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引起心绞痛。 长期的高血压会加重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狭窄。高血压还会导致左心室增厚,心室增厚对氧的需求会增加,可以间接的导致心肌缺血。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如果心肌供血突然减少,就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的症状,高血压是引起心绞痛的常见原因,病情严重的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积极控制血压水平有利于防止心绞痛的发作,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高血压可能会引起腿肿。 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脏的负荷增加,为了能足够的射出血液,左心室会代偿性的增厚,而增加心脏的收缩力。长期高血压就会使左心室增厚持续存在,心室增厚会出现相对性的缺血。长期缺血就会导致心肌收缩力的下降,出现左心功能不全,间接的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可以出现腿肿的症状。 高血压患者出现腿肿,要注意控制好血压水平。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利尿剂。
高血压可能会引起腿无力。 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出现痉挛。脑血管痉挛之后可以导致脑细胞的功能下降,使患者出现腿无力。高血压可以导致脑动脉出现硬化。脑动脉发生硬化后也可以引起脑梗死。脑梗死会导致脑细胞坏死,表现为腿无力。高血压还有可能会引发脑出血,也会使患者出现腿无力的症状。 高血压出现腿无力,要及时进行头颅CT的检查,明确腿无力的具体原因。
严重的高血压会导致手抖的症状。 血压突然升高的患者可能会伴有心动过速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过度的紧张、恐惧,就会有手抖的症状,和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过度有关。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在病情突然发作时就可以出现手抖的症状,同时伴有心悸等症状。嗜铬细胞瘤会突然释放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会兴奋心脏导致血压骤然升高。 高血压患者出现手抖的症状要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必要时要给予患者镇静的药物进行治疗。
高血压会引起呕吐。 长期血压升高的患者,容易出现脑动脉的硬化。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现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症状加重时,可以出现头晕,伴有恶心、呕吐。严重的高血压会导致脑功能异常,出现高血压脑病,也会出现呕吐的症状。少数高血压可以出现急性脑出血,脑出血发生后颅内压力明显升高,也会表现为呕吐。 高血压患者出现呕吐,注意查找病因,同时积极控制血压水平。
高血压会引起蛋白尿。 长期的高血压对肾脏会产生损害,损害的原因和肾小动脉硬化有关。肾小动脉硬化会导致肾小球的功能异常,肾小球会出现功能受损,有可能导致蛋白从肾小球滤出,尿液中就可以出现蛋白。要定期的进行尿常规的检查,了解是否出现了蛋白尿。高血压患者出现蛋白尿,要选择ACEI或ARB类的降压药,能够减少蛋白尿。 高血压患者出现肾功能受损时,对血压要求比较严格,要加强降压药物的治疗,并监测血压。
高血压会引起脑溢血。 血压水平骤然升高会导致颅内的压力明显增大,会引起脑血管出现过度的扩张。脑血管扩张之后会导致血细胞的渗出,可能会导致脑溢血。脑溢血发生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头痛,同时可以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高血压不但会导致脑溢血,有些患者还可以发生更加严重的脑出血,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持血压水平平稳,防止出现脑血管的意外。
高血压可以引起脸肿。 早期的高血压很少会引起脸肿,严重的高血压会引起脸肿。长期严重的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的损害,肾损害之后,肾脏的功能就会下降,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体内的水分不能有效的排出体外,而导致水分潴留,会导致患者出现脸肿的表现。早期主要表现为眼睑的水肿,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水肿的范围会逐渐扩大。 因此,高血压引起的脸肿,要积极控制血压水平,适当给予利尿治疗。
高血压患者会引起脚肿。 高血压引起脚肿,大多和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关,比如高血压可以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加重时就可以出现脚肿。高血压还可以导致肾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会影响液体的排出,也可以导致脚肿的症状。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也会引起脚肿,比如有些降压药的副作用,可以出现脚肿。 高血压出现脚肿,要注意分析病因,不同的患者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会引起肌酐升高,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短期内血压严重升高,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表现为尿量明显减少; 第二,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动脉出现硬化。肾动脉硬化之后,会引起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从而引起肾脏的损伤,可以出现血尿、蛋白尿。如损害持续存在,可以导致肾功能不全。 这两种原因,都会出现肌酐的升高。高血压患者出现肾损害,要积极的控制血压水平,同时给予保护肾功能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