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否化脓可通过以下方面判断: 1、哺乳期乳腺炎:形成脓肿时局部皮肤张力会比较高,中央区位置触摸较柔软,有液波感,就像按压装满水的塑料袋一样,通常通过彩超检查就可以迅速诊断。 2、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比较小,中央部分触摸起来较软,周边比较肿胀,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到局部的皮肤快要破溃,脓液将要流出。
只有少部分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愈。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大多数患者自身健康和生命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少部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愈,大多数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是没办法获得自愈的效果。一般来说只要患者定期监测甲功和甲状腺的彩超,定期的检查就足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对于桥本氏甲状腺炎抗体指标的升高,目前还没有一种确切有效的药物能够显著的降低抗体指标的升高。有部分专家推荐口服硒酵母胶囊,部分患者可延缓抗体的升高,获得抗体的降低。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甲状腺一种特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的增高有一部分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桥本氏甲状腺炎对寿命的影响很小。 研究发现有10%的女性可能患有桥本氏甲状腺炎,其中大部分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只是抗体指标的升高,且甲状腺也没有肿瘤疾病发生,因此桥本氏甲状腺炎对患者健康和寿命影响不大。 只有少部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出现甲状腺合并肿瘤的发生,才有可能影响到生命。
桥本氏甲状腺炎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组织,造成腺体组织里滤泡细胞的破坏,使腺体组织可能出现纤维化表现,在超声检查上就会看到腺体组织的回声不均匀,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甲状腺的结节样的产生。 对于比较异常的结节,有可能是肿瘤样的结节,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做局部的穿刺病理活检鉴别。
引起乳腺炎的原因如下: 1、哺乳期乳腺炎发生常见于乳汁淤积,同时合并有乳头皮肤龟裂,或被婴儿咬破造成细菌逆行到导管,导致炎症的发生。 2、非哺乳期的乳腺癌发生的原因可能跟患者的自身免疫机能的异常;跟局部腺体组织的外伤;年轻时产后的暴力通乳、剧烈乳房按摩造成的潜在损伤;腺体组织被特殊的细菌感染等有关。
大多数浆细胞乳腺炎都不能自愈。 浆细胞乳腺炎的发生与腺体组织中、导管中特殊的棒状杆菌,或分枝杆菌的感染有关,需通过特殊的抗分枝杆菌,或棒状杆菌等药物治疗。 如果治疗时间拖延过长,有可能造成局部皮肤的破溃,形成乳房上的窦道和慢性溃疡,引起乳房变形。如延误治疗或没有接受规范治疗,乳房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
乳腺炎的根治可通过不同类型来讨论。 1、哺乳期的乳腺炎和急性乳腺炎:早期急性乳腺炎,通过治疗乳头龟裂,采取规范抗炎治疗和乳房按摩来促进乳汁的分泌。 2、非哺乳期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炎: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状况,及是否获得规范的乳腺专科的治疗。通过规范治疗,80%以上的非哺乳期慢性腺炎患者,可获得治愈。
大多数乳腺炎不能自愈。 1、有少部分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通过乳房的按摩,促进乳汁的分泌,可以缓解局部的炎症,实现自愈。 2、大部分哺乳期乳腺炎及非哺乳期乳腺炎,基本上没办法实现治愈,需要通过医生的诊断、治疗来缓解局部的炎症。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相对比较简单,而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相对比较复杂。
浆细胞乳腺炎即非哺乳期乳腺炎,通常发生在不是哺乳期的女性身上,表现为局部乳房的红肿,严重时会形成脓肿,导致乳房破溃,形成皮肤溃疡。 当脓液流出后,可能会出现反复的流脓,最后形成局部乳房上的破溃和窦道,造成乳房变形。发生以上严重情况时,必须通过外科手术,同时口服相应的、特殊的抗炎治疗药物来综合治疗。
大多数桥本氏甲状腺炎不需要介入治疗。 1、如甲状腺功能正常且没有长结节,不需要采取甲状腺打药、敷药等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随访,以及甲状腺的彩超检查。 2、如出现甲状腺结节且通过穿刺病理活检,判断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的情况下,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介入治疗处理局部的甲状腺结节。
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部分的患者可能半年至一年逐渐就缓解,部分患者三年至五年,都不能获得甲亢的缓解。 长期无法缓解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口服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来对症治疗,从而促进甲亢的缓解;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通过碘-131治疗来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亢进。
乳腺炎刚开始的症状有: 1、可能出现局部的红肿,可以触摸到肿块并伴随疼痛、不舒服。 2、挤压乳头、乳晕时有脓液或是血性乳头溢液。 3、当合并腋窝淋巴结时,可触摸到腋窝有肿大的淋巴结。 4、当出现乳房的红肿、发热、疼痛就要考虑到腺体组织发炎,包括哺乳期的乳腺炎和非哺乳期的乳腺炎。
男性乳房也可能发生局部的乳腺炎,大多数是发生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 很多时候男性患乳腺炎的情况和女性患上非哺乳期乳腺炎类似,局部腺管的乳房有轻度发育,扩张的导管里面出现特殊的分枝杆菌,或是棒状杆菌的感染,再加上自身免疫状况的异常,都可能诱发男性发生乳腺炎,且外伤也可能是男性乳腺炎诱发的因素。
乳腺炎化脓不一定要开刀。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乳腺炎,形成脓肿时通常会给脓肿进行检查,若是比较小的脓肿可通过局部穿刺、抽吸脓液、冲洗脓腔来治疗,不一定要做手术切开引流。 只有当脓肿较大,且彩超检查发现有分隔时,才建议患者接受手术切开引流,充分清理脓腔和炎性的病灶,进行局部的引流换药来实现局部脓肿治疗。
乳腺炎一直反复有以下原因: 1、哺乳期女性如出现反复乳腺炎,可能是母乳喂养方式不合适。①女性通过按摩的形式来进行母乳喂养,有可能形成局部的乳腺炎。②亲喂妈妈反复发生乳腺炎,可能是婴儿吮吸乳头的方式有问题。 2、非哺乳期乳腺炎如没有获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再加上自身免疫状况的异常,有可能造成反复发作。
慢性乳腺炎肿块建议到医院接受乳腺专科医生规范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局部肿块的穿刺病理活检。治疗上可通过特殊的抗生素,再加上中医中药的局部外敷和内服,来促进局部炎性肿块的消失。 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若不及时控制有可能形成局部的炎性脓肿,治疗起来会更加复杂、麻烦,花费更多时间。
乳腺炎合并发热比较常见于哺乳期的乳腺炎。 患者在喂奶时,突然发现乳房开始肿胀、疼痛、发红,此时可能合并全身的发热,这说明局部的炎症可能加重了。 在出现发热时,建议到医院接受乳腺专科医生,或是产后康复的医生的诊断。出现全身症状时往往说明炎症比较重,需要全身抗感染、抗炎症的治疗。
哺乳期的乳腺炎发生和局部乳汁的淤积、乳头皮肤龟裂有关。 患者乳头被婴儿咬破或吸破,造成逆行的感染,再加上局部乳汁有淤积,就容易产生哺乳期的乳腺炎。 避免孩子啃咬乳头,保持乳汁分泌通畅,可以预防乳腺发生。哺乳完后要及时清洁乳头,如有乳头龟裂、乳头皮肤干燥情况,要使用油脂类的保护品来保护乳头的皮肤。
细菌性乳腺炎能否治愈需分情况讨论: 1、哺乳期的细菌性乳腺炎,在早期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抗生素抗炎治疗,大多都能治愈。 2、部分治疗不及时有可能进展为乳腺脓肿,此时治愈难度大。 3、早期哺乳期乳腺炎,通过及时疏通乳腺导管,积极母乳喂养,炎症可能会消散。 4、非哺乳期乳腺炎大多无法获得治愈。