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老年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神经内科的脑梗死、脑出血、痴呆、帕金森病、癫痫、面神...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包括改善症状的胆碱酯酶抑制剂,还有针对病因治疗的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等等。 对于改善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最有效的药物就是溴吡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在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时候甚至可以给予静脉应用。还可以采用免疫治疗来改善它的病理生理,这包括激素,比如甲基强的松龙,还有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利妥昔单抗等免疫制剂,丙种球蛋白也可以应用。 具体选用哪一种药物,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年龄还有合并的基础疾病来综合判断。因为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可以从症状和病理来鉴别: 1、主要是看患者眼睑以上额部的运动功能是否受到影响,额纹是否存在。如果是一侧眼睑以上的额纹消失,患者不能做皱眉这些动作,这个时候可能是周围性的面瘫。如果皱眉的时候额纹还是存在的,可能说明是中枢性的面瘫。因为中枢性的面瘫,他一般不会影响额部的皮下肌肉的运动。 2、中枢性的面瘫大多是颅内的病变导致的,比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等。如果是脑肿瘤,可能还会伴有恶心、头痛等颅高压的症状,急性的脑出血或者是脑梗死,还会经常有言语不清、吞咽困难,一侧的身体手脚无力等这些中风的症状。如果没有以上这些情况,可能是周围性的面瘫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大多是面神经炎引起的,和免疫力低、近期过度劳累、面部吹风以后病毒感染有关系。
中耳炎有可能会导致面瘫。中耳炎如果感染不及时控制,会导致严重的化脓性感染。不单单会损伤到听力和平衡功能,还可能因为中耳炎向周围扩散,导致面神经炎,引起面瘫。 在早期要及时的服用抗生素正规的治疗中耳炎。必要的时候,到耳鼻喉科接受内镜下的治疗,以减轻中耳炎加重诱发面瘫的可能。如果不早期及时控制,甚至可能有诱发胆脂瘤的出现,破坏到面神经的结构,会导致永久性的面瘫。 所以要正规的处理,不能掉以轻心,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药物还有其它相关的治疗。
治疗失眠,如果是比较轻微的失眠,偶尔一次的失眠,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治疗,再结合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善;如果是严重的失眠,还是需要用西药治疗,中成药的效果可能会不好。 中药和西药对于治疗失眠的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轻微的失眠暂时不需要用安眠类的西药的药物,因为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成瘾性。通过服用舒眠胶囊等中成药物,再结合规律的作息、多锻炼、改善生活方式,一般就能够缓解。 严重的失眠光靠中成药或者是自我调理,一般效果还不佳。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右佐匹克隆,酒石酸唑吡坦等西药的安眠药物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治疗神经痛的药物,常用的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普瑞巴林等等,这一类药物可以通过直接抑制神经纤维的递质的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1、如果是三叉神经痛引起来的,常用的是卡马西平或者奥卡西平,但是使用的时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在症状缓解之后及时的停用。 2、如果是带状疱疹所引起来的,普瑞巴林的效果比较好,因为它相对来说作用更强,而副作用更少一些,但是也可能会出现头晕、头昏、胸闷、恶心不适这些方面的副作用。 患者吃的药物是因人而异的,具体需要服用多久,还是要根据患者神经痛的病情来决定,一旦好转之后就要及时的停药、减药。
治疗疱疹后的神经痛,这种后遗症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一般来说是比较顽固的,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还有其他的理疗方式来缓解这种症状。 带状疱疹发病之后有些人会一直存在着神经痛的后遗症,这和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受到了疱疹病毒的破坏有关系。治疗上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主要是加巴喷丁,这个药和普瑞巴林一样,它们都可以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治疗。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小,而止痛的效果较好。但是也会有头晕、恶心等副作用,具体到每一个人,要服用之后密切的观察,有这些副作用的表现就及时停药。当然,这些药物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擅自服用。 另外,改善这种疼痛的症状,还可以采取一些针灸、理疗、中药辅助疗法等综合的调理。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适量的运动,清淡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免带状疱疹的再次发作。
治疗帕金森药物有六大种,如下: 第一种,复方左旋多巴。它是帕金森患者常用,也是比较有效的药物,它有缓释片,还有普通的片剂。可以根据症状和病情的需要来选择。 第二种,抗胆碱能的药物。主要指的是苯海索,对震颤的效果比较好。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暂时不用。而且苯海索对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也不能使用。 第三种,金刚烷胺。主要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要慎重使用。 第四种,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常用的代表药物是普拉克索。 第五种,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剂。代表的药物是司来吉兰,这类药物如果是白天使用或者是晚上使用,有可能会引起失眠的情况。对于胃溃疡的患者要慎重使用。 第六种,恩托卡朋。这种药物可以配合左旋多巴一块服用,不能单独使用。
植物神经紊乱的治疗主要分为一般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多运动、适量休息、多和人交流、安排好工作生活、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因为植物神经紊乱,大部分是由于工作压力太大、精神紧张、人际关系紧张,或者是没有钱、经济压力过大所导致的。要降低自己的目标,避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必要的时候可以到专业的心理门诊,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一方面是调节神经紊乱的药物,比如:谷维素、甲钴胺片。另外,还有是针对各种症状的对症治疗的药物,比如:心慌的患者可以服用普萘洛尔;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用消化酶片;严重失眠的患者可以服用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安眠的药物;如果伴发有严重的焦虑抑郁的,可以服用帕罗西汀等抗抑郁的药物。 另外还可以接受中医药的治疗,这个要到中医科由医生来给予辨证施治的用药。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导致低热,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测体温是稍微偏高,但一般不会超过38度。这种低热并不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引起来,仅仅是植物神经紊乱了之后,身体的皮肤散热和产热的功能出现了紊乱所诱发。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有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着低热,但是实际测体温是完全正常,并没有低热的存在。可能只是一种感觉的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多的是表现为头昏、头晕、乏力、心慌、气短、胸闷、胃肠道不舒服、胀气、恶心等等这些症状,出现低热的情况是很少。 真有持续的低热,要警惕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细菌、病毒或者支原体的感染。必要时还是要到医院,去完善相关的检查,排除掉这些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植物神经紊乱出现了后背痛,这是比较少见的一种表现。 植物神经紊乱更常见的表现是体位性的低血压、头昏、头晕、胸闷、心慌、失眠、恶心、腹胀等。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全身游走性的疼痛、感觉异常等。后背的疼痛有可能是全身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它是人体对于长期的压力或者精神紧张,所做出的一种防御性的、反射性的症状。 植物神经紊乱大多数是长期的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方式不良所导致的。要改善生活方式,多锻炼身体,多和人交流,避免精神紧张,自我调节情绪。通过这些来改善症状,减少后背疼痛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