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心衰、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病的诊治、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尤其...
这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第一是不是明确是室上心动过速,因为心动过速相关的疾病有非常多的种类,如果明确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很少导致猝死。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还有预激的旁路,而预激的旁路,前传功能非常强大。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个是频率在150-250次之间。另一个是QRS波群的形态。正常人的QRS波群是非常窄的,从心房传导到心室,有特殊传导系统导致心室同时出击,因此QRS波群非常窄,心室收缩效率很高。
心脏像个发动机,发动机是有电路的,电路发生错乱要及时去探明电路。所有的心脏电路都在心脏内表面,因此在脖子附近的血管、锁骨下的血管以及股静脉、股动脉,穿刺并放置一根标测电极,到心脏相应电活动区域,诱发和复制发生的心动过速,探明哪个部位、哪个局噪点产生异常的电路活动。
发作当时如果是以前明确过的,确实是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也排除了其他的问题。医生建议你口袋备药,那么这时候药可以顿服,这样有助于一次终止。但如果不是医生指导下的,而且不能明确机制的,我认为在家里用药还是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与其用药的话,不如用一些物理的方法。
我们的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还有心房心室之间的交界区,我们把心室发生的心律失常,以上的所有的包括心房窦房结,包括交界区产生的心律失常,一概都叫做室上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当中一个类别范畴,它因为发作的机制是非常明确的,发作的病因也是非常明确的,那么发生的种机制很明确,它的治疗方法也是非常明确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打个比方,心脏的正常传导路径上多长了电线,在正常的电线和多长的电线之间容易形成电线短路,短路后造成心动过快,叫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静状态下,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次数在60-100次;
这问题问得好,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为心房和心室基本上还是一比一,可以互相同步的,它的泵血功能,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少。但是室性心动过速,心房在自己跳自己的,每分钟六十到一百次,而心室发生过快的异常跳动,会导致病人发生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包括血压降低、休克状态、头晕、乏力、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有些严重的病人,会突然蜕变为更快速的恶性的室速,或者室颤导致病人发生猝死。
室上性心动过速诱发的原因有喝酒、喝咖啡、过度紧张、劳累、睡眠呼吸暂停。正常时电路按照一定的路径向下,由心房传到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交界区域,再传到心室,心房心室迅速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电通路异常导致心房心室过快收缩,达到150-250次,过快频率的收缩导致病人发生很严重的症状,心脏跳动非常快,同时伴发有疲倦、乏力、大量出汗、冒冷汗、恶心、呕吐、气短、胸闷或头晕目眩等症状。
关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打个比方,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是绝缘的,在绝缘层当中只有一条电通路,即房室交界区,房室结能够连通心房和心室电活动,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即房室之间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多长出来的电线,因此在正常的房室结电线和异常的电线之间形成连续的异常冲动,导致心跳过快,产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通过心电图能够大概明确类型,之后还需要通过微创的手段——心内电生理检查来确诊。拿一根导管,通过局部麻醉,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到达心脏相应的解剖部位,用电活动去刺激和诱发心动过速。绝大部分有病理基础的病人都能够诱发和复制出临床发作的心动过速,这时去明确心脏哪个部位有多长的电通路,哪个部位有异常的电活动,导管通电产生射频能量,把病灶消融,对小的局灶病灶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后,这种病就得到根治,再也不会发作。
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不需要特殊护理,发作后要监测血压、心率和脉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家里面最好有常备的血压计来测定病人的脉搏,给医生提供参考。发作时可以采用Valsalva动作,比如憋气、深吸气、憋气、用力呼气,像解大便的动作或拿很细的针芯或者气球用力吹,坐位的姿势下吹,吹到胸腔内压力非常高的时候,立刻躺下把四肢抬高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
关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用药,由于它的发作非常偶然,非常随机,是发作性疾病,发作后马上终止,因此国外有些指南当中会推荐发作病人口袋里装普罗帕酮等药。预激综合征的病人,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等都不能用,所以会主张病人使用普罗帕酮。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脏电活动紊乱后导致心动过速的疾病,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可以发生在健康人,也可以发生在伴有心脏器质性疾病的病人身上,表现为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心室率很快,在150-250次之间。绝大部分病人会伴有明确的心悸、心慌的感觉,甚至有头晕、乏力、胸闷、憋气、活动后气短等,这类病人有明确的发作史,有些人甚至一年发作好几次,每次发作持续5-10分钟,或者是1-2个小时,甚至发作一整天。
遗传的几率不高,我们很少发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爸爸妈妈有的孩子,有遗传的概率,根本跟遗传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是毕竟有一些心动过速,就不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了,是有遗传的倾向。包括一些心理生理的疾病,包括长QT间期综合症,brugada综合征,还有一些离子通道的疾病,短QT间期综合症,这些都可能会导致病人发生家族的遗传和聚集。
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是突然发作的心慌、心室率特别快,年龄大、心脏基础储备差、合并有冠心病、心脏血管狭窄或堵塞、心脏供血不足时,症状相对比较严重。有些病人会出现心功能下降、心衰、晕厥倒地或其他意识障碍倒地。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心肌会受到损伤,发作时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比如病人是个飞行员、司机,发作心动过速会有些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做危险深井作业或高难度、高危职业如高空作业的电工等的病人。只要发生心动过速,马上终止目前所进行的活动并尽快就医,绝大部分是很安全的。
治疗方法叫做射频消融术,这种手术发展了几十年将近一百年,它的机制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治疗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微创安全成熟的技术。因为我本人从事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做这种类似的手术也长达12年,已经有了几千台的经验,甚至都可以讲99.9%是根治的、安全的。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抢救涉及到非常严重的类型,包括特殊的室上心动过速,如心室率过快、持续时间过久、病人基础疾病较多、年龄较大,以及合并有高血压、心脏功能不良、冠心病、心脏供血功能障碍的。这时的心动过速会导致病人发生心衰恶化、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等严重问题。
室上性心动过速饮食上没有特殊的要求,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疾病发生在健康人群,是发作性疾病,不是慢性进展性疾病。在饮食上面不必过分苛求,以健康状态、营养结构、生活习惯为依据综合膳食,保证营养丰富、足够的热量,结合适当的体力运动消耗过多能量。
室上性心动过速首先要注意避免发作的诱因,如剧烈活动、焦虑、饮酒、咖啡等,其次是发作当时的症状,数脉搏跳动的次数,给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有些人发作很偶然,当时没有办法记录心电图,反复发作好多年,仍然找不到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