3、心脏疾病:此时应该治疗原发病。
异常心电图的原因如下: 1、操作不当:病人紧张、焦虑,体位不正确等导致。 2、心律失常:常见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心动过速等。 3、心脏器质性疾病:各种器质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比如心房增大、心室增大。另外,心绞痛时会出现ST段的压低;心梗时ST段会抬高等。
心跳140次/分是否危险,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如果是在跑步、打球等重体力活动后出现,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经过休息便可改善。但平静呼吸下心率达到140次/分,可能是甲亢或贫血等疾病引起,经过积极治疗后危害也不大。但出现持续性心率140次/分,则可能是心脏方面的疾病,这种情况比较危险。
室颤心电图特点是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及T波。 心室颤动意味着心脏的电活动变得十分紊乱,在心脏上呈现快速而不规则的状态,心电图表现为一种无序的颤动波曲线。心室颤动是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窦性心律,不然患者死亡的几率较高。
高血压心跳加快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心脏疾病导致。 1、生理性因素:如短时间内饮用了浓茶、咖啡或者情绪激动、进行了剧烈运动等。 2、心脏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者高血压合并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
降血压可通过按摩头部、按摩脚心以及特定的穴位。 1、按摩头部:如印堂、太阳、拜会、风池、风府等。 2、按摩脚心:脚心为涌泉穴的位置,按摩脚心可使全身血液循环,有活经活络,可以预防血压升高。 3、特定穴位:可以按摩太阳穴、太溪穴和大肠经上的曲池穴。
药物一般不能软化血管。 随着年龄增加,血管会不可避免的老化、变硬、弹性逐渐变差,这是正常的衰老的过程,目前国内外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过程的发生。 但可以通过纠正危险因素,比如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来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降血压的药物如下: 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 2、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24小时心电图能查出以下疾病: 1、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提供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等信息,因此可动态评估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2、心肌缺血:可能出现ST段一过性抬高或压低或者异常Q波。 3、晕厥:做动态的时候会发现有心脏停跳或者室性心动过速。 此外,还可提供心脏变异性的信息。
低压高于90mmHg以上提示血压升高,可通过以下办法缓解: 1、休息:充足睡眠可改善低压高现象。 2、去除不良习惯、健康饮食:如忌烟酒,低盐、低脂饮食。 3、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4、适度运动:适度的锻炼可使血管壁弹性增强,有效改善低压高。 5、口服降压药:通过生活方式改善不了,就需服用降压药。
卡托普利片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卡托普利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从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另外,这类药物还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衰、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种类降压药物。
舒张压90mmHg属于高血压,其危害有如下几种: 1、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后,血管内壁会因高压而受到损伤。 2、在血管内皮损伤的基础上,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到损伤的血管内壁周围,最终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3、靶器官损伤,如脑中风、脑出血、冠心病、心肌缺血等。
女人血压低可吃以下几种食物: 1、盐多的食物:在做菜时可以多放一点盐,有助于升高血压。 2、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红枣、桂圆等。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鱼肉等。 如果频繁出现血压低,引起头疼头晕的状况,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