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症状包括外观的改变,如驼背、侧弯、身高变矮,以及肩膀、骨盆的高低不平。 其次,还会出现疼痛,如背部、腰部持续的酸痛以及锐痛,尤其是活动、久坐或者久卧之后。 第三,脊柱活动受限,如弯腰、转身困难,平衡感偏差。 第四,还会出现神经压迫症状,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者脊髓,引起下肢麻木、疼痛无力,甚至是大小便的困难,假如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第五,还会导致心肺功能受损,如严重的胸椎后凸,压迫了胸腔,导致胸闷气短。 第六,脊柱畸形还会导致消化问题,如腹部受压,可能影响食欲和消化。 最后,脊柱畸形还会影响心理,如形象的改变、疼痛,也会导致情绪低落。
对于长期瘫痪卧床的老人,已经形成结构性脊柱侧弯,通常是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首先,骨骼已经变形;其次,肌肉已经严重萎缩无力;第三,经过长时间的不正常状态,软组织也已经挛缩固定。 但是还是需要翻身,因为需要阻止进一步的加重。通过严格体位管理,像支具的使用、被动活动,还需要改善功能以及疼痛,提高老人家的舒适度。可以通过物理治疗,通过支具,必要时通过手术。所以重点是在于预防,以及延缓进展。
对于长期卧床形成的脊柱畸形,完全纠正达到正常状态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为骨骼已经发生重塑或压缩骨折,肌肉极度萎缩无力,无法提供支撑。韧带关节等软组织也因长时间挛缩而固定在一起。老人家身体耐受能力差,因此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
非常抱歉,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 目前的药物,如多奈哌齐、氢溴酸加兰他敏、盐酸美金刚,主要都是对症治疗的,目标是延缓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改善某些行为精神症状,譬如焦虑、幻觉,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虽然无法逆转或阻止疾病的进程,但是早期诊断、规范的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干预,譬如认知训练、生活方式的调整,其实是能显著帮助到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管理痴呆的疾病。
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非常关键,家人要留意。 老人家的这些不对劲,首先是近视遗忘,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情转眼间就忘了,仿佛问同一个问题。第二个表现是计划困难,做熟悉的家务算账,变得吃力起来。第三个是时空错乱,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分不清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语言障碍,话说到嘴边就说不出来了,以及用词不当。第五个是判断力下降,容易被骗,不注意个人的卫生。第六是兴趣减退,对爱好社会活动都失去了热情。第七个是情绪性格变,多疑、焦虑、淡漠以及容易发怒。 假如家人发现老人家出现这种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请尽早就医排查。
老年痴呆症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其确切病因非常复杂,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年龄是最大的风险因素,研究表明65岁后的风险显著增加。其次,遗传和家族史也增加风险,如特定的基因,例如载脂蛋白Eε4与此有关联。第三,大脑的病变,如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tau蛋白缠结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第四,血管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中风等,都会损伤脑血管,影响脑供血,增加痴呆的风险。第五,缺乏运动、吸烟、酗酒、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以及社交孤立等也是助推因素。 老年痴呆并非由单一因素导致。
预防老年痴呆的核心是管理好风险因素,促进大脑健康。 首先,要管好三高和血管,三高指的是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同时戒烟限酒,预防中风。其次,需要均衡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或者MIND饮食。第三,需要坚持运动,每周进行一定数量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再加上力量训练。第四,需要勤用脑袋,终身学习、阅读以及玩益智游戏,培养爱好。第五,参加一定的社交互动,保持人际交往。第六,要保护听力和视力,听力损失以及视力下降都是重要的风险因素,需要进行及时干预。第七,要保证睡眠质量,管理好压力。 预防痴呆,越早开始越好。
老年痴呆锻炼的原则应该遵循安全、规律、适度以及愉悦的原则。 首先推荐的是有氧运动,比如说快步走、室内脚踏车、室外运动以及健身操,像八段锦、太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可以分次进行。其次是力量训练,比如说弹力带、辅助深蹲,每周可以进行2~3次,从而维持肌肉力量。第三,除了上面说的有氧以及无氧,还可以做平衡训练,像站姿提踵、单脚站立。第四,还需要增加柔韧性锻炼,像拉伸。 所以老年痴呆运动的关键点在于,选择熟悉、安全的环境,有人陪伴,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鼓励而非强迫。假如运动中有更好的交流,注意补水休息,也要避免高风险的活动。
用脑过少,或者说缺乏认知刺激,是老年痴呆的重要风险之一。 大脑就像肌肉,用进废退。长期缺乏学习、思考、社交等认知活动,大脑神经间的连接就会减少,认知储备也会减少。这使得大脑出现病变,比如淀粉样斑块时,更早更容易表现出痴呆的症状。 因此,要保持阅读、学习新技能,比如下棋、社交聊天等,这些都能锻炼大脑,建立认知储备,有助于延缓认知衰退或症状的出现。
喝骨头汤对改善脊柱畸形本身是没有直接作用的,但是作为饮食的一部分,它还是有一定的价值。 首先,骨头汤能提供水分和热量,并且含有一定量的胶原蛋白,明胶也可能对关节软组织有一点点益处。其次,骨头汤的味道鲜美,可能会增加食欲,对营养摄入有益,尤其是对老年人。 但是,骨头汤的钙含量比较低,且不易吸收,汤中溶解的钙非常少,远远不及牛奶、豆制品和绿叶菜。此外,骨头汤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嘌呤含量可能较高,对心血管健康和痛风患者可能不太有利。 因此,骨头汤可以适量饮用,作为普通汤水或调味汤底,但不能替代均衡饮食和补充钙及维生素D。预防和改善畸形,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更为重要。
长期卧床非常容易引发脊柱畸形。 卧床剥夺了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和强度的机会。当肌肉力量和重力刺激因主动活动下降时,即使有帮助定期翻身,大部分时间仍然是静态的,这会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以及组织韧带挛缩,从而脊柱逐渐失去稳定性。在重力或不良姿势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后凸、侧弯等畸形。 因此,需要通过定时翻身、良好的体外摆放以及被动和主动的活动,从而减少老人发生脊柱畸形。
老年痴呆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延缓进展。 第一,可坚持治疗,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诊评估调整。第二,需要管理合并症,严格控制好血压、血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第三,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均衡饮食,坚持运动,保持适当的认知刺激,包括阅读、游戏、音乐等认知活动。第四,鼓励参与安全的社交,还需要保持环境的稳定安全,减少混乱以及压力源,预防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预防跌倒和感染,以及处理异常的行为症状,譬如说尽早干预焦虑、激越患者的谵妄等。 还需要家人以及社区的良好照顾,可能需要耐心的照顾,尊重沟通,从而减少患者的挫折感。
情绪多变与老年痴呆有着密切关系。情绪变化是老年痴呆早期和进展期非常常见的症状。 患者可能变得易怒、焦虑、多疑,例如老是怀疑有别人偷他的东西,莫名的哭泣或情绪低落,感情淡漠,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或者情绪波动大,一会儿平静一会儿暴躁。这是因为疾病损伤到大脑中管理情绪以及行为的区域,如额叶、颞叶。情绪多变往往是家属最早察觉的不对劲之一,值得重视。
给瘫痪的老人翻身,目标就是防压疮、防畸形,保证老人安全。 原则上需要每两个小时就给老人家翻身一次,或者按需要。其次,翻身的时候需要轻柔协调,其实老人翻身常常需要两个人协作,会更安全。要有准备动作,要跟老人解释,要移开障碍物,放下床栏,双人操作,一人需要在老人的左侧,一人需要在老人的右侧,共同进行配合,同步发力,使老人家像圆木一样整体的转向,转到侧卧姿势之后,背后需要用枕头稳固支撑,双腿之间要垫圆枕,受压出的手臂要舒适放置,防止压在身上。 注意老人翻身的时候,要避免暴力的拖、拉、拽,而且还要检查皮肤、管道,以及整理翻身后,需要看看衣物有没有穿戴好。
瘫痪在床的老人家脊柱畸形了,其实营养支持还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老人家需要补充蛋白质,且需要充足,从而对组织进行修复,防止肌肉的进一步萎缩,如瘦肉、鱼肉、蛋、奶、豆制品。其次,还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从而强健骨骼,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如奶制品、深绿叶菜、钙片,以及晒晒太阳,都是很好的防止骨质疏松的方法。 此外,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从而促进伤口,如压疮的愈合。同时,还要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的发生。第五,要补充足量的水分,防止脱水和便秘,还能再吃一点抗氧化营养素,如蔬果,来对抗氧化应激。 因此,脊柱畸形卧床的老人需要少食多餐,且食物多样化,容易消化,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口服的营养补充剂。而且还要监测老人的体重以及营养指标,去咨询营养师,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硬板床的概念其实不太准确,关键在于支撑性和舒适度的平衡。 过软的床垫,如塌陷的弹簧床垫,会使箱体下陷,使脊柱处于不良的弯曲状态,从而加重脊柱的负担。而过硬的床板缺乏对骨突部位,如骶尾、肩胛及脚跟的压力分散,从而增加压疮风险,完全不舒适。 因此,推荐的是中等偏硬的支撑性床垫,例如高品质的高密度海绵床垫、独立袋装弹簧床垫或医院常用的医用防压疮气垫床。这种床垫能均匀承托身体,维持脊柱相对生理曲线,同时能有效分散压力,预防压疮。完全睡硬板床是不可取的。
即使老人家完全失能,无法自主翻身,也需要采取措施。比如,定时被动翻身,由照顾者每两小时遵医嘱协作翻身,改变体位,以减少压疮发生。 其次,翻身后需要注意科学体位摆放,每次翻身或平躺时,用枕头或支具将脊柱和四肢维持在良好的生理位置。 第三,要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照顾者每天需要多次轻柔活动老人的四肢,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而脊柱活动需要小心或有治疗师指导。 第四,床垫的选择很重要,常常需要使用防压疮气垫或海绵垫,同时提供适当的支撑。 第五,要牵伸预防挛缩,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定部位的轻柔牵伸。核心就是规律改变体位,以及适当的被动活动。
对于由肌肉紧张劳损,轻度炎症,或者神经刺激引起的脊柱疼痛和僵硬,针灸和理疗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针灸能通过刺激穴位促进内啡肽的释放,这种天然止痛剂也能调节神经,改善局部循环,松解肌肉痉挛。而理疗包括热疗,如热敷、红外线,能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疗在急性期也能消炎镇痛。常用的低中频电疗能干扰痛觉传导,也能刺激肌肉收缩。 但需要注意,针灸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由正规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不能代替体位管理、活动等基础措施。严重畸形、感染、出血倾向是不适宜做针灸的。
性格大变和老年痴呆非常有关,性格的显著改变是老年痴呆,尤其额颞叶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病的一个重要警示信号。 原本温和的人可能变得暴躁、易怒、固执、偏激,而开朗外向的人突然间变得冷漠、孤僻、沉默寡言了。原本谨慎的人可能变得冲动、行为幼稚,或不顾及他人感受,甚至出现了多疑、妄想,比如说自己的配偶不忠,有人要害自己。这种性格相变的个人情况往往提示大脑特定区域受到了损伤,应该及早就诊。
严重或反复的脑外伤确实会增加痴呆的风险,尤其是伴有意识丧失或脑挫裂伤的重度颅脑损伤。 有研究显示,这类外伤可能加速大脑中异常蛋白Tau蛋白的积累,触发类似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过程。像拳击运动员等易受反复脑震荡的人群,晚年患痴呆的风险也比较高。 因此,保护头部的安全,如骑车戴头盔是非常重要的。但并非所有的脑外伤都会导致痴呆,其风险与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次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