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感冒咳嗽可以洗澡,但应该避免受凉。 洗澡能清洁身体,减少病原体附着,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感冒是有好处的,尤其发热时还有退热作用。但注意温度适宜,避免受凉而加重病情,水温夏秋季建议37~38℃,冬春季建议38~39℃。建议简单清洗就好,不要泡澡。冬天洗澡时应该提早升高环境温度,加温衣物。 感冒咳嗽时要加强护理,清淡饮食,多喝温开水,病情加重时要及时就医。
小孩发烧流鼻血主要是局部血管扩张引起,但也不排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小孩发烧时鼻腔血管扩张,很容易引起渗血是流鼻血的主要原因。另外,发烧时鼻腔可能也受感染,导致局部糜烂而出血。也有些孩子发烧时鼻子痒而用手指抠鼻子,也会引起出血。还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流鼻血,主要是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但一般会合并身体其他部位出血。 发烧流鼻血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化验血常规及检查鼻腔,明确原因再进一步治疗。
孩子的耳屎不能自行清理,应该去耳鼻喉科检查,然后由专科医师清理。 如果不注意卫生,耳道里面会进入很多灰尘,或者进水后没有及时清理容易出现耳屎。还有些孩子分泌功能旺盛,也是耳屎多的原因。但由于耳道小,内部结构复杂而精细,切不可自行清理耳屎,以免损伤外耳道或耳膜,甚至导致听力受损。应该去耳鼻喉科就诊,由医生检查后决定是否要清理,并用专业设备清理。 耳屎是耳朵里正常的分泌物,不一定要清理。必要时应该由专科医师清理,以避免损伤。
小孩耳朵痛要根据具体原因来缓解,没有一种办法能缓解所有疼痛。耳朵痛常见的原因有中耳炎、外耳道炎、耳屎刺激等。 1、中耳炎时可以滴妥布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液,或用碳酸氢钠冲洗。严重感染时要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2、外耳道炎时可以擦抗生素软膏或滴抗生素滴耳液治疗。 3、耳屎刺激时可以清理。 经过治疗上述疾病,疼痛都能明显缓解。因此要先就医明确诊断,再做治疗。耳朵内部结构复杂且精细,不能擅自处理,以免损伤,甚至影响听力。
小孩耳朵疼大部分是中耳炎、外耳道炎引起的,也不排除是外伤或者耳道异物刺激引起的。 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入侵耳朵,感冒时病原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洗澡时耳朵进水没有及时清理,掏耳朵时损伤外耳道,耳屎过多刺激耳膜继发感染,都是耳朵出现疼痛的原因。要去耳鼻喉科就诊,检查耳道、耳膜,明确诊断,遵医嘱治疗。 耳朵是很精密的器官,里面结构复杂,发生炎症时很容易导致耳膜穿孔而影响听力。因此要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
小孩耳朵流血应该立即就医,根据具体原因做相应治疗。 1.耳朵流血常见于耳朵的各种炎症,比如中耳炎、外耳道炎,还可能有发热、耳朵痛、流脓等症状。应该立即去耳鼻喉科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可以使用含抗生素的滴耳液治疗,炎症严重时要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2.耳朵外伤也是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应该立即就医,给与填塞或静脉使用止血药止血。另外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也会出血,比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等,但同时会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这些原因引起的出血要根据病因输入缺乏的凝血成分。 3.出血时应该压迫止血,及时前往就近医院就诊。 耳朵里面结构复杂,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影响听力,造成不可逆损伤。
小孩冬季流鼻血考虑是空气干燥引起,加强生活护理就可以,但也不排外是其他疾病引起。 1、冬季空气干燥导致鼻粘膜干燥,局部粘膜或血管破裂而出鼻血。除了出鼻血没有其他症状,精神食欲和睡眠都正常。出鼻血时应该捏住两侧鼻翼2~3分钟止血。室内空气干燥可以加湿,要清淡饮食,多喝温开水,多吃蔬菜、水果。 2、鼻炎也会引起流鼻血,有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3、还有些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也会出鼻血,比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但一般会合并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的症状。 鼻出血时先捏鼻翼止血,如果出血停止,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先观察。如果出血不止,或有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小孩体温35.4℃是低体温,应该立即给予保暖处理,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就医。 1、孩子正常体温是腋温36~37℃,肛温36.5~37.5℃。35.4℃属于低体温,低体温对身体是有损害的,应该立即做保暖处理。 2、可以用盖被子、热水袋、泡热水澡、开热空调等方法升温,每30分钟复查体温一次。并要加强喂养,多喝温开水。 3、同时观察孩子精神、脸色、反应等情况。 4、经保暖处理体温上升的可以观察,体温持续不升或者精神差、脸色白、反应不好时要立即就医。
小孩的鼻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护理。 1,药物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吃抗生素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等。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可以吃抗过敏的药物,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还可以用喷鼻子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主要是用生理盐水或者专用洗鼻液清洗鼻腔,但是只能用于配合的孩子,避免清洗液误吸到肺部。 3,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去空气污浊或者污染的场所。 有鼻子痒、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鼻炎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
孩子喘粗气一般是由鼻子、肺部或心脏疾病引起,也不排外是其他疾病引起。 1、鼻炎时,鼻子不通气引起呼吸不畅,会感觉喘气粗。 2、支气管炎或肺炎时,由于炎症影响肺部呼吸功能导致相对缺氧,而出现喘气粗、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 3、心脏疾病,比如心力衰竭、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身体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组织相对缺氧而引起呼吸加快,也会有喘气粗症状。 4、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比如代谢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及其他有毒有害物中毒等。 喘气粗时应该及时就医,由医师听诊肺部,再根据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再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